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白诗歌在流传过程中存在不少的异文,教师在进行李白诗歌教学时,适当地引入异文,可以加强学生对李白作品和李白创作态度的理解。教师在运用李白诗歌异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权威的校本收集整理异文。对于能辨析出优劣的异文,应给出充分的理由证明某种文本更优;对于难以分辨优劣的异文,可以见仁见智,给出开放性结论。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存在着各种偏失,在诗歌教学中只有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教师与教材、诗歌与教学模式间的关系,才能实现诗歌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王银花 《考试周刊》2013,(33):34-34
<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全套教材中,共选了李白的三首古乐府诗。一篇是必修三上的《蜀道难》,另两篇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将进酒》,都编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我把这三篇体式相同(都是乐府诗)的课文放在一起让学生学习。目的是学生能更深切地感受李白的诗风,进而认识李白的个性,掌握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举一反三,最终学生自己能解读李白的其他诗篇。  相似文献   

4.
谢建宁 《宁夏教育》2011,(10):28-29
诗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作品极其丰富,有现代诗歌,也有古典诗歌,有国外作品,也有国内作品。诗歌作品不仅丰富了语文教材内容,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因此,重视诗歌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就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李白的诗歌中,有许多作品与长江有关。这些诗作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写于李白人生中的不同阶段。探究这些作品,我们会发现,李白的长江情怀,一是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二是宽广浩瀚、奔腾不息的长江与李白的洒脱浪漫、飘逸豪放的精神特征叠合。李白的长江诗歌作品不仅使原本豪放不羁的长江增添了一笔浪漫的色彩,也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歌占据着很大的篇幅,隐含着丰富但又容易被忽视的国俗语义。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涉及的国俗语义的种类可分为历史典故类、民俗风情类、意象类。理解诗歌中的国俗语义,可使学生吸收其背后丰厚的文化内涵,使诗歌教学实现语言与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李白是一位认真向民歌学习的伟大诗人,他在诗史上泰山北斗的地位是和他学习民歌分不开的。李白与民歌之间的渊源为李白诗歌向民歌的借鉴作出很好的铺垫。在李白的诗歌体裁中,乐府诗、歌行体诗和绝句是李白学习民歌的典型代表。李白在学习民歌长处的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创新,形成其诗歌"清真"、"自然"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徐晖 《教学月刊》2005,(8):10-11
中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不少古诗、新诗,诗歌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难点。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教材中的诗歌作品,不仅文质兼美,而且无不具有真挚的感情。如何“披文入情”,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开启学生的情感闸门,感受作品的美,是教师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诗歌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然而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却不大受学生欢迎,每次考试的诗歌鉴赏题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道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如何让学生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已成为困扰中学语文教学的难题之一。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0.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中有很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月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的出现,其使用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李白诗歌鉴赏中的一条绚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1.
古诗歌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古典诗歌教学中,不同阶段根据语文程度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李白的诗歌,在几度改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直占据着古典诗歌部分的重要位置。在我们学习鉴赏古典诗歌时,李白的诗歌之所以如此重要,这除了其丰富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还在于,李白为了完美酣畅地表达他强烈的主观色彩,说具体点,也即他一生中存在的思想矛盾——理想与现实,建功立业与隐逸求仙,对国家、人民的关切同情和对黑暗腐朽现实的痛恨等,在继承与发展屈原所开拓的浪漫主义诗风的基础上,他又开创了积极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可以说,李白的诗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13.
在课改的形势下,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中学语文新教材的训练要求,中学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高质量的完成教材所规定的诗歌作品的教学,并适当的进行诗歌联读与扩读。二、注重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  相似文献   

14.
李白有一些诗文作品或直接论述或间接提及他对诗歌的观点,其中最突出的诗歌观点就是“真”,结合李白的诗歌实践来看,他把“真”上升到了诗歌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诗歌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创造意象并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是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对于意象与意境都是十分重视的。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不朽的奇葩,而唐代诗人李白则是中国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李白的诗歌是唐代诗歌的典范,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意象丰富,而且寓意深远。本文通过分析李白诗歌意象的分类和特点,重点分析李白诗歌中几个典型的意象,从而充分领悟李白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更深层次地理解李白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李白蕴含在诗歌中的独特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李白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教学篇目,也是著名的古典诗歌,在具体教学中,如果仅仅从单篇教学的角度,我们更多地是从诗歌中的意象、作者李白写诗前后的经历出发,对诗歌主旨、思想、风格进行学习。而如果从对比教学的角度,寻找一个同时代相近风格的诗篇进行对比教学,那么从时代背景角度关照盛唐诗歌风貌,似乎更能贴近编者的编写意图。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材编选的古典诗歌,是经典中的经典,对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拓宽学生的眼界和胸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具有不可替代的涵养与浸润作用。而这些美好的精神、情操、气节、情趣等正是当今中学生失落了的品格,因此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应肩负起提振青少年美好人格品质的重任,重视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一、当下中学诗歌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弱化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  相似文献   

18.
李白诗歌中,写月的诗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描写,可以从一个角度管窥李白文化心理。李白诗歌月亮意象反映了李白对自我的高度肯定、超脱凡俗的理想追求和他的赤子真诚。李白将自己和自己喜欢的朋友及女性比作尊贵华美的天上月,与之交流、相知;李白虽然大半生都在四处奔波,却以诗歌的方式构筑了一个依然超脱凡俗的艺术空间,这个空间里,明月占据了相当重要位置;在李白心中,故乡和朋友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由于诗人对月亮意象的格外珍视,诗人也用月亮意象表达他对故乡的真诚眷念、对朋友的真诚思念。  相似文献   

19.
本文联系李白的生平和唐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李白诗歌中的剑意象展开了分类分析,认为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是李白思想的主体,也深深地浸透于他诗歌的剑意象之中。此外,剑意象也寄寓了李白的游侠精神和对纯真友谊的渴望。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文学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涉及古今中外,因此,诗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诵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诗歌教学中落实诵读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独特的美感,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