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闻专业期刊不一定要做最具理论性、最有"学问"的期刊,一味追"引用率",但一定要做最贴近行业、最影响行业,阅读面最广的期刊。这里所说的新闻专业期刊,是指新闻机构或其他机构主办的新闻业务研究期刊,既有别于时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又有别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主办的新闻理论研究期刊。与新闻期刊相比,新闻专业期刊不具有或较少具有新闻性,而是带有一定的学术色彩;与纯学术性的新闻理论研究期刊相比,新闻专业期刊更侧重应用或操作层面的业务探讨。当然,这样的区分并非泾渭分明,只是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闻的理论性,主要是指经济新闻中所蕴涵的理性思维,理性眼光和理性张力,某些经济新闻具有理性色彩,实现上就是在思想观点上具有鲜明的理性认识的特征,它们比起一般的经济新闻来,分量上要厚重多,思想上要深刻得多,能给人指点迷津,并激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从许多成功的颇富理性色彩的经济新闻来看,要有效地赋预经济新闻以理性色彩,至少应注意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3.
骆曲波 《新闻窗》2009,(2):36-37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介就当前的重大问题或新闻事件发议论、作解释、提批评、谈意见的一种新闻体裁,隶属于论说文体。评论写作讲求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注重理论色彩,感情色彩与文学色彩的高度统一,追求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动人的效果。一篇好的评论,不仅让人对是非美丑、善恶忠奸有洞若观火之感,更能给人一种思想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评论写作当中要把握的东西很多,情理与文采则好似评论写作的双翼,对增强评论的表达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富有理论色彩的消息,不只是简单地叙述事实的现象和过程,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通过必要的说明、解释或画龙点睛的议论,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指明其意义和发生发展的规律。消息中有恰到好处的理论色彩,可以使报道的新闻事实更具思想性、哲理性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一生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毛泽东写的一些新闻,突出的特点:带有评述性,有理论色彩。毛泽东报道新闻事实,从不就事论事,不搞自然主义,既报道现状,又科学地预见到了趋势,显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深谋远虑的洞察能力。我们从中能够听到时代的最强音,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能给我们今天的新闻实践以深刻的启迪。播论要少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6.
所谓理论宣传的新闻性,就是要把理论宣传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紧密地结合起来。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党报的新闻和理论呈相互融合的趋势:一方面,新闻报道日益重视理性思维和思辨色彩,讲究理论深度和思想含量;另一方面,党报的理论宣传注重创新,强调理论宣传的新闻性,更关注现实热点,并用新闻手段使理论宣传更加有效。这样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报纸质量,使报纸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7.
新闻宣传,顾名思义,就是既要有新闻事实的如实报道,又要有鲜明观点的传达,引导舆论。因此,新闻宣传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弘扬时代主旋律成为其主要的内容。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如何在新时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键就是要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忠实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报道新闻事实,准确传递大政方针、政策措施和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起到上传下达、舆论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时间:2000年6月22日韩:三人一室,咱们开聊。近年来,体育新闻一直是个热点,但惹起的争议也最多,很多新闻圈里人也对现在体育新闻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看法。那么,体育新闻到底要不要有个人化倾向,要不要加入个人色彩?特别是加入的个人色彩有明显的褒此贬彼倾向时,这算不算记者吹的黑哨?《济南时报》的带有理论分析色彩的深度足球报道、《泉城周报》的新武侠风格体育评论,受到读者的欢迎。这次请来你们二位,就是想听一下你们对体育新闻的发展和前途问题有什么想法。咱先从“体育新闻要不要有主场意识”谈起。刘:有主观色彩是必然的。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9.
朱莉莎 《视听纵横》2005,(5):112-113
人物纪录片的解说与新闻播音有很大不同。新闻追求的是客观、准确地反映事实,播音员在给新闻稿件配音时无需融入太多的感情色彩。而人物纪录片创作的目的是展现人物风采,讲述不同类型人物的闪光点,播音员在解说时首先要准确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不仅要把编导的市场观点和种种感受以及深刻浓烈的情感色彩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李明文 《当代传播》2007,(4):109-110
情感在新闻报道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富有情感的新闻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说服力和震撼力,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提升传播质量.新闻的情感主要是通过新闻语言的运用而体现出来的.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锤炼感情色彩词语、直抒胸臆、借景言情等表达手段,使新闻报道具有感情色彩.但是,在新闻报道中,我们也要注意合理运用情感因素,防范情感偏差.  相似文献   

11.
李琴  武天敏 《军事记者》2003,(10):15-17
军事新闻报道不拒绝“人情味”,相反,“人情味”增添了军事新闻报道的人文色彩。《无情未必真豪杰》的作者,结合自身编辑实践和体会,既在理论层面回答了军事新闻要有“人情味”的原因,又在操作层面回答了怎样写好有人情味的稿件。  相似文献   

12.
正30余年的新闻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好的新闻标题,要具备以下四个标准。有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写作的推动力量,任何优秀的作品总是理性和情感的统一。新闻只有关注人的价值、人性的美、人间的真情,才能彰显其崇高的意义。我们所说的标题要有感情色彩,是指依据不同的新闻事实,做到该喜则喜,该忧则忧。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就是一个很有感情色彩的标题。人与人的情感有许多种,比如恩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深度报道在增加经济新闻的思想深度、理论色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与之相对应,短经济新闻却相对呈弱势,远未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新闻短不下来,短经济新闻难有理论深度,因而也就没有力度。基于这一认识,很多经济新闻越写越长,以致读者不忍卒读。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新闻实践表明,经济新闻能够短下来,短经济新闻可以有较强的力度。篇幅较长的深度报道在经济报道中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短经济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深度报道在增加经济新闻的思想深度、理论色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与之相对应,短经济新闻却相对呈弱势,远未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新闻短不下来,短经济新闻难有理论深度,因而也就没有力度。基于这一认识,很多经济新闻越写越长,以致读者不忍卒读。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新闻实践表明,经济新闻能够短下来,短经济新闻可以有较强的力度。篇幅较长的深度报道在经济报道中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短经济新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者对新闻写作形式,可以有自己的偏爱,比如,有的人善写情景式新闻,有的人善写有理论色彩的新闻,有的人偏爱通讯、特写,有的人偏爱写人物、调查报告或评论,如此等等,可以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是无可厚非的。当然,记者最好是各类新闻武器都能掌握,各类新闻形式都能够运用自如,这样,你才能应付你面前出现的错综复杂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时代日记的新闻报道,单单把这个变化记录下来已远远不够了。需要对其中的问题作以理论上的分析和说明,这是新时期新闻报道的重要任务。所谓新闻报道的理论色彩,就是指新闻报道中蕴含有适当地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的成分。简单地讲,就是新闻报道中含有“理”的成分。它不是把理论的色彩涂抹在事实的外表,也不是新闻事实和理论的简单相加,而是从典型的事实中抽绎出来的一种道理。是蕴含于被报道事实内部道理的外在化、表象化。新闻报道要有理沦色彩的观点其来久远,它不但有着一系列的理论作根基,而且有一系列的作品作佐证。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评论要正确引导舆论,也要讲求宣传艺术。而加强新闻评论的感情色彩,则是提高新闻评论宣传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什么新闻评论要追求感情色彩 一、受众共性心理的要求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即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天生具备并且喜欢分享别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托尔斯泰说:“艺术活动就是建立在受别人感情的感染这一基础上的。”俗话更有“合情合理”、“通情达理”、“情理交融”…  相似文献   

18.
《新闻知识》创刊十年,也是伴随我学习生活的十年。当我收到每一期《新闻知识》时,毫无例外地要挑选三五篇带有理论色彩的文章仔细阅读,从中吸收新的营养,丰富新闻学知识,补充我的不足。《新闻知识》是我的良师益友,这不是句恭维的话,是它在我思想上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是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民生新闻的内容涉及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停水、缺水、漏水,失火、被盗、被骗,走失、纠纷、投诉、求助等诸多方面。但是,也要做具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民生新闻,不能把视角全部放在百姓日常生活上,新闻停留于琐碎和表面。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语言是指专门用于表达新闻事实的特殊语言,而与文学语言、外交语言、科学语言等行业语言有所区别。它既有普通语言的共性,又有新闻语言自身的个性。与此同时,新闻语言本身也是包含多种类型、多种语体色彩的。然而,作为一种实用的语言,它首先应当能达到一定的预定目的——具体到新闻领域,就是要向受众传达准确有效的新闻信息:其次,单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出发,它还应当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具有语言的美感。简而言之,新闻语言应当力求功能与美感并重才能最有效地发挥传播信息的功能。而在当前,似乎新闻语言的美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