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学数学第八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体积(容积)和体积单位的意义,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公制体积单位的进率和换算,学会土石方计算方法。学习本节内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很重要,掌握其特征,理解体积计算公式也就比较容易。这是学习体积单位间进率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课本第十册第二单元的“长万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主要包括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以及体积和表面积的比较等内容。体积对小学生来说比较生疏,从二维空间(面)向三维空间(体)扩展,这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一切几何形体的基础。故本节内容既重要,又较难理解和掌握。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直观——表象——抽象,形成清晰概念通过直观演示,具体操作,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先获取丰富的感知,再对照实物圈或联想有关物体,建立起正确的表象,…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重要任务。笔者曾到单县实验小学听过马永利老师的《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节数学课,马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借鉴。现介绍如下: 一、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体积”的概念,学生理解“占空间”很困难。上课时老师拿了一杯水和几块大小不等的石块,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听了一节“圆柱体积”的课,一开始老师就提出:“这节课我们学习圆柱的体积,谁能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能否说说依据?”于是,有好几个学生都说:“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可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有一个学生却说出了另一种想法:“圆柱的体积=d×d×h×0.785。”并说出了他的理由:“正方形中最大的圆的面积是这个正方形面积的0.785倍,把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就是这个长方体底面(正方形)的边长,所以这个圆柱体的体积就等于这个长方体体积的0.785倍。”这时老师又说:  相似文献   

5.
<正>【课前分析】“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中最后一节体积度量课,某种意义上也是一节学科实践活动课,综合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体积和容积概念,认识了体积、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及换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容积)的计算公式。石块、土豆、红薯等物体由于形状不规则,其体积不好直接借助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测量、计算,怎么办呢?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讨论,得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上课铃响了,我抱着一大捆竹竿走进教室,全班60多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带着一脸的困惑:老师今天怎么啦?我在黑板上板书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在讲体积单位时,学生需要对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进行实际感知。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很快就领悟  相似文献   

7.
前两天听了一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公开课,关于教师对教材“语言”的把握方面觉得有话要说。在本节课中,教师注意到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推导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第一次建构体积计算的方法,除了需要对体积概念的形成作复习,还要使学生参与到计算方法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来,实际上最理想的、最高效的莫过于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关于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这一要点的“再创造”的过程中来,实现了学生的“再创造”,也即实现了完美的建构。课堂上,教师作好了相关准备,在进入学生实验前,教师安排了5个实验步骤:①摆一摆:用棱…  相似文献   

8.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内容。这节课是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体积计算问题的开始,它肩负着使学生的空间观念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飞跃、形成正确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概念的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有关体积问题的基础。根据教材以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我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正确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空间观念;(2)学会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认真阅读课本去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3)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的“锥体的体积”是《立体几何》(全一册 )“多面体体积”这一节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是上节“柱体体积公式”的应用 ,也为下一节讲“棱台、圆台的体积”做了准备 .特别是推证公式时所用的割补法思想为今后计算较复杂的几何体的体积奠定了基础 .因此我认为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 ,应使学生理解三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掌握三棱锥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或论证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渗透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课本中的三个…  相似文献   

10.
袁瑞禹  李军 《山东教育》2003,(16):47-49
〔简评: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要求中、高年级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实现以上“学段目标”方面,进行了较为积极有效的尝试和探索,颇具新意。〕教学内容:六年制《数学》八册P80教学过程:师:量的计量,一定要用合适的计量单位。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重量)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单位中,只有一种单位,既可以有大小,又可以有顺序,而其…  相似文献   

11.
<正>课前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应用”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中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体积与体积单位的概念,经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与应用。但学生到底存在怎样的疑惑?教师应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为此,对30名学生进行了前测,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中关村四小一节六年级的课,科学教师要教授学生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数学教师要教授学生体积单位的对换,就这样,两位教师一商量,就一起上课了。开始是数学教师的导课,明确了本课的教学任务。接下来就是科学教师登场给学生解释了关于容积和体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科学教师就开始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了。在几个小实验环节之中,数学教师又归纳了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对换。整堂课下来,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了体积与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观察中感悟,在实践中探索;通过操作、推理、合作,推导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材第31—33页例1、例2),第1课时,新授课。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三维几何形体。由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它是学习一切几何形体体积计算的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理解了体积的意义和掌握了常用的公制体积单位,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内容与最初的目标《】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是在认识了长方体之后教学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整个小学阶段体积公式教学的起始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还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圆柱体体积、圆锥体体积计算方法积累经验。我对本节课预设了两个教学目标:①让学生经历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会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②通过动手操作,掌握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案例1——最初的设计及教学过程】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活动一:直观感知师:有什么办法知道它的体积…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节《年、月、日》的练习课,上节课前我和四(3)班的同学一起学习了时间单位年、月、日、世纪、季度的知识,课后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其他时间单位的知识。于是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关于时间单位,你已经知道了哪些?”  相似文献   

17.
【案例背景分析】本案例选自大纲版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教学的定位是在实践中学,在活动中学。以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起点,搭建一个以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知识为“背景”的舞台。【课堂实录及反思】一、认识体积(实验感知体积的概念)1.课前谈话师:观察课桌上的东西,今天上课与以往有什么不同?生:好像自然课。生:有围棋,还有杯子和水。生:有一些石头。……师:今天我们要用实验的方法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和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材第31-33页例1、例2),第1课时,新授课。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三维几何形体。由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它是学习一切几何形体体积计算的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理解了体积的意义和掌握了常用的公制体积单位,通过本节课的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有机会听了几节小学毕业班的数学课.发现有一部分老师在指导学生寻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时,教给学生一个“小窍门”:题目中的“是”、“比”.“占”或“相当于”后面的那个量,就是题目中的单位“1”的量.  相似文献   

20.
在贵刊第11期的“专家评课”栏目中,我们研究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课,其核心活动就是在数“体积单位块”的过程中暴露学生思维上的困惑,真正探索发现体积公式。我们认为,让学生操作、摆弄体积单位块,数体积单位块的个数等活动不仅是公式教学的关键活动。也应该贯穿“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单元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