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应该包括要教育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创造生命、超越生命。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传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倾注,在各专业课、公共课、教学管理中渗透,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加强,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中维护。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引导学生激发自我潜能,完善人格,关注生命发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生命教育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现实意义,建构转变课程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在教学中感受生命等教育路径,以期实现富有生命内涵的育人与助人效果。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是开展高校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同时需要实证研究进行课程实效检验。以某985高校生命教育公共选修课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某班学生的课程反馈进行编码分类,考察学生实际收获情况和课程目标完成情况。结果表明该课堂能在认知、情感、意向和行为等方面带给学生实际收获,且符合课程设计的思政目标和具体目标。基于结果讨论和学生反馈的课程建议,对未来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提出优化策略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严峻的现实催生了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与重视,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已经成为社会赋予教育的使命。然而,当前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构成的局限,成了生命教育课程实施中的瓶颈。因此,对生命教育课程内容进行建设性的思考,对于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促进学科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校生命教育课程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对生命成长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同时,研究结果表明生命教育课程教学以活动体验为主、以课程形式为辅的教学形式更受学生欢迎,高校的生命教育应在保证课程内容的前提下,争取形式的多样化,从而完整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加强对青年学生生命价值、人生意义、人我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生与死等问题的教育至关重要。生命伦理学课程将生命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有机结合,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真善美的精神理念是一种积极探索,对培养大众的伦理思考和抉择能力将起到无以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历史责任感培养、科学伦理观培养、情感和道德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命伦理学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在综合我国高校生命伦理学课程开设现状的基础上,对该课程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思考,期待引起我国高校对生命伦理学课程建设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董建宏 《文教资料》2009,(30):199-200
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薄弱,高校生命伦理教育刻不容缓。生命伦理教育应该教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正确对待生命情感,形成坚强的生命意志。高校应从课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社团活动、加强社会实践、加强网络教育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8.
对生命的关注是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加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通过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在生命情境中体验生命的宝贵和力量,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概括台湾和大陆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背景,其次介绍台湾、大陆高校生命教育课程的发展,然后从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实施等方面,对台湾和大陆高校生命教育课程进行比较。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得到各部门的支持推动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生命教育功能,有利于学生形成正向生命态度、强化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目前,高校思政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尚未充分满足生命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思政课教学只有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从一元独白走向多元对话,才能有效实现课程生命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媒介,以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享受生命过程、体验生命意义,从而获得生命价值、提升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存在课程建设滞后、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对生命教育的引导、缺乏社会实践环节等问题。因此,高校应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进行渗透式教育;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创造人文情怀的校园文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命的价值等措施破解生命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是生命个体,以生命的方式而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彰显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启动学生奋发向上、自我完善的动力机制,使其能够过一种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促其生命自由、快乐、健康、幸福成长。作为一种新理念和新范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转向聚焦学生的生命关怀和生命发展,倡导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追求思想政治道德和个体生命的交融、和谐与共生,其实现必须正视学生生命存在,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引领学生创造幸福生活;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塑造生命化幸福教师,建构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然而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大旗下,高校教育的工具理性被无限放大,教育理念出现异化。由此,生命教育内容不断边缘化、生命教育文化活动不断缺失。高校生命教育要从树立敬畏生命的教育理念着手,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分析与加强生命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价值观是个体对生命及其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根据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在总体向上的背景中表现出一种多样性趋向,同时也存在部分令人担忧的消极生命价值观。大学生消极生命价值观产生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本身等方面的原因,但学校缺失生命教育是其中最重要原因。必须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建设一支高素质生命教育队伍、丰富生命教育内容、加强审美教育、改进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等途径,加强和推进生命教育,促进大学生积极向上生命价值观形成。  相似文献   

15.
王晓玲 《职业技术》2011,(11):40-41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性、灵性全面均衡发展。我国开展的生命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从近几年来大学生频现的伤人、伤己的残酷现实中我们感受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旨在通过深化人们对生命教育理论的认识,探索如何在课程实践中彰显生命教育的活力,促使高校教育者更加关注生命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国内外生命教育课程类型主要归纳为:学科形式的生命教育课程;以活动体验为主的生命教育课程;以生活内容为本位的综合多学科的生命教育课程和单一主题形式的生命教育课程.同时提出独立设置生命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最为有效的模式之一.高校生命教育的课程应以"生命"为核心,以"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为主线,将生命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为解读生命教育、体验生命价值、启迪生命智慧等.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核心价值是引领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当前高校生命教育仍存在信奉"拿来主义"、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解读、割裂个体完整的生命、忽视生命教育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等问题。为此,应携手合作,开发有特色的生命教育通识课程;走向他人,以生命体验生命;协同教学,引领学生对生命的反省;外引内培,打造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是大学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必修课程,对于构建学生个体生命意义、丰富学生生命情感体验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生命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制约着大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培养.高校大学语文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灵活使用教学策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实现生命教育,使其回归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9.
高校生命教育是帮助大学生认知、认同、践行生命理念的重要途径。本课题组通过对大学生的生命态度以及各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调研,了解他们对自身生命、压力和挫折、死亡与自杀、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现状等的态度进行分析并反思,研究者认为高校要增加生命教育课程或内容,高校的多个部门既分工又合作,形成生命教育合力,利用网络媒介拓宽生命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20.
在探究生命教育背景、内涵、目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石家庄市高校生命教育开展现状进行实际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缺乏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深层次认识;高校在生命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校园实践活动的开展上都存在不足。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有:进行课程开发,建立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三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寻求多样化生命教育形式,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