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为非作恶愈大。”一番话道明了德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其实对于德育工作,长期以来我们不可谓不重视,但是实效性如何呢?——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得不面对太多的尴尬。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关德育问题的思考重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案头。德育从哪里起步?德育如何走入学生的心灵?德育又该怎样去创造出完满的人格和德性?本文从德性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提出了提高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三个着力点(途径):活动·环境·反思。  相似文献   

2.
狄梅娟 《考试周刊》2013,(99):124-125
思政课教学能否取得德育实效性.关键在于是否采取科学的有效方法.是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陶行知的德育恩想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生活教育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独具特色的德育方法,这对当前恩政课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德育的精神寓所,而德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方式。文化通过价值观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人伦内容进行规约,所以文化维度可以作为研究德育的基本维度。从文化的角度对高校德育进行分析,当前青年学生德性方面存在哪些问题?高校德育如何进行文化上的教育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德性?这是德育研究着以及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要考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冯光 《中国德育》2011,(9):33-36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把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有机结合,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本文提出,幸福是一种具有客观性的主观存在,这一特性决定了幸福感是可培养的;"关爱"兼有德性与幸福品质的属性,为德育实现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可能;在德育实践中,通过实施幸福教育与德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策略,完全可以实现令学生幸福的德育。  相似文献   

5.
黄墨馨 《成才之路》2011,(11):23-23
青少年的德育,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德育常常孤立于学生生活之外。在德育的实施中,我们只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却忽略在学生生活的真实背景下进行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培育,使得道德认知的教育与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行为的养成处于分离状态。结果学生接受的是德育课程知识的因素(目的是为了对付考试),而真实的、丰富的学生生活的真谛被遮蔽了。这是德育实效性问题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近年来,德育实效性低下成为困扰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当然,德育实效性低下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德育方面的因素。前者是教育工作者难以改变的,而学校德育自身的一些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学校德育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形成深厚的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道德教育的本性来说,是德性的培育。但这是道德教育的最终成就,在此过程中仍需他律的扶持与支撑,因而各种制度规则、规范就理应成为我们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方式。本文拟从分析学校德育制度的角度出发,对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作一些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学校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的德育.它不仅仅是解决学生德性的认知问题。而且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证明,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没有学生的自我教育,德育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目前德育实效性不高的主要成因是:  相似文献   

8.
学校德育是文化育人的整体工程的核心工程,它是通过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和学校的文化氛围,来促进学生德性和学业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服务。我们应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学生生活道德教育,花大力气建设好学生的精神生活家园。 德育应重视其实效性。审视中小学德育实效性问题,其关键在于学校德育内容安排和方法的采用上缺乏科学性,存在着很大的  相似文献   

9.
有专家认为 ,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和突破点也正在于德育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实效性一个最明显的指向就体现在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和价值观中。从大众传媒的角度来透视德育课程改革必将有利于促进德育课程实施的实效性。一、传统德育的封闭性德育就其本身来说 ,是隶属于学校教育系统的 ,而这就容易形成而且事实上也已形成了一个误区 :“那就是把德育孤立地放在学校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把它看做是学校系统中一个可独立存在、自然存在的东西 ,自以为是地认为单在学校就可以完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品德形成而形成的一种把学生关闭在…  相似文献   

10.
重视隐性课程提高德育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伟 《湖南教育》2005,(16):34-35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中介和手段。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这一目标同样是可以通过德育课程去实现的。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在于育德性,具备这一特征的课程有两类,即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显性德育课程指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德育课、公民课等,是为实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按照预先编制的课表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以及道德、情感、意识、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隐性德育课…  相似文献   

11.
教育视野     
聚 焦 ▲增强德育实效性 关鸿羽在《中国教育学刊》(2000.6)撰文认为,德育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按照德育自身的规律办事,从而取得实效。1.智育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主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2.目标:要多层次,应该首先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在这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在社会发展中,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究竟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作用?弄清这个问题,是我们正确认识德育,摆正德育位置,确立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的前提和思想基础。对于这个问题,历来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认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现代社会,社会影响力已大大超过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因而学校德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无能为力,起不到什么作用。另一种则认为,学校教育具有目的性、可控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等特点,学校德育可以解决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一切问题,学校教育可以代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学生的道德面貌、行为规范等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德育实效性差仍是一个突出问题,学而不信、知而不行.颇与智育上的高分低能相似.学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却不具备判断各种社会现象及是非的能力;学习了法律知识却不具备应用法律武器的能力;学习了《规范》却不具备关心他人、孝敬父母的爱心.简言之.德育的“投入”和“产出”没有成正比,甚至近于零效应;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 我们认为.教育者必须在德育过程中.组织各类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引导学生乐意而积极地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德育影响,并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以活动为中介的德育,具有如下作用:一、变静态为动态《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曾明晰指出:“要使外部的教育影响比较顺利地转化为学生品德,这个转化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而不可能在他们处于静态中进行.”过去的德育影响,基本模式是学生端坐静听教师的长篇道德说教,缺乏学生感兴趣的外部教育活动.窒息了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德育自始至终是一个核心问题。而德育的中心问题则是使德育具有实效性,这也是德育生命力之所在。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经济体制、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发生的巨大而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提高德育实效性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和探讨,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然而,总体看来,无论社会上还是教育内部,对德育工作的效果,都不很满意。面对青少年学生身上发生的种种令人忧心的问题,我们也一直在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德育实效性缘何低靡?多年来,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和第一线…  相似文献   

15.
学校的本质功能是育人。素质教育体现了与学校育人功能的一致性。素质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到21世纪中叶,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时候,今天的学生,将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建设者,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必须在今天的教育中进行充分的考虑,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应更多地强调德育,强调创新和实践。德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德育实效性,是我们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的重点问题,更是我们苦心求解的难题。究其原因,固然是因为德育规律复杂,涉及到主观与客观…  相似文献   

16.
创新的实质是突破,是超越,是新颖。我们的德育需要创新,需要超越,这是顺应时代要求,增强现实德育实效的根本出路。中着重分析了德育必须实现的三个重大超越——超越灌输压服的德育、超越功利主义的德育、超越政治教育内容为重的德育,针对性地强调了实施教会学生选择的民主德育、实施以人为本的陶冶德育、实施生活化的广义德育的必要性和做法,并揭示出德育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德性主体,提升德性主体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业,何者为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是个关系到人才培养方向的大问题,而且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目睹了一幕幕花季少年的悲剧:逃学、离家出走、犯罪、自杀……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否存在问题。一“、知识本位”的教育目标反思长期以来,教育上盛行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人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德性的养成,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德性的意义。受此种价值观影响,教育逐渐成为传授知识学问、训练培养专精技术的途…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德育:今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您是如何看待这一规定的?赵蓓:我认为这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营造良好育人环境、重视学生德育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要遵循学生道德和心灵成长的规律。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领域里的种种非科学的思维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成为我国德育工作发展的瓶颈。我们的德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这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急需反思的问题。我认为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学校德育工作就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德育目标:实现由“高大全”向“近小实”的转变当今的德育普遍存在着标准过高过深,目标与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弊病,德育常常陷入抽象、空洞的说教。面对高深的目标和繁杂的内容,教师常常无从下手,导致德育的实效性不高。德育实践与过程过于重视形式。在追求轰轰烈烈的同时,人们似乎忘记了目的,只注重形式本身,这种表面化、肤浅化的活动,与其说是德育,不如说是表演,它既与鲜活的生活实际脱节,也难以唤起学生内在的热情,因此无异于隔靴搔痒。僵化的形式使德育走向抽象、虚假的困境而不能自拔,表面上热闹非凡,实际上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要从根本上改变德育的这种低效状态,我认为当前学校德育的落点应该放在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的文明细节上去培养,而不是让学生进入理想化的德育环境,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麦金太尔认为德性和实践是内在统一的,人正是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德性.反思我国当代的德育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缺乏德育中的实践教育,我们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加强德育之实践教育,以期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