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娟 《传媒》2014,(12)
正微电影因其时间短,剧情完整的特点,从刚一面世就得到受众的青睐。相对于传统电影来说,微电影更为符合现代人的需求。网络时代的发展,使视频网站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各个视频网站都会相继播出,这样既容易造成受众视觉上的审美疲劳,又容易造成  相似文献   

2.
杨洁 《大观周刊》2011,(14):176-176,108
电影片名的创作是一个有潜力、魅力和生命力的修辞活动,从效能上看修辞是语言价值的一种审美追求,其修辞效果常常给人以美的感受。在电影的片名中恰当的运用修辞手段可以让受众产生审美愉悦,对电影留下深刻印象。文章主要从语音手段、词汇手段和修辞格手段三方面来探讨修辞手段在电影片名中的运用及其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以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为视角,通过视觉上物的丰盛和意义的完备来全新解读电影首映式的电视化现象,电影首映式的电视直播通过视觉修辞策略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以刺激受众的观影需求,最后借鉴达拉斯·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来丰富电影首映式电视直播的消费内涵,从而对电影首映式的电视直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定义。  相似文献   

4.
一部电影审美意义上的完成不在于其被公映播出,而在于公映之后不同阶层、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文化立场的社群集团对它文本、影像所进行的文化批评。在受众审美意趣和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杂糅化的今天,电影的受众文化批评可以分为三个维度:主流意识形态文化批评、精英文化批评和大众文化批评。以《战狼Ⅱ》为分析对象,探究不同受众群体的"读者导向"文化心理,在研究当前主旋律电影方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结构主义符号学认为,流行文化的文本由若干符码组合而成.国产"小妞电影"作为一种流行文本,其受众的观影愉悦体验来自文本中的愉悦符码.然而,文本愉悦符码的编织运作脱离不了整体的社会文化关系,国产"小妞电影"受到商业资本文化、女性主义的自我意识以及传统的男权社会规范这三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对愉悦符码的编织运作及观众的观影愉悦体验产生了支配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经济进入体验化时代的时候,体验传播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最能将体验传播演绎的淋漓尽致的媒体是拥有强大视听功能的电影和电视.然而,电影、电视在吸引受众的耳目,使受众沉浸于美轮美奂的体验的同时也不知不觉的改变了消费意识形态和消费文化,甚至直接促动受众消费,影响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7.
戴哲 《东南传播》2016,(5):24-28
随着电影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受众主体发生的巨大变化,如何建立电影与受众之间的关联,成为华莱坞电影发展的关键,而"营销"成为重要路径之一。那么,如何对电影进行有效的营销?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的华莱坞都市爱情电影作为对象,对其采用的多样化和具有创新性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试图为其它电影类型的营销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不仅如此,对于意味着完善的、成熟的和系统的产业模式而言的"华莱坞"而言,寻找有效的、成熟的电影营销策略,从而建立固定的、系统化的营销模式是必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
张乐盈 《今传媒》2020,(4):111-113
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电影理论的不断丰富,受众对于电影的认识从起初单纯将其视为"视觉艺术"转为兼具画面空间和听觉空间的"视听艺术"。声音不再是电影语言中的"附属品",或是"辅助性"元素,它影响着电影情节的叙事建构。本文以高口碑印度悬疑类电影《调音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音乐元素、音响元素、语言元素对电影情节的叙事建构。  相似文献   

9.
田杨  钱淑芳 《传媒》2022,(4):45-47
近年来,随着VR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影创作的领域被极大拓宽。VR电影日益被观影者接受,传统电影的线性叙事以及时空叙事受到挑战。本文以虚拟现实(VR)电影空间叙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现有VR电影作品,从观影者、叙事线索、时空权重的转移探讨VR电影空间叙事特征,并从视、听引导两个方面探析VR电影的叙事方法,同时进行优势与局限的分析权衡。  相似文献   

10.
香港的绑架类型片是电影类型片中的一个典型,很多电影均取材于真实的绑架案件,电影中的警察部门和破案手法都是以现实案件为原型,对受众的认知和行为产生有效的结果,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绑架案的现实观和社会观。从传播学"培养"理论出发,用"制度分析"探讨绑架类电影产业链的制约性因素;用"讯息系统分析"研究绑架类电影对现实案件的加工和传达;用"培养分析"解析绑架类电影的正反效应;试图研究绑架类电影对社会和受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应杰 《新闻世界》2011,(12):177-178
电影广告,以电影及其衍生品为载体的广告形式慢慢进入到人们的视野。观影者在观看电影广告时会出现怎样的反应,电影广告究竟有怎样的广告效益和商业价值,人们对于电影广告的态度是怎样,本文通过参与式观察的方式来观察观影者在观看电影广告时的反应,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更加直接的例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传播是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和影响的双向过程,反馈是受众参与传播活动的主要方式,凸显了受众的主动性的一面.新闻传播在中国是充满政治宣传意味的严肃活动,而在当代新闻传播之中却出现了富有博彩意味的一个新现象:新闻反馈与有奖参与、抽奖等博彩活动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孙琦  许可 《新闻知识》2012,(4):68-69,71
"叙事范式"是沃尔特.费希尔提出的关于人与故事之间关系的理论,它从修辞角度研究叙事作品,并将其看成社会影响的一种模式。本文以"钱云会事件"为例,运用叙事范式的相关理论,阐释媒体如何构建一系列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可信性的"好故事"来迎合受众,进而影响并引导受众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韩杰 《视听》2016,(12):76-77
演讲是口语表达的艺术,其是否精彩,演讲语言本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通过积极修辞的运用,可以使演讲语言表达更显活跃。积极修辞是相对消极修辞而言的,通过积极修辞手段可以把演讲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为生动、形象、吸引人心。本文以《超级演说家》为例,研究节目演讲常见的积极修辞手法,分析积极修辞在演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环境下,主旋律电影与受众间的关系受意识形态、资本市场、媒介技术的影响而发生诸多显著变化.一方面,主旋律电影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借助新的传播理念和媒介技术,从主体性和群体性两方面继续加强对受众的积极建构;另一方面,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导向和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方式使得受众群体对主旋律电影的解读呈现差异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主旋律电影的建构过程.传受双方试图在试探、协商、妥协的互动关系中建立新的共生模式,寻求新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雷远 《今传媒》2013,(4):82-83
“双向、互动、共享”是信息时代的永恒追求,也是现代传播的理念.电影的传播不是一种单向传导的过程,即便在短短的观影过程中,受众和电影之间也不断进行着交互式的信息交流.本文试图用编码、解码理论读解电影中的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17.
黄文杰便是这样的一位观影者,与其讲他擅写影评,不如说他对电影始终把握在热情与冷静之间的特殊态度更打动人。他的新书《陷落的电影江湖》将电影比作江湖,关注的是当下文艺青年渐渐失去兴趣的华语片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影市场近年蓬勃发展,然而基于受众分化基础上的电影生产、营销却尚有雏形.本文以电影《前任3》为例,探讨在这部电影口碑两极化背后潜藏的中国院线影片受众分化趋向,阐述"话符民主"下分化受众对于电影信息的再传播起到的增值效果,解释分众内部群体压力导致的同一社会群体成员对电影的口碑趋同,并强调"受众本位"观念导向的中国院线电影分众化生产、营销需要.  相似文献   

19.
王苹是新中国革命电影的代表性女导演,其电影通常被阐释为女性意识匮乏的主流电影.而实际上,王苹电影在有关革命和家国的虚构中,隐含了别样的女性主体意识,其电影作为革命意识形态的文化生产,将女性、电影、革命和家国的诸种想象耦合同一,形成了符合那个时代的"女性主体想象"的革命电影文化图景.父权意识形态与女性意识一样,从来不是一个本质主义的话语,而是需要女性参与生产的意识形态结构,其中必然包括女性的意志和要求,王苹电影就是这种意识形态生产的镜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后疫情时代流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这一现实态势,从观影空间、受众行为、受众心理、影片内容四个维度探讨电影"流媒体化"趋势之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包括空间变动引起的电影艺术"灵韵"的消失;受众观影行为和选择行为的再造;受众观影仪式感和公共性的流逝;以及对电影创作内容的反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