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13长短、高矮及相关练习。教材分析1“.长短”“高矮”是在学生学会了事物的多少之后所安排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长短、高矮的方法。2.长短、高矮都属于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所以我将它们放在一个课时处理。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通过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办法,知道长与短、高与矮是比出来的。2.学生通过比长短、比高矮的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九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第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北师夫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4~45页第五单元“周长”第1课时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感悟周长的禽义: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比较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中第二单元安排了“比较”这一教学内容。在这个单元里,教材为我们准备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几个内容。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掌握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怎样才能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笔者试从以下3个方面来谈一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分析 "比大小"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页的教学内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会了通过直观比长短、比高矮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6~19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知道物体的高和矮是比出来的。2.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活动中体会高矮的相对性,感受用数学的乐趣,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课件向学生讲述《骆驼和羊的故事》,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比高矮”,与骆驼和羊的故事一样有趣。通过听故事,让学生懂得高有高的好处,…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6~19页。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经历了事物大小、数的多少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经历实际量的比较过程,从中获得直观、具体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解决同一类问题有多种方法。《高矮》一课的主题情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九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第5、6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2.在比较事物长短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并从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通过练习与游戏,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互助合作、创新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比较的一般方法,会比较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具准备:十袋物品随人数而定,里面有不同长度和不同颜色的铅笔、彩纸、直尺、毛线等。学具准备:两支不同…  相似文献   

9.
《山西晚报》2004年12月9日第12版发了一则热线报道.小学二年级课文课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腊梅”变成“蜡梅”,学生家长和语文老师对此感到疑惑,并且担心学生以前学的是“腊梅”,现在改为“蜡梅”.到升学考试答题时该写哪一个才算正确呢?学校不同,使用的课本也会不同,小学生们所学的祖国语言文字也不相同,怎么办?类似情况还有很多。《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以下简称《现汉》293页.“叮咛同‘丁宁’。”951页:“[旁皇]同‘彷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310页:“[丁宁]现在规范词形写作‘叮咛’。”977页“[彷徨]……不要写作‘旁皇’‘镑徨’。”到底应当何所适从?  相似文献   

10.
[教学案例] 在教学“高矮”一课时,我让学生初步感知高矮的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在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让他们说出两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后,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我与一名同学比高矮,与身高不同的两名同学比高矮。 为了让全体学生都亲身经历比较高矮的过程,我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比高矮。我的话音刚落,学  相似文献   

11.
1.1主体性原则.探究性教学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真正主体,以学生生动、活泼、主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也不能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只有教师恰如其分的“导”才能使学生在深层次的“做”与“悟”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与创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通过“整理房间”这一故事情境,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并与同学交流分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下册第64~66页"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交流、整理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读写百分数,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16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平面图上使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2.通过多样化的确定位置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体验数学的简洁美.3.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6-17页。教学目标1.通过比高矮,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高矮的过程,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将数学书放在课桌的左边,将数学练习本放在课桌的右边,将铅笔盒放在桌子的前面。(评析: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点点滴滴抓起。)活动一:创设情境师:我们要进行一…  相似文献   

16.
“比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以后,在第二单元编排了“比较”这一教学内容。通过“比较”可得到数量的大小相等(或倍数)关系。本单元“比较”的内容包括“比多少”、“比高矮(长短)”、“比轻重”。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比较的规则,学会“比较”的简单方法。一、创设情境,学习比较的规则比多少。引导学生观察“动物乐园”图中的小动物(有条件可制作成课件)。教师掌握好时机让学生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小熊和小鹿比,谁多谁少;小兔和小猴比,又是谁多;小猴和…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页~第64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归纳、评价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意义.2.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14~15页例1、例2及“做一做”,教科书第37页,练习四中的1、2、7、8、9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比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的内容。教学思路通过观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目标或者自定的目标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相似文献   

20.
傅林 《江西教育》2007,(7):70-70
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说到底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逐步懂得研究问题的手段,使他们碰到问题时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做。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贯穿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和探究.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