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论学校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形象,是学校总体面貌和特征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它包括学校成员对学校的总体评价,也是学校化最直接的外在体现方式。比如,一所学校首先以其校容校貌、师生仪表举止、学校教学质量(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升学率、名人效应)等给公众以形象感受,再以其特有的化氛围(校园雕塑、园林造型、校徽校标、学校理念标语等)给受众以更深刻的形象感受,最后在公众心目中形成对这个学校的本质认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和谐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教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基本活动场所,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3.
赵琳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116-116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开展。因此,在技工院校建设中校园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现场考察,发现校园整体视觉形象并未明确,对外没有宣传学校办学方针、展现学校整体形象与实力,对内也没有全面推进学校整体感与认同感.因此,统一的规划设计非常有必要性.本文通过对学院视觉形象进行定位,对学校整体形象规划设计提出系统化的建议,以期对校园的实际建设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作为老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和载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全校师生精神面貌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些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团队协作、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制度性的行为准则,也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以下谈谈笔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8.
学校组织形象是由学校理念形象、学校行为形象和学校视觉形象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良好的学校组织形象对于拓展学校生存与发展空间,促进学校成员积极心态的形成,增强学校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形象建设的主要策略包括科学定位、理念锤炼、内外结合和强化宣传等。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学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料严峻的挑战。这种激烈的竞争在某些方面已演变为学校形象力的竟争。因此,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是学校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一、学校形象及其内容学校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学校总体的印象和整体的评价,是学校的全部表现和特征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学校形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体形象 它是学校给社会公众留下的印象的综合形式,包括构成学校形象的“软件”,如教学水平。精神面貌、群体意识。知识水平。思想政治工作等;还包括构成学校形象的“硬件”,如校容校貌。教学设施、职称结构等。2.…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8,(24)
危机问题是近年来公共关系学中备受重视的问题,中小学校园处处暗藏危机。校园危机指中小学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突然发生的、对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带来不利影响的事件,像精神暴力、食物中毒、校舍倒塌等突发事件,其中精神暴力尤  相似文献   

11.
打开"百度百科",输入"校园文化",你可以看到这样的解释: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  相似文献   

12.
学校形象基本概念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丽 《教育科学》2003,19(2):37-39
学校形象是学校的无形资产。作者对学校形象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围绕学校形象概念,演绎出许多对概念,作者就其中最基本的六对概念予以探讨,它们是学校期望形象与实际社会形象、学校真实形象与失真形象、学校整体形象与局部形象、学校外感形象与内感形象、学校显性形象与隐性形象、学校过去形象与现在形象。  相似文献   

13.
宿舍和谐心理环境的建构是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基础。大学生宿舍和谐心理环境的特征包括个体具有强烈的宿舍集体意识、宿舍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宿舍成员积极互动与沟通、宿舍成员之间相互情感支持、宿舍成员积极应对,以及宿舍内部形成具有一定约束力的秩序规范等。文章提出,应从个体、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积极寻求构建大学生宿舍和谐心理环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健 《教育》2013,(15):29
5月4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面向社会开放校园活动。活动包括中招咨询会、参观校园、校园讲座、短片介绍、学生社团展示、艺术作品展览等内容,以多样形式表现学校的多元、开放、包容精神。图为北大附中天文社成员为来访者演示天文望远镜的操作。  相似文献   

16.
学校形象是指校外公众以及校内师生员工对学校的总印象和总评价。它包括在学校组织运行的各种条件下“校园人”群体与每个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道德与纪律意识、待人接物的态度等方面的精神面貌,以及行为方式、工作成果所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学校形象反映了学校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状况,是公众对学校文化总的评价。学校形象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危机问题是近年来公共关系学中备受重视的问题,中小学校园处处暗藏危机。校园危机指中小学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突然发生的、对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带来不利影响的事件,像精神暴力、食物中毒、校舍倒塌等突发事件,其中精神暴力尤为突出。教育者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相似文献   

18.
学校形象由外在的物质景观和内在的精神景观组成 ,学校形象的审美创造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创造。学校形象的审美设计要遵循个性化原则、情意化原则、整体化原则、参与性原则。学校物质景观的审美设计要把握好两点 :校园建设与景观优美和谐 ;生态健全 ,融自然和人文为一体。从审美角度看 ,学校精神景观的塑造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学校形象的认识和把握 ;二是通过审美——艺术化的传播手段 ,在公众心中留下美好印象。教学环境的审美化包括形式上的美感和气氛上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论校园精神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精神是一所高校师生共创和认同的文化价值的表现 ,通过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校园价值观、学风、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显现。校园精神 ,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形象 ,而且关系到培养人才的素质 ,它对学校成员有巨大的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 ,具有催人向上、积极进取 ,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校园精神能充分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个性和特色。高校校园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无形源泉 ,使学生进校后能受到良好时空的影响、熏陶和感染 ,使优良传统和作风变成学生自身的内在素质。因而 ,塑造富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是高校的一项具…  相似文献   

20.
<正>行为规范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根据一定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提出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和要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主要包括以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为主要内容的个人行为习惯,以及以交往礼仪、校园集体规范和社会公共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道德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学校虽然普遍重视行为规范教育(以下简称"行规教育")的课程建设,但往往实际效果与投入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