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天 Spring 一个雨天,我来到了住在东京的舅姥姥荻野吟子家. 我趴在淡淡的草绿色的榻榻米上,鼻子贴近榻榻米使劲闻着,旁边已经铺好了干净的被褥.我闭上眼睛,想象着以后的日子. 我以为岁数大的人爱早起,其实也不一定.吟子有时起得很晚.我早饭只吃奶油面包卷和红茶,从不动火做煎蛋或酱汤之类,也不准备吟子那份.不过,吟子早起的时候,向来都把我那份给做好,我起来后自己热热吃.吟子不用保鲜膜,总是用碟子盖在做好的菜上.每样菜都比妈妈做的淡,大酱汤都是用熟沙丁鱼干汤汁调味的.  相似文献   

2.
我与书     
方在春 《老年教育》2010,(11):45-45
记得幼时,母亲总是吟着古诗词当作摇篮曲哄我入眠,这也许是最早植入我心田的文学种子。  相似文献   

3.
礼物     
孙莉莉 《学前教育》2007,(Z1):12-13
<正> 清晨,儿子秉承着晚睡早起的"养生原则",早早就跑到姥姥和姥爷屋去"叫早"了,我和他爸爸也乐得睡个香甜的回笼觉。结束厂和儿子一宿的接尿大战,确实有点疲惫,似乎,真正的睡眠,总是从清晨四五点钟开始的。朦胧中,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儿子一声清脆的叫声把我从梦中唤醒:"妈妈!"我用力睁开眼睛,努力辨认着这个称我为妈妈的人,只见一个眉清目秀,面孔俊朗的小男孩,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什么东西,递到我的嘴前,神情十分严肃,或者说非常认真。我知道,这就是我的儿子,聪明淘气  相似文献   

4.
正因为晚上睡得晚,现在每天只能六点半起床,实事求是地说,这已经不算早起了,因为我之前,一直是六点前起床的。好在,一直坚持着,当然也不能说坚持,因为坚持总带着一种"努力和勉强"的感觉,而早起已经成了我的习惯。去年八月,在家待了一个月,每天约好和妈妈早起遛弯。"妈,早上六点好不好?咱溜达一个小时,七点回来正好。"  相似文献   

5.
李国栋床上堆着书,每天晚上睡在榻榻米上,读书读到清晨两点,读到两眼充血,像针扎一样痛苦,才把书放开。蜷曲到榻榻米上,用条绳子把左腿跟一只桌脚绑在一起,熄了灯睡觉。“这样一来,我一翻身,扯不动腿,就会醒过来,醒过来就马上爬起来继续看书——今年是第三年了,再考不上,就要当兵去了!”  相似文献   

6.
廖滨 《教师》2014,(26):111-111
正儿时,妈妈牵着咿呀学语的我一深一浅地学步;幼时,老师带着懵懂无知的我一吟一唱地学语。而今,为人师、为人母的我接过重任,开始带着我的孩子们学步、学语,成了一个最大的孩子王——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一做就是七年,七年中有收获,也有心酸,有感动,更有失望。当工作遇到瓶颈无法逾越时;当家长怒目相对不理解时;当孩子们冥顽不灵时,也想到要放弃。但静下心来,又会想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微笑,想到更多家长的殷殷期盼,于是反  相似文献   

7.
小米的手套     
正早读课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带进来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子:"她叫秦小米,是新转进咱班的。"言简意赅的介绍后,小米就坐到了我身旁。天刚转凉,小米却已经戴上手套,那手套细软精致。"我妈妈做的。"小米见我盯着手套,微笑着说,"妈妈做了一箱子手套。""噢!"我忙收回我的目光。一箱子,那该有多少手套呀?小米的话是真的,她一天换一双手套,每一双都不一样,每一双都很好看,她妈妈一定是为她量手定做的,每一双者那么合适。奇怪的是,  相似文献   

8.
嬉春     
我用手指轻轻地将花儿一抚花儿吟吟地笑了!我用石子轻轻地将燕儿一撵燕儿啾啾地唱了!我用脚’(轻轻地将溪儿一搔溪儿叮叮地闹了!我用嘴巴轻轻地将蝶儿一吹蝶儿翩翩地舞了……春笑我也笑春唱我也唱春舞我也舞春闹我也闹我和春天嬉戏着童年是春真美好!嬉春  相似文献   

9.
忧伤我独享     
周萍 《师道》2005,(1):55-55
偶然的一个下午,听到了那首《秋韵》。小提琴绵长的乐曲如山石间的溪流涔涔渗出,萦绕着缥缈的烟岚,一点点在心田弥漫。我看见宁谧的山泉,在丛林深处幽幽流淌,浅吟着纯净的孤独。有枯叶随风飘下,划出一道道落寞的弧线,演绎属于秋的韵味。尘世的喧嚣在刹那间遁去,我像是被浸在一泓清冽的湖水里,感受到不知源于何处的忧伤。  相似文献   

10.
正园里什么花开了,常常是我第一个发现。祖母佛堂里那个铜瓶里的花常常是我换新。对于这个孝心的报酬是需要掐花供奉时总让我去。下雪的冬天,早上,家里谁也还没有起来时,我常去园里摘一些冰心蜡梅的朵子,再掺着鲜红的天竺果,用花丝穿成几柄,清水养在白瓷碟子里放在妈和二伯母的妆台上,再去上学。我穿花时,服侍我的女用人小莲子常拿着掸帚在旁边看,她头上也常戴着我的花。  相似文献   

11.
可笑星     
《初中生之友》2015,(Z2):95
10分钟时差妈妈为了让我早起上学,刻意把我房间的闹钟拨快10分钟。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向同学吹嘘:"你知道我家有多大吗?从我的卧室到大门口,有10分钟的时差呢。"周杰伦的书读初中时,周杰伦是我的偶像,我的每本课本都写满"周杰伦"三个字。当时,我家还是蛮穷的,有一次我爸翻看我的课本后,眼角闪着泪光,语气深沉地对我说:"儿啊,如果是跟学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 《快乐阅读》2014,(10):22-23
<正>园里什么花开了,常常是我第一个发现。祖母佛堂里那个铜瓶里的花常常是我换新。对于这个孝心的报酬是需要掐花供奉时总让我去。下雪的冬天,早上,家里谁也还没有起来时,我常去园里摘一些冰心蜡梅的朵子,再掺着鲜红的天竺果,用花丝穿成几柄,清水养在白瓷碟子里放在妈和二伯母的妆台上,再去上学。我穿花时,服侍我的女用人小莲子常拿着掸帚在旁边看,她头上也常戴着我的花。  相似文献   

13.
李国栋床上堆着书,每天晚上睡在榻榻米上。读书读到清晨一两点,读到两眼充血像针扎一样痛苦,才把书放开。蜷曲到榻榻米上,用条绳子把左腿跟一只桌脚绑在一起,熄了灯睡觉。“这样一来,我一翻身,扯不动腿,就会醒过来;醒过来就马上爬起来继续看书——今年是第三年了,再考不上,就要当兵去了!”联考前,李国栋很平静地这样解释他的生活方式。他削瘦的脸颊浮着一层暗暗的青气,眼白  相似文献   

14.
眼看着能展示女孩美丽的夏季就要到了,怎样才能不辜负满衣柜的美丽衣衫,让青春与健康在阳光之下随意挥洒呢?一身赘肉肯定是不好看的,别着急,我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一些省时又省钱的心得,这就与你一起分享。早晨:习惯早起如果你还在延续着冬天晚睡晚起的习惯,那听我的赶快养成早起的习惯(如果你真想做“苗条淑女”)。人说一天之计在于晨。这道理你肯定也懂,所以必须早起。早起后先喝一杯凉开水,清清肠胃,有效防止便秘,也提提精神。然后投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呼吸新鲜空气,可以跳跳绳、跑跑步、唱唱歌,做些简单的户外运动。既增强了体质又可消耗掉多余的脂肪,但必须坚持40分钟的运动,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爱露珠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露珠。 每年夏秋之际,我喜欢早起到野外散步。此时,残月如钩,晨星闪烁,微风吹来,格外清爽。 当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首先扑入我眼前的那盛装的大地,火红的高梁,金色的稻子……眼前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6.
阅读的力量     
自从我们的女儿吟吟6个月开始,我和妻子就经常给女儿讲各种故事。从她一岁半开始,我们几乎每天都和女儿一起阅读各类绘本。现在吟吟26个月了,我和妻子已经深深沉浸在与女儿一起阅读的愉悦中,阅读给我们家带来了太多的欢乐,也启迪了吟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许雨杉 《小火炬》2012,(Z1):46-47
"丁零零——",下课的铃声催促着我们迈开放学的匆匆脚步,寂静的校园顿时热闹了起来。"雨杉,明天就是元旦了,你们到哪里玩?"好朋友子吟大声地问道。"妈妈说要看天气,如果像现在的雨天,只好留在家里了。唉——"说完,我无奈地抬头望  相似文献   

18.
我的手很小     
初看"英国儿童12岁前要做的50件事",惊讶坏了——逮虫子、扑蝴蝶、捞蝌蚪、打水漂、做泥饼、搓柳笛、上树摘果、下水捕鱼、早起看日出、晚睡观星空……这些"野玩"项目,跟我儿时在老家的玩法多么相似!这么土气,这么"低档",哪里能觅到一点"英伦风"的影子?但我着实为那些正亲身做着这50件事的孩子庆幸。这样玩,才像个孩子!我们的孩子早就不这么玩了。  相似文献   

19.
王瑞芳 《辽宁教育》2013,(4X):87-87
<正>几天前,班里转来了一名男生,名字叫小涛。转来当天的语文课上,小涛斜着身子坐在那里,两脚蹬着桌子边上的木撑,左瞅瞅,右看看,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走过去提醒他要认真听讲,他却振振有词:"这篇课文我全都学完了,不用听。"下课前五分钟,我告诉孩子们要听写本课的生字词。孩子们习惯性地拿出听写纸,写上名字等着老师提问。小涛前后看了看,也照样子从本子上撕下一张纸,然后两眼直盯着我。"写上自己的名字。"我微笑着示意他。"知道,我本来就要写的。"又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凭经验,我看出这个孩子不是"很听话",既有点自以为是,又往往什么事都做不好。也可能,他的这种心高气傲其实是为了掩饰些什么。于是,在听写时,我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身上。孩子们都在安静地书写,当走到小涛的身边时,我发现他的握笔姿势不对,字也写  相似文献   

20.
独自回家     
正4月13日晴这几天,爸爸妈妈都有事,经常晚回家。今天也是。于是,晚上我要独自回家,独自走那漆黑的夜路。天渐渐黑了,老师准时放了学,我也准时走在了可怕的夜路上。虽然是四月的天气,大风还是呼呼地吹着,树干也张牙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