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体育赛事媒体版权运营状况,发现当前体育新媒体版权后期付费压力较大、节目制作颇为粗糙、企业亏损是常态,体育电视版权霸主地位逐渐丧失,版权侵权行为屡屡发生。对其原因进行解析认为:体育新媒体运营模式初创,版权盈利羸弱;竞争盲目,虚抬价格;版权可购,运营难为;体育电视体制僵化,投融不畅;法律不足,亟待完善。并提出以下建议:运营模式应开拓创新,融合发展;购买环节应预判版权价值回报,均衡投入;内容制作应加强内部管理,精耕细作出品质;付费观赛应运用多元化、个性化思想,培养用户意识;法律维权应完善法律法规,确权止损。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形式已从纸媒发展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等繁多的传播形式,信息内容的价值和媒体传播的功能已经高度融合。从古至今,信息内容的变化并不大,无非是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容。或许是由于科技发展的速度过快,导致了媒体运营的相关法律和盈利机制不够完善,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和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媒体的发展速度虽然快但是根基却不够牢固。该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媒体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对于体育赛事的转播进行了分析。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新媒体相关的概念及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以英超转播权在国内的发展脉络为案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新媒体体育赛事版权运营的模式。第四部分,对于我国体育赛事转播及版权运营的策略及展望。  相似文献   

3.
体育赛事微博是传播体育赛事、服务体育赛事的重要的新媒体平台.体育赛事微博运营主要包括体育赛事理念和赛事品牌、体育赛事资讯、体育比赛微博直播、体育赛事赞助商传播、体育赛事媒体服务、服务观众、微博线上活动等内容.依据微博自身特性和微博营销的特点,就体育赛事微博运营提出如下对策:保持适中的微博发布频率;微博内容丰富、活泼亲和;注重与赛事组织成员间的“圈子化”传播;重视与“弱关系”粉丝的反馈与互动,提高体育赛事微博的服务性.  相似文献   

4.
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影响力日渐提升。体育赛事推广应重视新媒体的力量,借助新媒体平台。体育赛事的推广其根本就是获得人们的认可,而新媒体的共享社区为体育赛事的推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体育赛事推广共享社区模式跨越地域和时空,有利于突破赛事传播壁垒,有利于实现赛事推广主体的扩张,有利于实现赛事推广内容的"草根化"与"丰富化",有利于实现赛事推广的多媒体化和虚拟化。  相似文献   

5.
朱菊芳 《体育与科学》2012,33(1):83-86,95
随着体育赛事经营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加,赛事运营内外因素和环境对其的影响力日渐提升.本研究把体育赛事运营置于社会发展这一大系统中,从体育赛事运营的宏观至微观环境入手,将体育赛事运营的驱动力和制约力相结合来构建赛事运营的作用力机制,并以提升产品力、营销力、决策力、品牌力、赛事资本转换力为着力点,着重发展“5P型的赛事产业”,从内涵式发展推进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视角寻求提高我国体育赛事经营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内涵式发展带动我国体育赛事业的全面腾飞.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湖北省大型体育赛事的现状,以及新媒体在报道力度、传播的专业性、商业化和娱乐化、侵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大新媒体赛事传播力度,提高对本地赛事的关注度;规范和整合大型体育赛事新媒体广告投放形式;加强对体育新媒体的监管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版权保护意识,采用先进技术打击盗版;转变赛事传播观念,提高新媒体赛事传播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7,(11):986-988
互联网时代的体育产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以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引人关注。在新媒体时代的大型体育赛事营销中出现了过度商业化、新媒体版权侵害、信息监管不足和复合型人才缺失等诸多问题。要实现新媒体时代体育赛事营销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加强信息监管力度和版权保护力度、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开阔体育赛事整合营销视野等方面着手,实现新媒体与体育赛事的互动双赢。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大型体育赛事及其衍生品的产业属性与价值,探讨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及其衍生品产业的优化策略。研究认为:(1)赛事产权的归属与单项体育协会的实体化是体育公司扩充盈利空间、培育品牌赛事以及实现赛事品牌红利最大化的前提;(2)通过开设体育赛事专有彩票以及引入资金雄厚的电视台对赛事版权竞标,实现赛事节能增收,扩充赛事赢利点;(3)政府职能部门的赛事监管、风险预警能力与科学决策能力,是今后大型体育赛事安全保障的重要考核指标;(4)不断加强体育赛事衍生品创意与设计开发,提升大型赛事衍生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体育赛事运作流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归纳法、逻辑分析法从现代市场营销学角度出发,就体育赛事的市场定位、运作技术和营销策略等重要问题,从赛事经济、市场发展、赛事运营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体育赛事市场运作流程做了详细释义,对赛事运作主要环节进行了系统、深入地整理和分析.这对于结合我国体育赛事的具体情况,提高赛事运作水平,创新赛事营销模式,都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体育赛事运营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赛事运营主体不同,把我国体育赛事管理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商业组织型、生产企业型、混合型等四种运营模式.结果表明:(1)在赛事运营的类别形式上,城市政府多运营综合性体育赛事,并多采用合办、协办方式,商业性组织、生产企业运营单项体育赛事多采用单独承办方式;(2)在赛事运营的目标实现上,政府主导型赛事的运营主体优先考虑赛事的长远社会效益,兼顾赛事的当前经济效益;商业组织型赛事的运营主体优先考虑赛事的当前经济效益,兼顾赛事的长远社会效益;生产企业型赛事的运营主体优先考虑赛事的长远经济效益,兼顾赛事的当前社会效益;(3)在赛事运营的效益转化上,政府主导型赛事的运营主体与生产企业赛事的运营主体的赛事效益转化呈现"哑铃型"的运营特点,商业组织型赛事的运营主体与混合型赛事的运营主体的赛事效益转化呈现"纺锤型"的运营特点;(4)在赛事运营的资源要素配置上,人、管理等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是赛事各运营主体较难把握的,政府主导型赛事的运营主体与生产企业型赛事的运营主体较多表现为没有标准,而商业组织型赛事的运营主体与混合性赛事的运营主体相对而言,资源要素配置的标准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版权法和专利法中与体育有关的主要内容:版权保护;版权所有者的权利;版权的合理使用及权利的限制;版权中电视和收音机传播,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讨论了与体育赛事有关的版权和专利问题。比赛中新的技战术没有专利;体育赛事本身没有版权;体育赛事转播具有版权,著作权的归属由赛事主办者与电视台通过合同约定。  相似文献   

12.
朱洪军  华康 《体育科研》2021,42(3):37-45
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根本保证。为实现体育赛事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面对赛事社会运营主体准入门槛高,通过保护性开发、放开赛事无形资源、优化赛事审批服务、降低赛事社会运营主体准入资质等举措降低准入门槛;面对多元主体参与赛事路径狭窄,通过建立赛事社会运营主体的赛事公共服务标准、技术服务标准及社会大众参与机制,扩大赛事参与路径;面对赛事信息发布效率低,建立多渠道的体育赛事信息精准发布机制,增强信息发布的影响力;针对多元主体参与赛事积极性不足,则从规划、财政扶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赛事环境等政策扶持角度,切实维护多元主体的基本利益。  相似文献   

13.
体育赛事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和抓手,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涵指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在阐释赛事审批权取消后体育赛事举办主体参差不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件暴露出的我国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上的缺陷。进而对未来我国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提出对策建议:强化赛事安全保障的底线思维;强化办赛执行标准,明确办赛责任清单;构建健全的赛事法律责任体系;细化高危性体育运动项目目录标准,强化高危性运动项目开展的监管;强化健全的赛事监管体系,提高赛事准入门槛;规范赛事准入制度,提高赛事运营门槛;强化落实赛事风险评估及应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数字时代,体育赛事传播渠道多元、传播环境突变,使体育解说员与受众的互动关系发生革命性颠覆。通过观察法、内容分析法等方法,对以互联网转播机构为主的赛事解说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时代的体育赛事传播,与广播电视时代在传播方向、内容、载体、目的上发生显著改变,受众化身为用户,解说员与用户的互动关系由主客二元转变为主体间性。研究认为,基于当前全新的传播环境,体育赛事解说员应重新定位自身与用户的关系,关注用户的主体性价值,加强与用户的全面连接和对话,与用户“共创”解说内容。转播机构则应积极构建观赛场景,优化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推动用户、解说员和自身的多元主体交互,为“共创解说”提供沉浸式舞台。  相似文献   

15.
立足体育赛事举办的多方效益,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体育赛事举办价值转型、运营惨淡现状、世界大型赛事落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目标提出四个方面,就体育赛事消费问题研究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论证与分析,认为体育赛事合理有效消费的走向问题是当前赛事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对体育产业领域的赛事版权交易的事前价值评估框架进行理论构建。体育赛事版权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赛事版权的所有方、收购方和版权价值的参考物,根据体育版权的所有方、收购方的利益诉求分析,版权交易的目的主要是宣传效益、战略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版权价值的参考物,形成赛事本身、赛事参与者、观众三大评估指标,构成包括版权交易主体分析、目的分析、价值评估、评估反馈的完整评估理论框架,规范版权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我国举办的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举办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提高提供咨询.研究表明:国外发展较好的体育赛事具有:历史积淀深厚、赛事质量高、管理体制健全等特点.我国未来具有高度商业开发价值的赛事主要有:篮球、足球联赛、北京马拉松赛、上海斯诺克大师赛等赛事.我国应该通过为体育赛事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加大体育赛事宣传力度、合理规划体育赛事发展和加快职业联赛体制改革来促进这些赛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常态下发展我国大学生冬季体育赛事产业,对创新我国冬季体育,全面形成赛事产业的市场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明确了我国大学生冬季体育赛事组成和存在缺陷,揭示了大学生冬季体育赛事资源的市场开发与营销创新需求,并提出了大学生冬季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冬季体育赛事产业发展需要形成政府、高校与市场的有机融合,注重商业运行模式选择并提升大学生对冬季竞赛项目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以获得央视指定新媒体官方合作伙伴的阿里旗下优酷和中国移动旗下咪咕,未获得直播版权的但具有足球基因的PP体育和拥有五大联赛的腾讯体育为例,通过收集文献资料,从用户引流、内容布局、运营方式等方面分析四大媒体平台的运营模式,运营成效,为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赛事门票价格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观众体育赛事门票消费的心理表现,旨在为体育赛事门票定价和赛事运营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结果显示,体育赛事门票价格具有体育赛事衡量、观众自我拟比、市场需求调节和心理价位特定等功能。而在此影响下,观众形成了习惯性、倾向性、敏感性和感受性等多种体育赛事门票消费的心理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