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苏州市城市社区41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周有氧运动干预前后身体形态及血液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其变化的研究,探讨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代谢调节作用。运用运动处方干预法,将41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运动组(21人)和对照组(20人)。运动组予以16周运动处方干预,对照组不组织运动。得出结果与运动前比较,经16周有氧运动干预,受试者BMI、WHR明显下降;血清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DL值明显升高;血清FPG、FINS、及HOMA—IR显著性降低。得到结论,16周的有氧运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型具有修饰作用;对血脂、血糖代谢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使胰岛素抵抗水平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水平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综合征(MS)患者在进行24周八段锦运动干预后血同、血脂、血压和血糖等危险因素的改善效果,明确八段锦作为运动治疗手段对代谢综合征的干预作用。以90名代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非HHcy组、轻度HHcy组和中度HHcy组,并以配对样本t检验对各组运动干预前后的数据做相关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MS患者,24周的八段锦运动干预,均不同程度改善该人群的Hcy水平和相关指标;(2)MS患者Hcy含量低于15μmol/L时,FBG、TG、TC、HDL-C、LDL-C等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Hcy含量大于15μmol/L时,FBG、TG、TC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24周的八段锦运动干预可以使得MS患者Hcy水平显著改善,降低代谢综合征相关风险因素的影响,其中Hcy含量越低改善效果越显著;(2)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15μmol/L是高风险临界值,关注MS患者的Hcy水平,及时控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延缓和防控MS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及防止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孙丽娜 《精武》2012,(14):11-12
本文采用实验法、问卷法厦文献资料珐,随机选取华北科技学院2010年体质测试中评价为肥胖的80名女大学生,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采用有氧运动处方,以期了解有氧运动处方对改善配胖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实验设计的有氧运动处方对改善者大学生上下肢力量,尤其是爆发力方面、身体柔韧性、腹部肌肉力量等方面取得一定效果。②运动处方对培养肥胖士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与择时运动、代谢综合征相关的文献,分析择时运动、昼夜节律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发现:一天中不同时间的运动会影响血糖代谢反应,择时运动对血糖代谢的影响与进餐时间有关;择时运动能够降低代谢与心血管风险,与早上运动相比,晚上运动对降低血压有更大益处;AMPK、PGC1α以及HIF1α在运动调节昼夜节律影响代谢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能是择时运动影响代谢健康的潜在机制。认为:择时运动可作为昼夜节律紊乱相关病理的有效处方,将择时运动和进餐时间与分子时钟同步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对全身代谢健康的促进作用。未来研究可尝试探索不同运动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对机体代谢的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效益。  相似文献   

5.
急性或长期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单独或共同对大脑产生有益的效应,包括脑神经发生,神经改变以及蛋白质产生等。然而,两者是通过单独的还是联合的、不同的还是类似的作用机制来改善记忆能力的还有待研究。本文讨论了急性、慢性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情景记忆的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独立或联合作用的不同运动方式对神经调节、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可能通过相似且可能不同的机制影响情景记忆。探索这一新的研究路线,有助于开发可应用于神经和记忆相关疾病的运动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知网、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搜索近年来有关运动干预帕金森患者康复的研究文献,从运动干预的方式、手段等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结果表明,运动干预在早期帕金森患者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帕金森患者运动症状的改善等有积极作用。受“运动是良医”的观念影响,国内外学者在帕金森患者康复的实验研究中,运用各式运动手段作为干预手段,为帕金森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该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希望为更好地制定帕金森患者运动处方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影响运动治疗代谢综合征运动学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运动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行搜集、归纳、整理,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运动治疗,运动强度应保持在40%~75%V02max,低强度运动时间为300~420min/周,中等强度运动时间为180~300min/周;每周宜运动5~7次,每次45~60min;运动方式可根据病人的喜好及现有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辅以力量训练维持瘦体重。旨在为今后运动治疗代谢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国内外发表的无慢性病普通成年人运动干预健康效应的Meta分析文献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Google Scholar、Embase、EBSCO、维普、万方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截至2020年6月,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信息,对纳入研究的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最终纳入120篇非慢性病成年人运动干预健康效应的Meta分析,其中中文60篇,英文60篇。从2015年开始,相关文章发表量呈快速增加趋势,从方法学来看,高质量文献占58.33%,低质量和未提及质量占14.17%。从研究内容来看,传统健身功法的干预人群以老年人为主,有氧、抗阻运动干预对象主要是中青年;有氧、抗阻运动的Meta分析中运动处方要素较明确、标准;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健康效应影响的侧重点不同,但不同研究选择的主要结局指标却相似。从运动处方角度来看,目前发表的非慢性病成年人运动干预健康效应的Meta分析存在处方要素描述不精确,某些运动项目阙如或缺乏分类,文献关注点扎堆等问题,亟待日后相关主题Meta分析文献质量提高,促进运动处方的实施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技能类型急性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注意力的促进作用,为选用科学体育活动方案改善大学生注意力水平提供实验证据。方法:以南通大学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实施运动技能类型不同分为开放式运动组、封闭式运动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采用注意力测量工具全面评价不同运动技能类型急性有氧运动干预前后各组大学生注意力水平的变化。结果:(1)运动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开放式组注意分配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封闭式组注意分配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注意分配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运动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开放式组注意广度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封闭式组注意广度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注意广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运动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开放式组注意稳定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封闭式组注意稳定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注意稳定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运动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开放式组和封闭式组注意转移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注意转移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放式急性有氧运动对注意力四个品质均有改善作用,封闭式急性有氧运动对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男性生殖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困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发现,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药物干预手段,对于治疗该类疾病具有副作用少、效益高、操作性强等诸多优势。通过CNKI、Web of Science、Pub Med等数据库,梳理运动对男性生殖功能影响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成果,研究综述了运动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以期为治疗患有生殖功能障碍的男性患者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综述发现:1)长期中等负荷的有氧运动能明显改善男性的各项生殖指标,是改善男性生殖功能的最有效方案; 2)大负荷的力竭运动、长期高海拔登山运动、大负荷的自行车运动则会对男性生殖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3)运动通过影响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精液质量等的指标改善男性生殖功能。基于运动对男性生殖功能的积极疗效,建议建立医院健康指导模式,制定监督反馈机制,科学制定运动处方,积极干预男性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两种常见运动方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内脏脂肪、肝功能与脂代谢治疗效果对比,为患者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集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文献质量,Review Manager 5.3软件meta分析。结果:1)内脏脂肪与脂代谢方面,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之间的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肝功能方面,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氨酰转移酶(GGT)在两种运动间的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有氧运动对AST在“年龄<52岁”、“BMI≥28”、“干预频次为3次/周”、“干预周期≤12周”亚组中改善效果比抗阻运动好;对ALT的改善在“BMI≥28”、“干预频次为3次/周”亚组中效果更佳。结论: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相比,对NAFLD患者内脏脂肪、肝功能与脂代谢治疗效果均无差异,两种运动方式的干预效果相近;但不同亚组仍表现出差异,有氧运动组AST在低龄、高BMI、短干预周期和短干预频次组改善效果更佳,ALT在低龄、短干预周期组具有更好效果。提示患者应根据自身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及自身运动情况等,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进行,而当患者需要改善AST与ALT时,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李婷  杨烨 《体育科研》2014,(5):89-92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一系列代谢异常成分在同一个体聚集的临床综合症状,中心性肥胖是其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之一。此外,有诸多研究显示中心性肥胖还是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的一个重要发病基础。中心性肥胖症患者实施运动干预,对MS、IR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就中心性肥胖的危害和运动干预对中心性肥胖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阅读与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有关的研究及运动干预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影响,对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各项目的特点,提出适合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运动组合,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结果表明:轻跳,太极拳,太极推手,健身秧歌,健骨运动等有氧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发展更为有利。因此建议:通过科学的运动结合合理平衡的膳食营养,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结合适宜的力量训练方法来有效地延缓与改善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状况,以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体育师友》2017,(6):57-59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为临床特征的综合征,包括肥胖症、糖尿病等。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运动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减少腹部脂肪堆积,降低肝糖原合成,还原肥大的脂肪细胞来治疗MS。本文基于近期相关研究,对运动与MS作出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由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葡萄糖或胰岛素代谢紊乱、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研究表明营养疗法、运动锻炼是目前改善MS患者症状的"最佳药物",因此笔者就营养、运动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需要结合医学知识,同时还需要更为专业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与方法的支撑,这就要求医务科研人员在给糖尿病患者制定运动处方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目前,有关运动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研究脱离了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并不能给予患者科学的健身指导.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运动处方制定与运动训练学原理方法的相关文献,从运动方案的制定流程出发,将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与方法融入其中,重点是提出创新性的干预方案,为今后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研究提供一条新思路.根据不同训练方法而设计的运动方案分别为持续干预、间歇干预以及重复干预方案等,不同的方案对患者机体血糖控制的调节作用也不同,需应用次日晨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等指标,来分析不同方案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效果,判断运动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7.
肥胖者有氧运动抗炎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肥胖炎症反应"(inflammtion effect in obese)理论,通过对运动干预前、后肥胖者血清标志性炎症因子TVF-α、IL-6以及促炎因子NF-κB、SOCS-3等水平变化的分析,就运动抗炎效应做一探索性研究.方法:将苏州市某街道若干社区55~60岁肥胖女性居民共41名随机分为2组,以运动处方进行16周的有氧运动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检测肥胖相关形态指标及炎症相关血液生化指标(TNF-α、IL-6和NF-κB、SOCS-3等).结果:有氧运动干预后,肥胖者体重减轻、BMI和WHR减小的同时,其血清TNF-a、IL-6水平随之降低,有效改善了肥胖及其炎症状态;血清NF-κB、SOCS-3表达随之下调,HOMA-IR减小,有效缓解了胰岛素抵抗状态.结论:有氧运动干预对肥胖炎症状态具有良好的抗炎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体医结合"智能处方对临界高血压人群的干预作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进行高血压人群筛查,对筛查出的临界高血压人群(收缩压141~159mmHg,舒张压91~94mmHg)进行健康体检和医学评估,确定没有并发症的12人为间歇有氧运动组(intermittent aerobic exercise,IAE组),有并发症和/或不能运动的11人为对照组(C组),全部病人建立医学电子档案,进行医学教育,饮食控制和行为纠正。IAE组穿戴智能动态生命体征监测设备(EquivitalTM LifeMonitor02),进行12周的间歇有氧运动。先进行2周跑台运动能力测试,获取运动能力指标。应用healthone体质健康管理专家系统3.0对受试者进行生活方式调查、体质健康综合测评、健康风险预测及运动风险评估,输出运动处方。按照自动生成的运动处方指导意见修订处方后进行间歇有氧运动干预,期间智能设备自动传输数据反馈效果,实施监控,根据情况调整、修订处方,完成12周运动。结果IAE组的血压明显低于运动前及C组(P<0.05),降低到正常范围。结论"体医结合"干预临界高血压人群效果明显,智能处方在干预和监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理论和方法可用于社区高血压的防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不同运动处方对青少年健康体适能的影响,寻求对青少年健康体适能的有效干预手段,采用实验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随机选取高中男女学生共60名作为实验对象,分组进行运动干预,通过八周的实验,发现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比单纯的有氧运动能更有效的提高青少年的健康体适能。  相似文献   

20.
金哲  莫轶 《体育科技》2015,(1):77-78,85
回顾以往文献中运动疗法对慢性失眠的影响,旨在讨论运动疗法在改善慢性失眠方面的潜在机制。检索1993—2013年的MEDLINE,中国知网的的相关文献。资料表明,运动疗法对交感—肾上腺轴系统(SAS)具有直接、积极的作用,体育锻炼可以作为现有睡眠问题治疗方案的替代或补充方法。其中对于有氧运动疗效的研究较广泛和深入。规范的运动处方是实现运动疗法效果的基本保证。目前,对于如何制定对治疗慢性失眠有更好效果的运动处方,尚缺乏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