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阐述了图书定价方法及图书定价策略,图书定价方法可根据成本竞争者价格和市场需求3个因素进行选择和确实,图书定价的策略主要有图书价格水准策略、心理价格策略、对比定价策略、谐音口彩定价策略和图书发行折扣策略等5种。  相似文献   

2.
巧用定价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由于各企业所处的市场状况和产品销售渠道等条件不同时所采取的定价策略也应有所不同的可供企业选择的定价策略,仅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覃姣玲 《大众科技》2010,(8):92-93,71
房地产价格策略是房地产营销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地制定房地产价格以及灵活地运用定价策略和技巧,对项目成功及开发商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就房地产定价策略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网络营销的定价过程与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继舜 《现代情报》2005,25(4):14-16
从网络营销定价的特点出发,探讨了网络营销定价的步骤.提出了网络营销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一个新产品和再造品存在差别定价、制造商回收闭环供应链为对象,在突发事件干扰两类产品的最大市场需求规模发生扰动的情况下开展研究:给出了可协调稳定环境下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数量折扣契约;分析了集中式决策闭环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干扰的产量和定价策略;发现稳定环境下的数量折扣契约在突发事件干扰下会失效,通过对其改进可协调突发事件干扰下的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且改进后的契约也能够协调稳定环境下的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  相似文献   

6.
时间敏感需求下的交货期相关定价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文胜  徐滟  李莉 《预测》2005,24(4):70-73,30
由于生产和物流过程中存在众多随机因素及信息不对称,如何通过交货期相关定价有效地显示其市场响应能力,对于供应链企业竞争来说是极其关键的。本文首先构建了时间敏感需求下的供应链企业交货期相关定价模型,并对模型的最优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算例,探讨了市场对供应链企业响应能力具有不同的评价概率时,供应链企业的交货期相关定价最优决策策略,进而分析了模型参数对最优决策的影响。分析结论可以为供应链企业竞争中的交货期相关定价决策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试论信息商品的定价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玮 《情报科学》2001,19(12):1318-1322
信息商品有多种定价理论,但目前仍没有一个共识。笔者分析了信息商品的特性,认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论是统一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种形式的价格歧视。  相似文献   

8.
信息商品的差异化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蕾如  王蕾 《情报杂志》2005,24(8):104-106,109
信息商品特性和信息商品市场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差异化定价将是信息商品市场的基本定价策略。探讨了信息商品市场差异化定价策略的理论依据,分析了差异化定价策略在信息商品市场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与协调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双渠道供应链中的定价策略以及协调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比较需求函数的影响因素,分类定价的不同策略,总结各种协调方法。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信息产品的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信息商品的定价原理探讨 1.1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信息商品是一种精神产品,是具有创造性的知识型、智能型的复杂劳动的产物.信息产品的价值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来核算,必须将繁简不一的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多种劳动结合的劳动,折合成数额不等的社会劳动量,实际上是十分繁琐的.  相似文献   

11.
12.
马费成  王海婷  裴雷 《情报科学》2007,25(3):321-32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信息产业发展迅速,90年代初已成为世界第二信息大国,其中政府适时制定相应的国家战略、政策、法律法规是其成功的关键。本文回顾了日本国家信息政策的实施历程,试图对日本的国家信息战略做出比较全面的阶段分析,详细介绍和比较了进入21世纪后的日本国家信息政策,并从中提出了我国在信息政策战略规划层面上需要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日本在华跨国公司基于竞争优势的全球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应用于跨国公司一体化一本地化战略管理分析,从公司特征(专属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与环境因素(区位优势)的角度出发,研究日本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活动的成功因素。基于一项对230家日本在华投资企业母公司的应答问卷分析,得出若干经验研究发现,包括:日本在华跨国公司倾向于采用一体化战略;专属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越明显,一体化程度越高;在华经营的成功因素在专属优势方面体现在制造技术、零部件采购能力、资金实力、在华投资经历和销售网络与技术方面;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内部化优势与子公司的成功与绩效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日本大学知识产权战略及其对我国大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日本大学的知识产权现状及发展措施;讨论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后的知识产权战略;分析日本的“产学官”协作经验,提出了对我国大学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经贸关系密切,双方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同时,日本又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日本企业对华的重新认识,近几年对华直接投资战略发生了显著变化。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战略的变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日本人工智能战略文本,揭示日本人工智能战略部署的重点主要包括机构建设、路线规划以及生态系统构建3个方面。结合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应以本国优势及社会问题为导向发展人工智能,加强组织协同治理,落实发展规划,并构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邹佳  郭立宏 《软科学》2017,(6):139-144
在卖家分散化决策和平台面临弹性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固定收费、交易费、两部收费和利润分成制四种价格模式在双边市场中的应用策略,基于平台所获利润对以上四种收费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尽管交易费或两部收费更有利于平台从卖家身上获取更高比例的剩余,但由于扭曲了卖家的努力水平,因此并不一定能够使平台获得更高的利润;利润分成制和固定费都能够激励卖家达到最优的努力水平,而利润分成制获取卖家剩余的能力更强,因此一定在利润上优于固定费;利润分成制在卖家激励方面优于交易费和两部收费,在剩余索取方面是否优于交易费或两部收费取决于卖家的成本,给定卖家类型和外部性强度,当成本在卖家间的增幅较小时,利润分成制带来的利润最优.  相似文献   

18.
李建柱  冯平 《资源科学》2010,32(10):1890-1895
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是水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流域的退水规律可为径流分割、地表汇流单位线的推求等提供技术支持。选择滦河水系两个子流域—柳河流域和瀑河流域的几场地下径流的退水过程,通过模型模拟的方法计算了模型模拟的误差,比较了几种模型模拟结果的优劣,确定了流域的退水规律,并研究了降雨类型对退水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线性水库模型模拟的瀑河流域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最优,损失函数值为0.00360,利用指数模型模拟的柳河流域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最优,损失函数值为0.00270,且不同的降雨类型对应的退水参数不同。最后,利用两个流域的地下径流退水规律,对流域的洪水过程线进行了分割,分割结果符合水文规律。  相似文献   

19.
20.
The Great Recession, which began in 2008, brought about large contractions in aggregate consumption in many countries. In this research, we study the impact of heterogeneous decreases in demand on innovation investments by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investments in a panel of Spanish manufacturing firms during the 2004–2013 period. We proxy heterogeneous variation in demand with net exit rates in the productive stratum of each firm, defined as the group of firms in the same industry and size class. These net exit rates are computed considering all firms in the stratum, including firms that are determined to be non-innovative firms. To support the identification strategy, we show that exit rates do not capture idiosyncratic unobservable characteristics among innovative firms. In addition, we control for the effect of time-varying credit constraints. We find that a one standard deviation increase in exit rates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tions of 1.5% in the share of firms investing in innovation. The drop is larger for smaller firms, which also experience greater decreases in sales. Since smaller firms are most sensitive to demand drops, they are the natural candidates to be the target of policies devoted to increasing R&D activities during crises. As additional analysis, we study firms’ perceptions of the main obstacles to innovation to find that net exit rates capture the heterogeneous variation in demand, rather than credit constraints. Finally, when analyzing the exit patterns of firms in the sample, we confirm that the net exit rate in a firm's stratum does not drive the exit of firms in our sam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