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以来,阅读课堂洋溢着读书声,学生读出形象,读出感情,读出神韵,更展示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成果。然而,静静想来,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得并不深刻。《语文课程标准》对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的默读要求分别是:“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2.
默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不出声的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各学段的默读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生学习默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初步学会默读;第三学段(5~6年级),  相似文献   

3.
默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不出声的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对默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生“学习默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初步学会默读”: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相似文献   

4.
徐勇 《教师》2012,(25):105-105
在书声琅琅的课堂,人们似乎忽视了默读的存在。其实,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语文课程标准》,你会发现这样一句话:“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再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各个年段的默读要求是不一样的: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5-6年级)“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有了以上文字,默读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但是在现行的教育界中,尤其是在一些所谓的公开课上,人们似乎更加喜欢声情并茂的朗读、面红耳赤的争论,这些似乎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显得活泼、热闹。但是笔者认为。缺乏默读的课堂是浮躁的课堂.适时的“休止”与“空白”更可以体现出课堂的深度。因为没有思维的深度.就没有表达的深度。一、依托课堂默读,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朗读和默读是两种最基本的阅读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知道,默读既是教学目标,也是一种阅读方法。那么,该如何落实默读呢?一、夯实默读基础奠定坚实的默读基础是默读能力提升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默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第一学段,就应该让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样  相似文献   

6.
一、朗读、默读“不分先后主次”是错误的现将《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表述列表如下:学段朗读教育目标默读教育目标(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笔者认为默读是枝叶,朗读是根本;浇树要浇根,根深才能叶茂;学好朗读,默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不应该把朗读要求降低,反而把默读要求提高…  相似文献   

7.
一、朗读、默读“不分先后主次”是错误的现将《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表述列表如下:学段朗读教育目标默读教育目标(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4年级)用普通生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笔者认为默读是枝叶,朗读是根本;浇树要浇根,根深才能叶茂;学好朗读,默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不应该把朗读要求降低,反而把默读要求提…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生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新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目标清楚地指向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  相似文献   

9.
朱丽茗 《考试周刊》2013,(33):49-5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有关阅读的新理念和学段的阅读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结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目前,老师们都认识了朗读的重要性,但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前不久听了一节六年级语文课《船长》,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相似文献   

11.
张会永 《快乐阅读》2011,(17):50-51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阅读"的要求是:"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②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③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④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  相似文献   

12.
《乡下人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本文就说一说我是怎么做的。一、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注意到——我特别注意到第二学段目标中的这几点: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2.默读是重要的阅读方式,应该特别注意培养默读能力。3.和第三学段的衔接,教学中可以渗透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感悟文章,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求学习默读,中年级要求默读不出声、不指读,能提疑问,高年级一般读物默读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默读讲究一个"静"字,静观默察,手写脑记,重在此处无声胜有声。朗读便于记忆,默读有利于思考。一目十行,嘴唇快不过目光。考场和会场于无声处听惊雷,更多的是默契和默读。小学生答题,常常是考分析掉魂,说口语"逞能"。默读训练不容  相似文献   

15.
17.《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哪些新的策略?这次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18.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习作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1—2年级)";"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3—4年级)"我们从"有兴趣""乐于""自信心""愿意""分享快乐"等词中,读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教学有如下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其中,"有感情的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朗读教学的最高要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指导。笔者认为,要想读出作品应有的味道,其关键点是深入理解文本,对文本内容以及作者独特的言语形式有深刻的理解和敏锐的发现与挖掘。下面就如何读好《土地的誓言》一文谈谈我的几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8.
施云 《学子》2012,(8):14-15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的阅读目标里提出了朗读、默读、借图阅读、略读等方法。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对阅读教学略有感想:有声的朗读有利于交流感情,无声的默读有利于思考问题,借图阅读、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通过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文中的浓浓的爱。“我不是最弱小的”(苏教版第八册)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篇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多次强调,要让学生"学会默读","养成默读的习惯"。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尤其在一些公开课、评优课上,默读更被严重排斥。究起原因有二:一是让学生默读,课堂显得太"冷清"了;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教学建议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其中对初中生默读能力的阶段目标作了明确:“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评价建议还指出,评价默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