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4时记时法     
教学目的: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互相转换。  相似文献   

2.
“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有关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24时记时法。主动探索24时记时法的规律,发现并理解12时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会把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与用12时记...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刻;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自主发现并归纳普通时记时法和24时记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9耀51页。【教学目标】1援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初步理解其基本原理,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发现并归纳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转换。2援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归纳能力,增强探索意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9~52页。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2.在探索、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建立  相似文献   

6.
“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记时法的已有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较强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知道应该遵守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介:"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记时法的已有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介:"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记时法的已有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统计简帛医籍时间系统的记时、记日、记月、记年的具体方式,可知简帛医籍中的记时方式为太阳记时法和十二时记时法;记日方式为干支记日法;记月方式是"数词+月";记年方式主要包括"数词+年"和"数词+岁"。  相似文献   

10.
正"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出"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即"12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掌握两种记时法之间如何互化的问题。那么,如何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从而让孩子理解和掌握24时记时法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两次转化"来突破。一、化曲为直,感受一天时间的整体性课始,笔者利用课件让孩子们看一天时刻的起止过程,然后让学生感受到一天的时  相似文献   

11.
据《左传》杜预注,古代有这样一种记时法,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间段,各时间段的名称与顺序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平旦也叫平明,夜半也叫夜分。每个时间段两个小时。这种“夜半”记时法与子丑记时法、更次记时法以及现在  相似文献   

12.
蒋玉琴 《江苏教育》2012,(16):35-37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这部分知识初看之下,的确密密匝匝,让人眼花缭乱。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是两种不同的表示一天时刻的方法,课本上给出的两种记时法的概念,只不过是数学学科世界的一片风景,是经过很多人长期努力逐步凝结而成的风景。笔者试着以"24时记时法"一课的教学来阐释如何  相似文献   

13.
“24时记时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难点,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建立钟面上只有1至12的生活经验与24时记时法记时方法之间的矛盾。笔者把田径跑道上的跑步情境迁移到24时记时法的教学中,发现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4.
古今记时法     
据《左传》杜预注,古代有这样一种记时法,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间段,各时间段的名称与顺序为:夜半、鸡鸣、平明、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哺时、日入、黄昏、人定。这种记时法人们比较陌生,它与子丑记时法、更次记时法以及现在的小时记时法对照如下表: 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几首采用“夜半记时法”点明时间的古诗。如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日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  相似文献   

15.
<正>“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能正确读出钟面上整时和非整时的时间,知道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本册教材安排“24时记时法”的教学,意在进一步增进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使他们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时间,能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转换,并会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相似文献   

16.
"24时记时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难点,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建立钟面上只有1至12的生活经验与24时记时法记时方法之间的矛盾。笔者把田径跑道上的跑步情境迁移到24时记时法的教学中,发现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5册"一天的时间——24时记时法"。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2.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  相似文献   

18.
"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小数教材中最难的课堂教学之一。教师竭尽全力教学,学生囫囵吞枣接受,学生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正确率还不到一半。尤其是"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互相转化,让许多学生伤透脑筋。巧用一一对应,能使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青年教师发展团队的几名老师上研究课,选择了"24时记时法",一轮下来,大家都不满意,于是集体鼓动我上。我梳理了大家的"上法":以观察钟表确定时刻引入;呈现"节目预报"介绍24时记时法;结合钟面解释24时记时法;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相互转换。我该怎么做"这道菜"呢?(1)"用尺子量长度",追寻学习的通感。板书后询问学生板书内容的意思,点出尺子是工具,使用工具得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时间记载的方法呈多样化,一些特殊的记时方法流传不广而少为人知。作为一个现代美术工作者,对这些特殊记时法的来源、应用方法及效果加以探讨与认识,可以对这些特殊记时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实践中更好地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