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基碑》,全称《东武侯王基碑》,又称《王基残碑》,隶书,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二年(261年)四月立,在洛阳关林。清乾隆初年出土于洛阳城北15里,后移城中,嵌明德中学壁间。碑石仅存下半,碑字亦未刻完,其未着刀处犹可见朱书痕迹。惜因未加保护,书丹之字很快磨灭。它虽然是一块残缺不全的碑,但却成为汉魏时碑刻系先书丹后镌字的有力的实证。《金石萃编》载:石高四尺五寸,宽四尺,文共19行,行21至22字不等。书法与魏《受禅表》、《上尊号》以及《曹真残碑》近似,结字严整,用笔斩截,风神雄健清隽,不少字的形貌已直如楷书,故评家亦指其“上托隶源,下开魏齐风范”。早期拓本“兼、致、文、柔、司、典、麾、爵、举、无、废、册、远、车”等字尚完好。  相似文献   

2.
《元倪墓志》,前题“魏故宁远将军敦煌镇将元君墓志铭”。高72.5厘米,宽62.5厘米,19行,行22字,正书。刻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民国初于洛阳城北出土,今藏上海博物馆。此志写刻皆精,结构中心紧收,四体开张;点画变化无端,爽利飘逸。为北魏中后期墓志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3.
《霍扬碑》,篆额《密云太守霍扬之碑》二行8字,北魏景明五年即北魏正始元年(504年)刻。原石在霍村霍氏家族墓地,碑高192厘米,宽96厘米,厚20厘米,碑文正书,17行,行27字。碑文记载了霍扬家族的由来与事迹。书法方整典雅,古色照人,有《爨龙颜》、《高灵庙》风采。  相似文献   

4.
5.
《元晖墓志》,魏书。志石正方形,每边长75厘米,厚15厘米,刊于北魏神龟二年(519年),原石藏于西安碑林。1924年于右任从洛阳购得,1935年冬杨虎成运至西安。此碑志为北魏墓志中的精品,书写娴熟自如,清雅超脱,已见唐楷端倪,充满了平和之气。  相似文献   

6.
北齐《隽修罗碑》,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十二月刻石。碑高五尺,宽二尺三寸,分三部分内容:上截高七寸,为碑额,题“大齐乡老举孝义隽修罗碑”12字,4行,行3字;中截序文和赞词,17行,行21字;下截为题名,共计四列,每13人或多或17人不等。碑阴刻《维摩经》,计11行,行23字。此碑,清乾隆年间在山东泗水县城东50里韩家村天明寺出土,嘉庆七年移至城内学宫。1954年毁。此碑书法,极似魏碑中的《侯太妃造像记》和《比丘道匠造像》。康有为认为,具有“峻朴”的特点,是齐、周隋碑中的“绝出新体者”。  相似文献   

7.
《爨龙颜碑》,简称“大爨”,在云南省陆良县城东南约10公里的贞元堡(又称薛光堡)。是南朝宋宁州刺史爨龙颜墓碑。碑立于南朝宋大明二年(458年),碑身高338厘米,上端宽135厘米,下端宽146厘米,厚21厘米。碑额“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碑文叙述爨氏世系及爨龙颜祖孙三代仕历。碑阳正文24行,行45字,爨道庆撰文。碑阴刻职官题名3列,上列15行,中列17行,下列16行。碑文书体属楷书,但保留有隶书风格,笔力遒劲,向为金石学家和书法家所推崇。  相似文献   

8.
9.
《郑文公碑》全称《魏兖州刺史郑羲碑》,又称《郑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因是碑的形制,后世多以“碑”称。北魏永平四年(511年),兖州刺史郑道昭为了纪念其父郑羲所刻。碑刻两处:初刻在平度天柱山巅(习称上碑),重刻于掖县南方云峰山(习称下碑)。两处内容基本相同,都是记述郑羲的生平事迹。上碑在今山东平度县天柱山最高处,碑身高约300厘米,宽约100厘米,字体略小于下碑。《校碑随笔》载,碑文为20行,行50字,总计约1000字。因石质较差,今文字磨灭较甚。下碑在今山东莱州市云峰山,碑身高约300厘米,宽约300厘米。碑文50行,行23~29字不等,共1300多字。字体较上碑略大,文字完好。两碑碑额均为正书2行7字“阳郑文公之碑”,碑首题“魏故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无撰书人姓名,由字体与郑道昭在云峰、天柱等山题诗、题名的风格,推为郑道昭所书。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徐特立纪念馆随长沙师范学校(专科)迁址星沙。 为更好地研究、宣传、弘扬徐特立革命精神和教育思想,2006年夏至2007年底,学校对徐特立纪念馆进行了扩建和重新布展。2007年12月27日,徐特立纪念馆新馆揭牌典礼隆重举行。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省政协原主席刘夫生,省委副秘书长肖冬生、省教育厅副厅长朱俊杰、  相似文献   

11.
正王行满书《圣教序》,全称《王行满书圣教序并记》,又名《招提寺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唐高宗李治撰记,王行满书,沈道元刻于河南偃师县招提寺。唐显庆二年(657年)十二月五日刻。在河南偃师县,清乾隆二十五年移县学。楷书,28行,行56字。额篆书,两行共8字,阳文。碑上半部多漫漶,下半尚清晰。此碑书法易方为圆,渐归自然,当在韩仲良碑》之上。有明拓本,第2行首载字上,"覆"字完好,2行穷其下,"数、然"完好。拓本较近少损60余字,陈本北京市文管会。王行满《周护碑》,唐显庆  相似文献   

12.
《晖福寺碑》,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刻.碑石原在陕西澄城县,当地人禁拓,故传本很少.楷书,24行,行44字,额篆书“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藏西安碑林.此碑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北魏早期(迁都以前)作品,笔画拙重,章法、结字都不甚严格.直斜俯仰皆似随意,故呈现一种自然、质朴的美.和同期而早一年的南齐《刘岱墓志》的秀美、精巧相比,表现出一种豪放、朴拙的北方民族的气质.康有为曾誉其为“丰厚茂密之宗”,认为“宽博若贤达之德”,又说“丰厚之《定国寺》岂若《晖福寺》”,并认为它是《谷朗碑》和钟元常一派的“法嗣”.  相似文献   

13.
正《谒金天王祠题记》,正书,颜真卿书。唐乾元元年(758年)十月十二日刻,碑在陕西华阴县华岳庙内《华岳颂碑》右侧,时年颜真卿50岁。拓片高176厘米,宽29厘米,正书4行,行22字。用笔横轻竖重,方圆兼备,结构平整雄壮,字迹奇伟,近于《东方画赞碑》。由此碑可以窥探到颜真卿书风的形成当始于此。《城隍庙碑》,又称《缙云县城隍庙  相似文献   

14.
正《李元靖碑》,又称《广陵李君碑》《李含光碑》,全称《有唐茅山元靖先生广陵碑铭并序》,正书,颜真卿书。唐大历十二年(777年)刻。碑石原在江苏茅山句容县玉晨观,高333厘米,宽108厘米,厚34厘米,四面刻,前后各19行,两侧各4行,行29字。宋绍兴七年(1137年)五月十四日,碑被大风折断,后由沈作舟重立。明嘉靖三年(1524年)又遭雷火,碑毁为碎砾,至晚清,残石仅存数片。李元靖为颜真  相似文献   

15.
正《开成石经》,全称《石刻十二经并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又称《唐石经》《石刻十二经》。唐大和四年(833年),艾居晦、陈玠等人用楷书分写始刻,开成二年(837年)完成。碑原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内,宋时移至府学北墉(今西安碑林)。计有《周易》等12种经书,共刻有114块碑石,每石两面刻,共刻经文650252字。每碑经石高约180厘米,宽80厘米。下设方座,  相似文献   

16.
正《升仙太子碑碑阴》,薛稷书。正书,8行,行8至9字不等。唐武周圣历二年(699年)六月书。在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君庙。《升仙太子碑》为武则天的御笔,很为壮观。故其碑阴的题名,也得由当时的名书家来书写。此系薛稷所书《升仙太子碑阴》之部分文字。其文字在碑阴上方之一端截。薛稷《涅经》刻石,薛稷书。唐武周长安四年(704年)书。刻石已残成数块。《涅经》为薛稷传世的真迹刻石,现在遗存的薛稷书几种碑版,以《涅经》为第一,是他生平的代表作。此刻经的书法,  相似文献   

17.
正《大智禅师碑》,全称《大唐故大智禅师碑铭并序》,又称《义福禅师碑》,隶书,碑阳为严挺之所撰,史惟则隶书并篆额,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刻立。碑高202厘米,宽112厘米。阳32行,行61字。额3行9字。碑阴较碑阳晚五年,即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刻。阳成伯撰文,亦史惟则书,隶书27行,行9字。碑末附宋淳化、宣和、金大定、明弘治等  相似文献   

18.
正《鲜于氏离堆记》,又称《鲜于仲通碑》,正书,颜真卿书。唐宝应元年(762年)五月刻,时年颜真卿53岁,此作为颜氏中年的重要书迹之一。碑原在四川阆中市离堆山。清嘉庆年间发现,仅存残石,碑之形制、字数、行数无考,现仅存四残石47个整字、7个残字。书法雄健清劲。传世拓本,以"未、水、虚"三字未损者为初拓。《臧怀恪碑》,全称《唐故右武卫将军赠工部尚书上柱国上蔡县开国侯臧公神道碑铭》,正书,颜真卿撰书。北京故宫  相似文献   

19.
正《铁弥勒像颂》,全称《大唐太原府交城县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并序》,行书,林谔撰,房妻高氏书。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立,23行,行58字。原石在山西交城石壁山永宁寺,于宋元五年(1090年)毁于火,宋政和年间(1111-1118年)重刻;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又毁于火,金泰和四年(1204年)又重刻之。清道光末,碑亭倾圮,碑断为六石。碑石屡废屡立,足见其重。此碑书法简古,笔力惊绝,有虞世南书风,人称珍品。《告华岳文》,全称《祭西岳神告文碑》,隶书,韩赏撰,韩择木书。唐天宝元年(742年)刻,20行,行15字。额篆书"开元十三年六月十九日建"11字。石完好无缺,在陕西华阴市(原华阴县)岳庙内。韩择木以隶书驰名盛唐,  相似文献   

20.
正《契明碑》,全称《大周故镇军大将军行左鹰杨卫大将军兼贺兰州都督上柱国凉国公契府君之碑铭并序》,正书,娄师德撰,殷玄祚书。唐先天元年(712年)十二月十六日立,石在陕西咸阳北双泉洞。碑高370厘米,宽135厘米,36行,行77字。碑额篆书15字。现存陕西省咸阳博物馆。明赵《石墨镌华》评其曰:"笔法亦瘦劲可观。"此碑对后世黄庭坚、宋徽宗的书体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