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杨镇圭在1994年全国40多所普通高校招生进行公费、自费“并轨”试点的基础上,1995年实行“并轨”招生的高校将增加到200多所,我省也将在5所高校的30个专业进行“并轨”招生。国家教委宣布:1997年招生时,全国大多数高校都...  相似文献   

2.
再议高校招生的“并轨”改革袁加勇,程艺1994年我国有37所高校进行招生制度的“并轨”改革,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将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这项改革的由来和内含以及与此有关的配套措施进行分析,并谈谈我们的体会与建议。一、“并...  相似文献   

3.
我省实行高校招生并轨改革后的思考高玉清1996年,我省省属普通高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简称“招生并轨改革”),是在没有进行试点的情况下开展的。在各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下,我省招生并轨改革,特别是招生阶段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从学校来讲,实...  相似文献   

4.
招生并轨改革与高校“两课”摆位李声明一随着招生并轨改革的推进,高校课程设置及结构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然而,在这一调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即“两课”的摆位上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片面性倾向。这主要表现为:(一)“两课”课时安排上的随意性高校“两...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纵横谈甘肃省教委李生金“并轨”是高校改革的大趋势招生“并轨”改革,对整个高等教育改革有着拔一发而牵动全局的作用。国务院领导对此非常关注,多次批示抓好这项改革。国家教委1995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改革办学体制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国家教委积极推行招生“并轨”改革。这项改革从1993年开始试点,1995年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到1996年已有66O多所高校实行了招生“并轨”改革,占全国高校的65%以上,到1997年将全部实施招生“并轨”改革。招生“并轨”改革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重大改革,它不仅破除了高等教育由国家一手包揽的办学体制,实施了学生缴费上学,而且它将促进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背革。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思考“并轨”之后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并轨”之后可能引起的一系列配套改革行为…  相似文献   

7.
积极稳步地推进招生“并轨”改革江苏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刘炳贵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对高校招生“并轨”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997年招生时,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应按改革后的新体制运作,到2000年基本实现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  相似文献   

8.
更新观念迎接挑战──高校招生并轨后的思考闫荣花,张国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已明确指出,要在1997年完成招生并轨工作。去年,全国已有200余所高校实施招生并轨。这一举措是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在高校这块“净土”中引入市场机制,给平静的...  相似文献   

9.
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目标─—“并轨”陶秀英,秦安坚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高校招生“并轨”招生工作改革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我国在1985年以前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学生上学包...  相似文献   

10.
信息窗     
国家教委决定今年并轨学校先录取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头戏”——招生并轨改革目前已取得很大进展。据悉,全国现有的1050余所普通高校中,今年总共将有660多所高校实行并轨。国家教委最近规定,今年并轨校和未并轨校招生的录取工作将分别进行,并轨校先录取;未并轨校的委托培养和自费生招生计划一般只能在学校所在省(区、市)招  相似文献   

11.
关于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的调查报告张慧洁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并轨改革问题》的意见,“1997年大多数学校按新制度运作,2000年基本实现新、旧体制转轨”。为了进一步了解“并轨”院校的收费及奖、贷学金的情况,我们对部分高校作了调查,现报告...  相似文献   

12.
招生“并轨”改革,作为今后若干年高等学校招生各项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1995年将迈出较大步伐。这项改革与高考密切关联,因而必将受到考生及其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普遍关注。 去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近50所部委和地方所属高校进行了招生“并轨”改革试点,共招收新生8万多人,约占全国招生总数的10%。尽管这项试点工作获得了基本成功,但在为什么实行这一改革,怎样进行这一改革等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还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只是招生计划的“并轨”;有的认为,“并轨”就是收费,是为了增加高校收益;有的认为,收费就是取消公费,全变成自费生。这些看法,带有明显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3.
指导冶金高校完成招生“并轨”工作冶金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殷晓静1996年,我们冶金部属15所高校全部实行了招生“并轨”改革。这项改革经历了提高认识、调查研究、制订配套措施和组织实施几个阶段。我们着重抓好统一思想和完善配套措施这两个环节,推动冶金高校顺...  相似文献   

14.
高校“并轨”改革透析山东省考试中心王双虎高校招生“并轨”改革,是以建立科学的收费制度为标志的高校招生改革。也就是将指令性计划(统招、定向)和调节性计划(委培。自费)合二为一,从而消除因两种计划形式而形成的不同的录取分数线、不同的录取批次和不同的收费标...  相似文献   

15.
高校招生“并轨”之我见陈传德今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普通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了新的改革办法,并决定在37所高校试点。这一举措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关注的焦点是所谓“并轨”问题。即把目前普通高校招生实行的按国家任务计划与调节性计划(招收委托培养生...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的管理学思考□彭汉庆高小清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是在招生录取的“双轨制”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时,在90年代中期推出的又一项招生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招生“并轨”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性、系统性改革中的一项,包括高等学校招生、收...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生存在由来已久,但是高校贫困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凸现象出来还是最近几年。特别是1994年开始实行高校收费上学制度以后。从“七五”到“八五”期间,我国高校招生制度从统一招生到双轨招生,然后过渡到并轨招生,并轨招生的核心是缴费上学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并轨招生是高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接轨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国家教委从lop年开始在全国部分学校进行了招生“并轨”的试点,并于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这一新的招生办法。所谓“并轨”,即“公费生”和“自费生’合并为“收费生”,“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后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这一改革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制度进一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为人才的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提供了广阔前景,同时,也给高校的改革和发…  相似文献   

19.
1994年的全国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体制,逐步实行“并轨”,并决定39所高校先行试点。至1996年有660多所普通高校实行了并轨,1997年已基本完成此项改革。“一石激起千层浪”,“并轨”已成为举国上下所注目的焦点。本文拟就并轨一事谈一些看法。一、并轨的必要性及深远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有的“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国家补助,免费入学”的高等教育是和我国当时较为落后的国民经济实力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和运作方式发…  相似文献   

20.
国家教委决定1995年进一步加大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改革力度,规定实行招生“并轨”的学校,要配合主管部门尽快落实或完善与此相配套的教学、学籍管理、奖贷学金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招生“并轨”之后,本科生便不再分“公费生”、“委培生”、“自费生”,而统称为“按国家计划招收的学生”,一律缴费上学。“并轨”招生制度的实行,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推向深入。我国从1982年起就开始实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1989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报告》及《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国家教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