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陷番后的60余年中,吐蕃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财政体系,由“岸本”负责管理经济事务和寺庙等公产,并推行“突田制”,实行计口授田,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税制和财政体系,由岸本、军粮官、唐人地区总大税务官、唐人地区总税务官等组成,并设立勾检官。其中一些职官承唐制。吐蕃还设有农田官、水官,说明吐蕃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一少年王子公元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松赞干布生于西藏高原的泽当(在拉萨东南,雅鲁藏布江的南岸)。在松赞干布幼年,西藏高原的主要部分为两族所据有,一族为吐蕃,另一族为苏毗。吐蕃与苏毗南北隔雅鲁藏布江相对峙,东西以色隆拉岭互相邻接。后来吐蕃合并了苏毗,建立强大的吐蕃王朝,两族人民混合,就是今天的藏族。松赞干布就是吐蕃的王子。吐蕃的疆域正是雅鲁藏布江最宽的河谷,有许多向阳斜坡,气候比较温暖,富于丰美的水草。传说纪元前一世纪时,吐蕃居民已开始经营农业,并知道开采金、银、铜等矿产。到了松赞干布的祖父达布聂西时,吐蕃已有冶铁业,并应用铁器于农业、兴修水利、垦辟农田,农业愈为发达了。苏毗以牧畜业为主,但在现今后藏年楚河一带已  相似文献   

3.
吐蕃周边交通的研究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向来没有比较系统的研究,而且研究内容主要以“唐蕃古道”为主。笔者对古今吐蕃周边交通方面的资料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对吐蕃周边的交通进行了重新认识,并希望以后对吐蕃周边交通的研究能够打破单一的“唐蕃古道”研究,而在吐蕃通往西域的道路、吐蕃通往南蛮的道路、吐蕃通往印度的道路、吐蕃通往中亚的道路都有系统性的研究,从而对吐蕃王朝时期的交通和文化有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吐蕃时期文献浅议索黛吐蕃时期的藏文文献,包括新疆出土的竹木简牍、敦煌藏文文书写卷和吐蕃本土的金石铭刻三个部分,对研究八、九、十世纪吐蕃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生产关系以及藏族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一、竹木简牍绝大部分在新疆南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5.
当前关于吐蕃联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吐蕃赞普娶妻方面,对吐蕃公主外嫁则研究甚少.文章试图从吐蕃公主外嫁的史实、联姻引起双方关系的变化和其特点三个方面对吐蕃公主外嫁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6.
吐蕃瓜州节度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吐蕃瓜州节度使是吐蕃占领瓜沙地区后将其本部的军事部落联盟组织与唐代的节度使制度相结合、在瓜沙地区设置的一种吐蕃域外军政机构 ,隶属于吐蕃东道节度使 ,其辖区为瓜沙二州 ;又是吐蕃统治敦煌的最高官员 ,把持着瓜沙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宗教各方面的大权 ,是吐蕃赞普在该地区的最高代言人 ,在唐蕃争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唃厮啰政权是在宋、辽、西夏政权并立的局面下诞生于河湟地区的一个以吐蕃民族为主体的地方政权,它雄踞西北一隅,在列强争雄的缝隙中艰难回旋,历经唃厮啰、董毡、阿里骨、瞎征、陇拶、小陇拶等六位国主,立国时间将近百年。唃厮啰政权时期,河湟吐蕃的经济活动以畜牧业为主,兼事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唃厮啰政权时期青海地区的经济开发并未因战乱而停滞,而是得以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阙成平 《考试周刊》2007,(13):49-50
松赞干布建立统一的吐蕃王朝后,面临着如何巩固新生的王朝和发展经济使自己的政权长治久安、世代相传的重大历史任务。松赞干布顺应历史发展要求,根据吐蕃当时具体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选择移植文化来治理吐蕃。经过几番波折,佛教成为西藏主流文化之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吐蕃时期的政治制度研究是藏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其系统性、综合性研究成果不突出.文章从部落与会盟制度、行政与职官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财政经济制度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近十年来对吐蕃政治制度的研究成果以及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一时期在吐蕃政治制度方面的研究特点,最后,根据当前对吐蕃政治制度的研究状况,提出了改进吐蕃政治制度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吐蕃与回鹘的文化关系.主要探讨了吐蕃与回鹘的两次大规模接触,敦煌吐蕃文写卷对吐蕃与回鹘文化关系的反映,译自藏文的回鹘文佛经以及吐蕃与回鹘二者在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拉萨,作为我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最初发展始于吐蕃王朝时期,后历代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古老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而吐蕃时期拉萨城市的发展又为历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研究这一时期拉萨城市的变迁,对历代的拉萨城市研究和拉萨城市的规划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试图利用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方法,分析了吐蕃时期拉萨古城的形成,认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优越的地理条件,城市经济的发展,军事的促进和佛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吐蕃时期(公元6世纪至9世纪)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当时,族群的认同感得到加强,藏族得到了壮大.对吐蕃时期的研究在整个藏学研究领域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加强对吐蕃时期的全面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解读西藏的过去.文章就近二十年来有关吐蕃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在对整体状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探讨其研究的不足及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3.
李亚 《培训与研究》2009,26(11):45-47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崇信佛教并极力扶植佛教的发展,从该时期敦煌寺院、僧人数量的增加、寺院经济的繁盛、僧侣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兴盛的写经事业等方面都体现了敦煌佛教在吐蕃政权扶植下的发展。另一方面,佛教的发展也实现了吐蕃政权企图利用佛教来维护其政治军事统治的目的。佛教的全面推行对吐蕃赞普权威的加强、敦煌地区民族矛盾的缓和、社会的稳定都表现了积极有利的一面,延缓了吐蕃政权在敦煌地区的统治。  相似文献   

14.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对佛教的扶植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崇信佛教并极力扶植佛教的发展,从该时期敦煌寺院、僧人数量的增加、寺院经济的繁盛、僧侣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兴盛的写经事业等方面都体现了敦煌佛教在吐蕃政权扶植下的发展。另一方面,佛教的发展也实现了吐蕃政权企图利用佛教来维护其政治军事统治的目的。佛教的全面推行对吐蕃赞普权威的加强、敦煌地区民族矛盾的缓和、社会的稳定都表现了积极有利的一面,延缓了吐蕃政权在敦煌地区的统治。  相似文献   

15.
刘森 《新高考》2008,(7):59-62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  相似文献   

16.
张培 《华章》2009,(15)
本文就我国唐代"吐蕃"王国的起源进行论证.以"吐蕃"的读音为线索,又通过查找<旧唐书><魏书>等相关史料,并对史料进行研究对比和验证,发现"吐蕃"与历史上的北魏以及南凉都有族源关系,从而得出"吐蕃"为黄帝后裔所建立王朝的推论.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可见的吐蕃史汉文资料非常稀少,有关吐蕃史的研究进行的也很不充分;成书于十六世纪的《贤者喜宴》是学术界公认的吐蕃史权威著作,《贤者喜宴——吐蕃史译注》的正式出版,不仅为藏学界特别是非藏语研究者提供了充分挖掘这一历史名著的工具,书中翔实权威的注释还为读者呈现了更为丰富全面的吐蕃史知识。  相似文献   

18.
一、藏文的起源。藏文的起源问题在国内外藏学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藏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关藏文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佛教说藏文是公元7世纪初由吞弥·桑布扎创造的,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藏文究竟何时产生?是由某个人创造,还是在实践中集体智慧创造?至今众说纷纭。根据佛教史籍记载,吐蕃王朝在松赞干布的治理下,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雄厚。但是吐蕃当时没有文字,没有办法发布政令,书写法律,也没办法和周围的邦国进行书信联系,严重阻碍了吐蕃的发展吞弥·桑布扎原名吞弥·阿努,是吐蕃历史上著名的七贤臣之一。大约…  相似文献   

19.
在吐蕃历史上,聂赤赞普被称为"藏地最初之王"。从聂赤赞普起到达玛乌冬赞,吐蕃赞普共传了四十三代。其传承方式有父子传承,也有兄弟传承。对吐蕃赞普究竟实行何种方式的传承制度,前人的研究未有专门涉及者。本文就这一问题,以藏汉文史料为主要依据,将吐蕃王朝时期赞普王位的更迭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对吐蕃王朝的赞普王位继承制度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唐与吐蕃交往密切,二者通过战争、和亲、使者往来等,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文化交流,其中包括大量的中原史籍传入吐蕃,对吐蕃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P.T986《尚书》和P.T1291《春秋后语》为例,对中原史书传入吐蕃的过程及其影响进行简单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