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肯“亲笔信件”案1928年,美国《大西洋月刊》收到了据说是林肯总统青年时写的6封信,其中2封是写给情人安·卢特里奇的,另外4封是写给友人的,其中提到卢特里奇。提供这组信件的是一个名叫威尔玛·佛朗西斯·迈纳的女人。据迈纳说,她是从她母亲那儿得到这些信件的。《大西洋月刊》主编收到这些信件后,便请一位写  相似文献   

2.
1928年,美国《大西洋月刊》收到了据说是林肯总统年轻时写的6封信,其中2封是写给情人安·卢特里奇的,另外4封是写给友人的,其中提到卢特里奇。提供这组信件的是一个名叫威尔玛·弗朗西斯·迈纳的女人。据迈纳说,她是从她母亲那儿得到这些信件的。迈纳当年42岁,当过演员,人长得很漂亮。《大西洋月刊》主编收到这些信件后,便请一位写过林肯研究文章的波士顿教士鉴定其真伪。这位教士已67岁,  相似文献   

3.
知识窗     
张闻天最先批评‘党八股’现在许多人都知道毛泽东一九四二年二月在延安整风报告中提到了‘党八股’一词,但对这一词的最早提出者却鲜为人知。经查,这个词党内最早提出者是张闻天。早在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张闻天用‘歌特’的笔名撰写了《论我们的宣传鼓动工作》一文,明确提出,我们的同志在宣传鼓动工作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党八股’(又名“十八股”)”,“这种‘党八股’式的宣传鼓动,实际上是由于脱离了群众,由于不知道宣传鼓动的对策是什么。这样的宣传鼓动,自然只能是死板、千篇一律的。”该文刊载于中共中央机在报《布尔  相似文献   

4.
张闻天(1900-1976)是我党的一位重要领导人(从1935年2月至1943年3月,张闻天担任党的总书记)、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张闻天同志在青年时期直接从事报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参加革命后,又有多年领导报刊工作的经历,这使他对报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档案春秋》编辑部: 我是贵刊忠实读者,我在2010年第11期上看到日本久能靖先生的文章,其中提到田中角荣在北京写过一首汉诗。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30日,是张闻天同志诞辰100周年,应《北京档案》杂志社之约,我们采访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致力于研究张闻天20多年的专家张培森.  相似文献   

7.
一 1959年7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庐山召开,开之前,中央曾征求张闻天的意见:是否上山,由你自己决定.张闻天当时是政治局候补委员,他虽是抓外交工作的,但对国内问题也十分关心,与时任外交部部长的陈毅商量,陈毅让他去.  相似文献   

8.
张闻天(1900~1976)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也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先驱者之一.从1931年至1937年,张闻天既是党中央的重要领导人,也是党的重要报刊的负责人.他先后主编过中共中央机关报刊<红旗周报>、<斗争>和<解放>周刊.在江西中央苏区,他除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外,还兼任宣传部长和中央党报委员会书记,负责党报党刊的组织领导工作.作为党的宣传工作的领导人和党报的主编,张闻天不仅撰写了大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论时评,而且对党的新闻宣传事业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总结,撰写了几篇重要的理论文章.如<怎样完成党报的领导作用>、<论我们的宣传鼓动工作>、<学习领导群众的艺术>、<关于我们的报纸>等.这些理论文章是我党新闻思想史上重要的历史文献,它反映了张闻天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通过电话联系,我先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区东北角的张闻天小女儿张引娣家.引娣老人那年(2000年)已76岁了,象极了她的父亲张闻天,看上去干干净净的,说起话来轻声轻气,让人不由得也心平气和.在她家只容得下一张沙发和一张小方桌的客厅里,我们聊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纪念张闻天诞辰100周年,《张闻天年谱》出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张闻天选集传记组编撰的《年谱》(上下卷)已于今年8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这部经过20年集体努力,真实反映张闻天光辉而坎坷一生的近100万字的年谱,是目前记述最为详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的一部关于张闻天的编年体著作。  相似文献   

11.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闻天故居里,有一个"三烈士"陈列室;在陈列室中,有张闻天的一个堂侄--张昌其的事迹介绍.张闻天的父亲叫张芹梅,伯伯叫张雨梅.张雨梅有三个儿子--张武高、张明高、张水高.张昌其就是张明高的儿子.当年,张昌其和妻子金燕英,就住在张闻天故居东边的一个四合院内,就是现在故居停车场的地方.故居西厢房西边最南面的一间偏屋,就是原来张闻天故居做接待室的一间,张昌其的母亲施秀莲曾经住过.  相似文献   

12.
从“神实主义”说起 第一次听说《炸裂志》,还是在2011年,我对阎连科老师进行了一次访谈,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问他《四书》(这部书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在内地出版,但有繁体字版)之后的新作。阎老师提到,他正在写一本书,内容是有关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而且这本书是完全按照“神实主义”观念而写的。对于这个观念,我更不陌生,  相似文献   

13.
1934年7月,红军高级领导人孔荷宠叛变投敌后,在瑞金的中央各机关8月连续遭到敌机轰炸,中共中央被迫迁往云石山。云石山上有一个小庙,叫“云山古寺”,毛泽东和张闻天的住处都在里面。在小庙里那棵黄槲树下的一次深谈,毛泽东才知道张闻天也对博古、李德等人的领导深为不满。  相似文献   

14.
公权 《出版经济》2004,(2):26-29
一枝独秀:《往事并不如烟》 如果要评选本次订货会最佳好书,恐怕非《往事并不如烟》莫属.它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由章伯钧的女儿章诒和先生写的回忆录.这本朴素装帧的厚书因包含着知识分子的良心而得到大部分专家的推举,而且处于"第一本"的位置.这本书也是被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提到次数最多的,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相似文献   

15.
1934年2月16日,以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的名义,颁布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小学教员优待条例》,其内容共有九条,可分为三个部分,有对教师给予经济上的优待、对教师给予医疗上的优待、对教师给予工作上的奖励等。  相似文献   

16.
1925年3月30日,张闻天在重庆主编的文艺性社会批判周刊《南鸿》创刊了.它犹如一阵春雷,在这座西南山城轰响. 《南鸿》是张闻天主编的第一份刊物,其版面、形式、内容、风格和精神,都仿照北京的《语丝》杂志.《南鸿》以杂感、短评、散文诗、小说等活泼的新形式,抨击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深刻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旧道德,热情宣传以"人"的觉醒为中心的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男女平等民主主义思想,给当时重庆的保守和反动势力以很大的震动.张闻天为什么会主编《南鸿》呢?  相似文献   

17.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和"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张闻天主动请缨到东北工作。1945年11月,张闻天肩负党中央的重托,跋涉万里,从延安来到东北。1946年5月至1948年5月,张闻天出任中共合江省委在合江第一任  相似文献   

18.
<正>张闻天是笔者的外公,他1900年8月30日生于上海浦东,1976年7月1日逝世于江苏无锡。张闻天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知识分子,在许多重大事件上表现出开阔的世界眼光;他又是一位具有深刻思辨精神和民主观念的共产党的领导人。张闻天的世界眼光、民主观念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与他早期的留学活动和从事的研究工作有关。张闻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3):68-69
<正>《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是张闻天(洛甫)在1941年6月20日为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的一份文件,7000多字,这是一份体现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文献。1941年8月,该文件公开刊载于《共产党人》杂志。1994年收入《张闻天文集》第3卷,此件是那时党中央关于宣传工作最长的文件。张闻天1935-1945年是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以后为负责党务的中央书记兼中宣部部长,兼任《解放》负  相似文献   

20.
1934年7月,红军高级领导人孔荷宠叛变投敌后,在瑞金的中央各机关8月连续遭到敌机轰炸,中共中央被迫迁往云石山.云石山上有一个小庙,叫"云山古寺",毛泽东和张闻天的住处都在里面.在小庙里那棵黄槲树下的一次深谈,毛泽东才知道张闻天也对博古、李德等人的领导深为不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