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下课后除了上厕所不能出教室,一年级课间不能活动。这些天,上海市部分学校对学生课间活动采取的“圈养”行为引起了众多议论。在一个热门育儿论坛上,情急的家长发贴征集“不圈养学校”名单,给其他即将入学的孩子家长作为参考,引发近200位家长“共鸣”。  相似文献   

2.
当前,许多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陷入安全“恐惧症”,从而导致一些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权利的缺失。有的学校制定一套《学生课问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范学生课间活动:教育学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操场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游戏,不攀爬爬杆、篮球架、单双杆、铁门等设施,不跳乒乓台及校园各处台阶。班主任在课间随时巡视学生在教室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  相似文献   

3.
微观点     
王梦月:学生课间“圈养”现象亟待改善要想打破当前部分学校学生课间“圈养”现象,除了要真正认识到这种做法的弊端,学校还可以通过具体的行动策略加以改善。比如:可以在评判危险事故发生概率后,划定学生课间活动区域安全范围等级表,在易发生事故区域设立安全保护并加派人员看管;可以依据学生喜好,策划多种安全系数较高的活动供学生课余挑选;还可以鼓励教师加入学生课间娱乐圈,这样既有助于构建亲密的师生关系,也能有效保障学生的课间安全。  相似文献   

4.
质疑"学校监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学校监护责任”问题存在许多模糊认识。对未成年学生在学校发生的伤害事故,许多人认为学校应无条件赔偿损失,承担无过错责任即监护责任。学生在校是其监护人适时适当的一种“监护脱手”,是一种特殊的监护形式,不构成监护关系转移给了学校。学校不是未成年学生的“委托监护人”,只有在有过错的前提下对事故承担适当的赔偿责任,而判断学校过错不能随意化。建议制订《学校法》以弥补教育法、民法监护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上海部分小学为了避免学生意外受伤,课间时,老师只让学生在走廊玩耍,不准学生到操场活动,校方表示主要起因是为了保证学生课间玩耍的安全.对此,有些家长和网友对学校这种"圈养"学生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安全是条高压线,时刻绷紧这根弦".时下,安全问题"一票否决"的问责机制,绷紧了教育者的每一根神经.在这样的语境之下,对安全问题的过敏反应,使"圈养"小学生成为一些地方中小学校园中见怪不怪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圈养”导致同伴环境缺失小刚说:“我妈妈在放寒假之前,已经为我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还买了我喜欢看的动画片,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蹲在家里,她是担心我外出遇到麻烦。”家长的做法,从安全考虑,似乎也有道理。然而,不少孩子对这种“圈养”表示了不满。一些教育专家指出,现在孩子“同伴”环境的缺失和合作意识的弱化,与家长一味采用“禁”的办法阻断孩子之间的交往有关。如今城市孩子的同伴交往几率越来越低。平时上课还有机会,一旦到了寒暑假,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就被父母亲以安全为由,“锁”在家里。孩子竟然为找不到同伴玩耍而忧心忡忡。“约…  相似文献   

7.
肖克文 《山东教育》2008,(11):14-14
据报道,广州一所小学为防止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出事”,禁止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活动,学生如果要上厕所,则要手拉手结伴而行;北京某小学,除了上厕所、喝水,课间甚至不准学生在教室里走动;重庆某中学的安全教育,竟将“不要和陌生人搭话”写进了校规校纪。不难想象,出台如此荒唐尴尬的禁令、规定,道出学校保学生“安全”不得已的苦衷。显然是一种“安全恐惧症”使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患上了被精神卫生专家称为"学校恐惧症"的心理疾病.家长本身敏感懦弱且过于溺爱孩子、学校教育方式粗暴不当、同学间竞争压力增大,这些都是孩子患"学校恐惧症"的原因.患病学生谈到学校、课本、老师,面对课堂、同学,就有恐惧感,进而出现头晕、恶心等生理反应,甚至行为反常.  相似文献   

9.
根据考试成绩来排名次 ,已经不是新闻了 ;但根据名次来安排学生座次 ,倒是一件“新鲜事”———至少我是最近才听说的。而且 ,更令我吃惊的是 ,该做法是被当作“素质教育”的一项“改革举措”推出的 ,理由是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并完善教育竞争机制” !我不知道现在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否真的很淡漠 ,我只知道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患有“分数恐惧症”、“名次恐惧症” ,我担心他们现在还将患上“座次恐惧症” ;我不知道现在学校的某些“教育竞争机制”是否真的有必要完善 ,我只知道目前不少学校的所谓“教育竞争”不过是“分数竞…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07,(3):11-12
下课铃声响过后,操场上仍然空荡荡的,只在教室走廊里看到孩子们打打闹闹的身影。学校在课间10分钟不允许学生走出教室的做法被家长喻为“圈养”。上海某网站做过一项调查,70%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圈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庭,因家庭和学校都缺少对学生社会交往的正确引导,以致许多学生患上“社交恐惧症”,害怕与人交往,遇到陌生人就恐惧,事事谨慎小心,怕出错,更不敢与人来往。报载,一名初二年级的“三好学生”在春游中迷路后,不敢问他人怎样找到伙伴或...  相似文献   

12.
一、“封闭式管理”满足了家长的需要首先,“封闭式管理”使学生获得了充裕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有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从而满足了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其次,“封闭式管理”把学生与社会不良环境隔离开来,使学生免受其害,保证了学生的人身安全,避免了学生沾染不良行为习惯,从而满足了家长对子女“即使不成材,也不能受害、变坏”的求安全心理。再次,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客观上学生不能再依赖家长,只能独立自主地生活,因而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精神与能力的培养。二、实行“封闭式管理”也是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安全工作实施一票否决,许多学校便患上了"事故恐惧症"。体育课,由于自身的特点,伤害事故偶有发生,因此也就成为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4.
当前,许多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陷入安全"恐惧症",从而导致一些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权利的缺失。有的学校制定一套《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范学生课间活动:教育学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操场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游戏,不攀爬爬杆、篮球架、单双杆、铁门等设施,不跳乒乓台及校园各处台阶。班主任在课间随时巡视学生在教室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行政值日和辅导教师在课间巡视全校学生活  相似文献   

15.
陈肇旺 《贵州教育》2011,(11):12-13,15
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安全去谈教育是没有意义的,而在学校安全工作中重点放在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上。抓好安全工作要突出“安全发展、预防为主”这个原则和主题,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认为要搞好学校安全工作,必须搞好“六抓”工作。  相似文献   

16.
时下,由于就业难问题的加剧,“先就业后择业”正成为很多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积极推行的职业指导理念,也成为许多毕业生就业抉择时的无奈选择。原本主要针对一部分毕业生因过于“挑肥拣瘦”不能及时就业或主动不就业者的“先就业后择业”措施,在“高就业率”的驱使下,却被许多学校过于强调或泛化为职业指导的一般理念。难道学校只要把毕业生推出校门,获得所谓的“就业率”,就可以心安理得吗?  相似文献   

17.
管理思维的宽度决定管理水平的高度。然而“圈养”现象折射出学校安全管理思维倾向的狭窄.影响学校安全管理效果的良好显现。学校安全管理思维狭窄的原因,主要与学校面临的内外环境有关。解决管理思维狭窄的问题必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管理思维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提到习作,不少学生就“头痛”、“心烦”,更有甚者“谈文色变”,得了作文“恐惧症”。许多教师对学生“怕写”、“没得可写”也颇感头痛。其实,只要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一些“病症”,仔细分析原因,找到“良方”,对症下药,就一定会“药到病除”,让学生放松心情,踏上愉快的习作旅程。  相似文献   

19.
从上海部分小学课间禁止学生进入操场,实行课间“圈养学生”的新闻事件,对学校体育中“健康第一”的人才观的树立、家长对学校体育的要求、学校执行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规定、体育教师的保险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思考,为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曾读过许多校训,但湘西凤凰县文昌阁小学的校训,还是让我耳目一新:“学校要有学校的样子;领导要有领导的样子;老师要有老师的样子;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凤凰县是沈从文的故乡,文昌阁小学就是沈从文曾经就读的学校。这所小学位于凤凰县城南虎尾峰下,原为文昌阁旧址。清末,凤凰县留日学生田星六归国后在此创办“蒙养学堂”,后改名“模范国民学校”,现则称为文昌阁小学。无论学校规模还是学生人数,文昌阁小学都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学校。我非常喜欢和赞成这所学校的校训。学校要有“育人”的样子;领导要有“表率”的样子;老师要有“师表”的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