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全面落实,是我国众学校办学之所需,也是推动我国教育走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是“三全育人”不可或缺的主力,促进教师使命与担当的提升,是我国各学校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保障。在探讨教师在“三全育人”中的使命与担当的基础上,分析教师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方案对策,以期对教师使命与担当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大思政格局下,有必要阐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各自的内涵和同向同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索大思政格局下二者协同育人的推进策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是教师,中坚力量在教师党支部,应充分发挥教师和教师党支部在协同育人中的作用,高度重视高校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探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育人机制体制,完善内容、学科、教学和评价“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教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无论哪一门课程都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教师讲授知识和理论的过程就是育人过程,所以育人是教书中的应有之义,即教书必然育人。区别在于教书育人意识的强弱,育人渠道的宽窄,育人方法的巧拙。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有强烈的育人意识,善于挖掘育人资源,采取有效的育人方法,定会收到好的育人效果。本文是我在多年高等数学教学中注意育人的几点体会和做法,希望能得到诸位同仁的批评指教。 一、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数学知识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数学是关于“数”与“形”的学问。“形”是客观事物外部形状的抽象,“数”是客观事物量的抽象。有些数学定理正是反映了客观事物“形”与“形”、“量”与“量”、“形”与“量”之间的本质联系。正如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所指出的: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在教学中,我注意联系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4.
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教书和育人是密不可分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必须正确理解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全面完成教师的任务与职责。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重“教书”而轻“育人”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教学实践中育人功能缺失的原因主要有:教书与育人关系的误读,奖励与惩罚的滥用,教师角色期待难以有效整合。对此,正确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发展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提高以育人为价值导向的教学能力是实现教学中育人功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学校是育人的“苗圃”,教师作为“苗圃”中的“园丁”,日日夜夜,勤勤恳恳地奔波于“苗圃”之中,为育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教师谓之“园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来讲,指传授知识的任课教师。从广义来讲,泛指“苗圃”中的一切“园丁”,既包括在教学第一线直接传授知识的教师,又包括教学服务的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服务人员。与之相适应,育人就有了丰富的内涵,它既包括教书  相似文献   

6.
“教书育人”是《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使命。“教书”与“育人”是一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教书是教师育人的基本途径,育人是教师教书的根本宗旨。目前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我只教书,不管育人”,教师只教知识、业务,而不去想、不去碰学生的思想问题。“我教书,也就育了人”。笔者认为,教书是有政治方向性的劳动,没有育人的精神,只能说“教了书”,而“教好书”是不可能的,任何知识的教学都必然带有思想倾向,没有无思想性的知识,数理知识的教学能形成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以及良好的思想品…  相似文献   

7.
“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北京四中办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具体可以概括和表现为“以行为影响行为,以品德培养品德,以能力提高能力,以理想树立理想,以情操陶冶情操,以境界提升境界,以人格塑造人格”。“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教师工作的职业特征,也体现了四中对教育的理解。“以人育人”不仅是指教师育学生,还包括学生育教师、前人育后人,即用四中校友和他们留下的精神文化来育在校的学生。有了学生、教师与家长的相互支持与促进,“共同发展”则是“以人育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这里,“教书”是指按照社会的有关规定(或固定的教材)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活动。“育人”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育人活动可以有多种多样,诸如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还有文艺宣传和新闻等都含有育人的因素。教师教书育人与其它育人活动相区别之处主要在于教师是育人的专门人员,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而其它育人活动的主体(实施者)都不是育人的专门人员,从活动任务来说也不是最主要的任务。所以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难,这是大部分老师的共同体会,但相比育人来说,育人更难。从终极目的来看,“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指向。能教书不会育人,极大部分教师都处于这个层次。把满座的学生都转换成分数,用分数来定“优生”、“差生”。教师自己也以分数来衡量自己的成绩,为能教出高分而沾沾自喜。会教书又会育人的教师属凤毛麟角了,占的比例不高。育人的人是把学生当“人”看的,眼里看到的是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分数。  相似文献   

10.
<正>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育人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部分。近年来,我们纬五路第一小学以校本教研为抓手致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一、重塑教师育人能力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是过程,“育”是目的。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育人能力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更为突显。我们立足学校实情提出了“5J”育人能力图谱(见图1),重塑小学教师育人能力的价值取向,明晰育人能力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正>规范逻辑是应用逻辑的一个分支。它是以诸如“某事对某些人,在某种情况下是必须的”,“某种行为对于某些人、在某种情况下是被禁止的”,“某种行为对于某些人,在某种情况下是允许的”等等一些涉及人们行为准则的各种规范判断形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例如:从“汽车司机禁止酒后开车”,可推知“汽车司机酒后开车是不允许的”。从“教师的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可推知“教师必须既教书又育人”与“育人是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建设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我们学校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思路———“双主体育人”,其内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两个主体在不同的层面协调互动、共同发展。该思路强调,教师在培养学生———“育人”的过程中更要重视“自育”和“互育”,即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师间的相互促进与发展。但是,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突破口又在哪里呢?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有必要寻找和建立一种能够不断激发教师内在发展动力的机制和手段。因此,在坚持“双主体育人”思路的前提下,我们在学校管理中不断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了教师的主动发展和素质…  相似文献   

13.
“四有”好教师标准具有非常深刻的为教内涵和育人意蕴。“四有”好教师以理想信念入教育人,体现了“思想育人”的为教导向;以道德情操从教育人,体现了“道德育人”的为教指向;以扎实学识执教育人,体现了“知识育人”的为教取向;以仁爱之心传教育人,体现了“仁爱育人”的为教指向。作为推动事业发展和工作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四有”好教师在教育强国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社会治理有效、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彰显了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双主体”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新教育观,“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只要做到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亲密合作、协调互动,就能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育人效果。“爱”与”会”是“双主体”育人模式的主旋律。高扬这一主旋律就能创造出学校素质教育的新鲜经验,就能买际促进教师生命体和学生生命体交互辉映,融合一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学栋 《现代教学》2013,(12):37-38
当前的学科教学中,存在诸多育人误区,其中有一种比较流行又根深蒂固的错误观点,姑且称之为“天然育人观”。该育人观认为,学科育人不要学习,不要研究,每个教师不学白会。这种懒惰的思想在一些教师身上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方面,平时不积极提升自己的学科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为了应急而“临时抱佛脚”,随便在学科教学上贴“育人标签”了事。这种观点,可以说是推进学科育人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之一,必须纠正,必须让教师了解教书育人并非教师的天然本能,学科教学也并不等于学科育人,学科育人是要教师通过自觉、努力的修炼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育人。不管教师本人是否认识、是否承认,“教书”都在起着“育人”的作用,这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这一主导作用呢? 首先,教师既然处于育人的主导地位上,学校领导就必须重视教师政治素质的要求和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书是教师育人的主要方式与途径,育人是教师教书的目的和宗旨。因此,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要注重育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呢?以下谈几点认识。 一、充分发挥“两课”教师的业务教学优势,做好育  相似文献   

18.
影响教师“育人”积极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和学生是一个高校的主体,而教师“育人”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的产品——学生。高校教师“育人”积极性受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本从教师的自身和学校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教师“育人”积极性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一些解决教师“育人”积极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实施高校师德建设的“五个一”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城工学院现有10个系29个专业,在校学生4101人,教职工833人,其中专任教师386人。近年来,我们重视抓教师队伍建设,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总结前一段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对下一步工作的研究、思考,我们认为,抓好学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需要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一、坚持一个宗旨──教书以育人为宗旨教书与育人是一个整体,两者密不可分。教书是教师育人的主要方式与途径,育人是教师教书的目的和宗旨,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为“育”而“教”,以“教”求“育…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人文情怀、科学精神的分离是教学中“授业”与“育人”割裂的必然结果。文科、理科学习过程都可以催生出人文与科学精神,这个催化的过程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以人为本”在教学中的体现就是“育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