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展嘉  李天晴  张冰 《体育科研》2015,(3):49-51-71
探讨了记忆编码后短时有氧运动对长时记忆的影响,以及运动强度这一因素在短时有氧运动与长时记忆关系中的作用。实验选取48名在校大学生(男女各半),分为控制组、低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运动组进行30 min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控制组则不进行运动。通过测试一周后对之前学习的中性词汇的再认成绩来评价长时记忆固化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有氧运动强度对长时记忆固化的影响存在差异:高强度短时有氧运动能够显著提升长时记忆固化水平(P<0.05=,低强度短时有氧运动对长时记忆固化水平则不产生显著影响(P >0.05)。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长时记忆的影响不随性别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12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模式的搏击操运动与同等剂量的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模式的跑步运动对肥胖男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比较分析,评价搏击操运动作为一种HIIT模式对肥胖男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有效性。【方法】以30名肥胖男大学生为实验对象,以体重为匹配变量分为2组,MICT组和HIIT组,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MICT组每周进行6天,每天32min跑步运动,运动强度为60-75%HRpeak。HIIT组每周进行6天,每天4次4min的搏击操运动,间歇期为2min的完全休息,每天运动时间为16min。运动强度为85-95%HRpeak。研究指标包括体重、BMI、WHR,脂肪质量、FMI、BF%、肌肉质量和LMI。【结果】(1)与干预前相比,MICT组和HIIT组肥胖男大学生干预后体重(p<0.01,p<0.01)、BMI(p<0.01,p<0.01)、WHR(p<0.01,p<0.01)、脂肪质量(p<0.01,p<0.01)、BF%(p<0.01,p<0.01)、FMI(p<0.01,p<0....  相似文献   

3.
朱林娜 《中华武术》2020,(2):40-41,44
探讨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与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关系,借以进一步探究抑制功能的中介效应。实验采用完全被试内设计,选取30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男15人,女15人)为研究对象,使用功率自行车实施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测查被试运动前、后抑制功能及情绪的变化。研究表明,大学生活力激发的情绪状态在一次30分钟的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后有显著改善;抑制功能在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影响大学生积极情绪中没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绿色锻炼”思想为基础,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户外自然环境,探讨不同锻炼情境中的中等强度自行车锻炼对大学生心境、主观用力感量表 (RPE)和身体自尊的影响及其差异。30 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单一运动组、运动音乐组、虚拟环境运动组,每组10 名大学生,男女各5 名,然后完成 40 min 的中等强度的踩踏功率自行车任务。运动前后分别评估心境状态和身体自尊,运动10 min 后每隔5 min 评估RPE。结果:(1)心境,组别的主效 应显著,测量的主效应显著,组别和测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运动结束后虚拟环境运动组心境的紧张、疲劳、慌乱水平显著低于运动组,精力水平显 著高于运动组;(2)身体自尊,组别、测量的主效应均不显著,组别和测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但运动后虚拟环境运动组大学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显著 高于运动组;(3)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3 组大学生的RPE 均显著增加,但虚拟环境运动组大学生的RPE 显著低于单一运动组,同一时间点虚拟环境 运动组大学生的RPE 显著低于单一运动组。结论:中等强度的运动对心理有改善作用,虚拟锻炼环境对心境有更好的调节效果,是一种良好的锻炼 方式,同时研究结果进一步为绿色锻炼的心理效益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比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 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对30~50岁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餐后血糖控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4位男性T2D受试者[年龄:(42.6±6.5)岁]进行3次交叉随机自身对照试验,每次干预均在早餐后1 h进行,分别为:1)HIIT,高强度运动以90%V O2max强度骑功率车7组×1 min/组,低强度运动以30%V O2max强度骑功率车7组×2 min/组,热身以60%V O2max强度骑功率车4 min,恢复以40%V O2max强度骑功率车5 min;2)MICT,以50%V O2max强度持续骑功率车30 min;3)安静对照(CON)在功率车上静坐30 min,每次干预间隔10天。受试者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1 h 3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给受试者服用不同浓度的人参提取物达玛烷苷元(Dammarane Sapogenin,DS),探究其对有氧运动后肌糖原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盲实验设计,选取9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placebo group)、服用 DS 240 mg / day 组(DS240)、服用 DS 480 mg / day 组(DS480)进行试验。受试者持续服用 DS 4周后,进行一次性60分钟、强度为75%VO2 max 的蹬功率自行车运动,运动后立刻给予高糖饮食。于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3小时,分别进行肌肉活检,测定 AKT、GS 磷酸化及蛋白质表达;同时,运动后3小时内每隔30分钟取静脉血测定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结果:DS240组较对照组显著提升运动后肌糖原储存速率(P <0.05);运动后随着时间延长,DS240组的血糖浓度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 <0.05),但各组胰岛素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 DS240组显著提高运动后 AKT 磷酸化水平、降低肌糖原合成酶磷酸化、提高肌糖原合成酶的蛋白质表达(P <0.05)。结论:长期补充低剂量达玛烷苷元可能提高人体运动后肌糖原储存速率,其可能机制与提升胰岛素作用及血糖吸收有关;研究结果推测达玛烷苷元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度,因而可以将达玛烷苷元作为补剂用以运动竞赛或训练后加速肌糖原恢复。  相似文献   

8.
崔军 《湖北体育科技》2022,(12):1043-1047
目的 探讨高强度间歇游泳训练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心肌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及其抑制剂卵泡抑素(FS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照实验设计将24只雄性SD肥胖大鼠分为高脂饮食对照组(HS,n=9)和高脂饮食间歇训练组(HI,n=15)。HI组肥胖大鼠进行8周高强度间歇游泳训练后,称量所有肥胖大鼠的体重和心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所有肥胖大鼠心肌中MSTN和FST的蛋白表达。结果进行8周高强度间歇游泳训练后,与HS组肥胖大鼠相比,HI组肥胖大鼠心肌MSTN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0.001≤p<0.05),心肌FST的蛋白表达也显著增加(p<0.001),体重显著降低(p<0.001),但心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高强度间歇游泳训练的干预下,肥胖大鼠心肌MSTN和FST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体重明显降低,但心脏重量却无明显变化,这可能与心脏的代偿性保护有关;在心肌中,FST依然是MSTN信号通路上的拮抗剂,MSTN在心肌中的信号通路可能与骨骼肌中的相同或类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实验探讨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小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作用,为运动促进小学生执行功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研究对象与方法:选取四年级小学生160名,将学生随机分为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组和对照组,其中有氧运动干预组40人,阻力运动干预组40人,灵敏运动干预组40人,对照组40人,采用E-primel.l系统测量被试实验前期-后期执行功能的抑制、刷新和转换三个子功能的变化。结果:(1)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执行功能整体的影响存在差异;(2)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小学生执行功能的抑制功能存在显著性差异;(3)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小学生的刷新功能影响存在差异(4)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小学生的转换功能影响存在差异。结论:(1)短时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执行功能,对小学生执行功能起选择性的积极影响;(2)运动类型是运动对小学生执行功能起积极作用的影响因素;(3)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执行功能整体及其各个子功能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有氧运动相较于灵敏运动和阻力运动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执行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苏州市城市社区41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周有氧运动干预前后身体形态及血液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其变化的研究,探讨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代谢调节作用。运用运动处方干预法,将41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运动组(21人)和对照组(20人)。运动组予以16周运动处方干预,对照组不组织运动。得出结果与运动前比较,经16周有氧运动干预,受试者BMI、WHR明显下降;血清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DL值明显升高;血清FPG、FINS、及HOMA—IR显著性降低。得到结论,16周的有氧运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型具有修饰作用;对血脂、血糖代谢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使胰岛素抵抗水平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探讨HIIT减肥方法对于肥胖女大学生的应用效果和可靠性。研究方法:60名肥胖女大学生(BMI≥26,且体脂%≥30%)随机分为HIIT组(H)和持续有氧运动组(M)及对照组(C)。受试者进行逐级递增负荷测定VO2max,分别提取85%VO2max、40%~60%VO2max的HR及监测RPE,制定HIIT和持续性有氧运动处方,分别进行每周5次的12周运动训练(实施过程中用Polar表和PRE监控强度,H组运动能量消耗不大于M组),C组保持原有生活状态;实验前、后对受试者进行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的测量与对比。结果:实验后受试者体重、BMI、腰臀比、体脂%均呈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VO2max、LF、SV显著性提高(P<0.05);且H组的体脂%、LF、SV、VO2max、肺活量的变化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HIIT运动使用较少的时间即可以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且对于女大学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深部肌肉刺激(DMS)对下肢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恢复作用。方法:共招募43名在校男大学生,随机分为DMS组和拉伸组,通过单膝跪地重复多次后仰的离心收缩运动对右侧伸膝肌群诱发运动性疲劳。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0.5 h、24 h和48 h,对受试者进行疼痛、疲劳和等速肌力测试。结果:(1)研究过程中,DMS组2名受试者脱落或剔除,拉伸组1名受试者脱落,最终DMS组20名、拉伸组20名受试者纳入统计分析。(2)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平均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总功、自觉疲劳程度和主观疼痛感觉程度的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时间组别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治疗后RPE评分相比运动后即刻有所降低(P<0.05),其中DMS组低于拉伸组(P<0.05)。(4)2组治疗后VAS评分相比运动后即刻有所降低(P<0.05),其中DMS组低于拉伸组(P<0.05)。(5)运动后即刻、0.5 h后测定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平均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总功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DMS组恢复程度及速度明显高于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高原低氧环境下不同强度运动对藏汉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藏族大学生18名,汉族大学生19名,分别在跑步机上进行30 min的小强度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采用Stroop任务、2-Back任务、more-Odd shifting任务测量被试的抑制、刷新、转换功能。结果:与藏族大学生相比,汉族大学生的抑制功能显著高于藏族大学生,转换功能和刷新功能无显著差异;与基线水平相比,藏汉大学生在小强度运动干预后、中等强度运动干预后,执行功能三个子成分都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不同强度运动对藏汉大学生的执行功能均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微循环功能、炎性因子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以54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运动A组(n=18)、运动B组(n=18)和对照组(n=18)。运动A组进行为期12周,4次/周的24式简化太极拳运动;运动B组进行12周太极拳联合渐进抗阻运动(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PRE);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对3组受试者微血管反应性、经皮氧分压、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及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测试。结果:实验前后,3组受试者微血管反应性、IL-6、TNF-α、IFN-γ、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显著(P<0.05)。其中,实验后运动A组、运动B组微血管反应性、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实验前及对照组(P<0.05),且运动B组显著高于运动A组(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动与CLA对青春期肥胖大鼠内脏脂肪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高脂饲养大鼠建模7周后,取24只肥胖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CLA组、运动组、运动+CLA组。运动方案为跑台坡度0°,速度为21-25 m/min,总运动时间60min/天,5次/周,给药方案为运动后即刻灌喂1.6g/kg剂量的CLA,共持续干预8周。干预结束后麻醉大鼠采集血液及组织,测肝肾功能和内脏脂肪重量。结果:8周干预后,运动组、运动+CLA组的体重、内脏脂肪重量及体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LA 组(P<0.01,P<0.05),对照组和CLA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运动组、运动+CLA组谷草转氨酶和谷草丙比数值明显高于CLA组(P<0.01),其他组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组、运动+CLA组血尿素氮和肌酐较对照组、CLA 组有变化,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8周运动与 CLA干预可有效降低青春期肥胖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重量、体脂率,运动结合CLA能显著减少内脏脂肪含量,增加瘦体重,降低体脂率,具有明显的减肥效果。运动和CLA干预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对肾脏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8 周低强度有氧运动对缓解期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9 名缓解期IBD 患者分为运动组 (n=14)和对照组(n=15)。运动组进行8 周有氧运动,对照组保持日常习惯。检测8 周治疗前后,Toll-4/NF-κB 途径活性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 果:与试验前比较,运动组试验后血浆IL-6 和TNF-α含量,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 mRNA 和蛋白,NF-κB p65 mRNA 以及核NF-κB p65 蛋白水平均 下降(P<0.01);对照组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运动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 率2 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解期IBD 患者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 信号通 路并下调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青春期肥胖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建模7周后,选取喂食高脂饲料的肥胖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Oc)、低强度运动组(OL)、中强度运动组(OM)、高强度运动组(OH)。OL、OM、oH分别以15-18m/min、21-25m/min和28-32m/min的强度运动,坡度均为0。,lh/天,5次/周,共干预8周。干预后麻醉大鼠采集血液,测定血浆蛋白以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8周运动干预后,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量及体脂率运动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O.01);内脏脂肪量及体脂率0M、0H组显著低于OL组(P〈O.05、P〈O.01);血白蛋白OH组高于0c组(P〈0.01)。血尿素氮与血肌酐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实施8周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后,使青春期肥胖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量和体脂率明显降低,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调节效果更明显。该运动干预能有效调节血浆蛋白与肝肾功能,但不同运动强度之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运动锻炼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探索可能产生较大干预效应的运动方案。结果表明:(1)运动锻炼对产妇抑郁呈大效应量干预效果;(2)运动内容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依次为有氧运动、组合练习、抗阻练习;(3)单次干预时长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分别为30~40 min亚组、60 min亚组;(4)4-5次/周的干预频率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最大,且干预效应随干预频率减少而减少;(5)持续3-4周至24周的运动锻炼均对产后抑郁产生了良好干预效应,12周左右运动锻炼的干预效应最好;(6)练习形式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依次为集体练习、个人练习。结论:(1)运动锻炼能有效改善产后抑郁症状,产后运动可能优于产前运动干预效果;集体锻炼可能优于个人锻炼干预效果;(2)每周锻炼4-5次、每次锻炼持续30~40 min左右、共持续12周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更有可能获得改善产后抑郁的理想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长期弹力带运动改善高龄老年人工作记忆的效果,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探究可能的脑机制。方法 将60名高龄老年人随机分为弹力带组与对照组,弹力带组接受16周、每周3次、每次40 min的弹力带干预,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状态;采集实验前后受试者完成工作记忆任务期间的前额叶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反应时的时间×组别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正确率的时间×记忆负荷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正确反应率的时间×组别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氧合血红蛋白结果显示,9条通道组别×时间×记忆负荷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规律性中低强度弹力带抗阻运动能改善高龄老年人的工作记忆表现;在低记忆负荷时前额叶激活不明显,中、高记忆负荷时双侧腹外侧前额叶、左背外侧前额叶、左额极区显著激活,这种前额叶激活优化模式可能是弹力带抗阻运动改善工作记忆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灵活应对新冠疫情突发情况,探究混合式教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心理学》课程学习表现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学习表现基线水平相似的8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干预组(16周混合式教学干预,n=40)和对照组(传统面对面授课模式,n=40)。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参与者的学习态度、自我控制能力及学习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混合式教学组学生的学习上课情绪、学习主动及对学习意义的认知得分显著增加(p<0.01),且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及其专注工作得分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混合式教学组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及自我成长得分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体育心理学》混合式教学促进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其学习表现发生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上课情绪、学习主动性、学习专注度以及学生自我成长等方面。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应积极推广混合式教学的深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