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射雕英雄传》我读的第一本书叫《射雕英雄传》。读完它的时候,正是初三。我同桌(男生)也是射雕迷,时常对我行拱手礼曰黄姑娘,我却从不称他为郭大侠。除却同样的木讷,他身上没有一丝郭靖的样子。如今想来,正如我虽然没有一个叫黄老邪的爹,却将自己幻化为黄蓉,他也毫不犹豫地将与郭靖不沾半毫的自己幻化为郭靖。我们同时不可救药地将情窦初开理解成了虐待与受虐。他心甘情愿地承  相似文献   

2.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主人翁郭靖,他憨厚老实有时有点愚钝,他努力勤奋再加上几分运气,最终成为一代高人。在这里我只想谈谈他的几位师傅在教导他的成长过程中的得失。郭靖的老师有很多.第一任老师是哲别,这个箭术高手却使资质平常  相似文献   

3.
在《射雕英雄传》中,作为全书的第二男主角,杨康的成长经历并没有被作者赋予多少笔墨.2003年内地版《射雕》在拍摄时,剧组中一位编剧曾煞费苦心地补写了一大段少年杨康的成长经历,以此来寻求与第一主人公郭靖戏份的“对称”.没成想,这一举动遭到了金庸先生的怒斥,他认为,这样的补写,纯属自作聪明;自己对杨康成长经历省略笔墨的原因是为了“留白”.  相似文献   

4.
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大家对郭靖这个人物一定印象深刻。在小说中,郭靖是个大侠,他的一生为民谋利,为国出力;他性格耿直不屈,待人宽容友善,为国忠肝义胆;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像他的小红马一样奔驰在事业的边疆。  相似文献   

5.
我不是郭靖     
鄙人姓郭名敬。第一次听到我的名字,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一定在笑,你还想起了另一个人——黄蓉,对吧?说实在的,金庸实在厉害,一部《射雕英雄传》,家喻户晓,里面的两个主角——郭靖、黄蓉,更是妇孺皆知。虽然人家是郭靖,我是郭敬,但同学们可不管这些,一见到我,就“郭靖,黄蓉”地喊。一开始我还急着分辩,后来发现就是浑身长嘴也应付不过来,最后只得无可奈何地成了“郭靖”。这之后,有人称我郭大侠,有人要和我比武,还有人叫着让我传授他降龙十八掌。我想了想,说:“这是独门武功,不能外传,你又不是我儿子,凭什么传你呢?”一句话让他哑口无言,我颇为得意。  相似文献   

6.
作为《射雕英雄传》里的"后进生",郭靖从一出场就被打上了"笨"的标签。但郭靖得到哲别、江南七怪、洪七公和周伯通等老师的指点,并和杨康、欧阳锋等多次展开生死激战,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英雄。郭靖的成长经历暗含了促人成才、引人向善的教育智慧。本文对《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生活遭遇进行分析,将其求学过程分为打基础、提素质、悟真学和求创新四个阶段,尝试从中找到推进学生专业化成长的分段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7.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能成为一代大侠,与他天生淳厚的气质及后天接受的教育有关。我们将他的师父"江南七怪"与马钰、洪七公等名师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许多在教学上值得探索和思考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杨康第一次遇见郭靖的时候,是在穆念慈的比武招亲现场。杨康搂了穆念慈,并没有被行政拘留,因为他是太子党。郭靖看不过眼,找杨康说理,被杨康打得鼻青脸肿。那时候杨康武功比郭靖高出不少,让江南七怪都绝望了。那次打架以后,两人走了不同的发展路线。整本《射雕英雄传》,杨康学武功的"镜头"没几个,也就跟  相似文献   

9.
陈学红 《生活教育》2012,(23):34-36
《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从桃花岛跑了出来然后遇到了郭靖,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后来屡逢奇缘,成就了郭靖一代大侠,而两人也双宿双栖,婚姻生活幸福美满。  相似文献   

10.
少年时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觉得《白马啸西风》是最不好看的一部。这部作品中没有《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那样的大英雄,也没有《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东方不败那样的大反派;情节更说不上动人心弦,缺乏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  相似文献   

11.
《射雕》,乃金庸先生力作——《射雕英雄传》之简称。据悉,央视摄制的内地新版《射雕》将于年底在央视八台播出,到时必将引起新的轰动。回首往事,与诸君闲话几句。一、原著以初出江湖的武功小子郭靖的经历为主线,以他闯荡江湖、为父报仇和精忠报国的故事为主要情节。小说中地域广阔,人物众多。有冷风朔朔、“天苍苍,野茫茫”的漠北大地,也有细雨蒙蒙,风景秀丽如画的江南水乡;有正直侠义的英雄少年、美丽多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李教授: 我在最近的一期文学研究杂志上看到了您关于《射雕英雄传》的考证文章,大受触动。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郭子安,是郭子虚和黄萍的次子,您文章里提到金庸先生在创作郭靖和黄蓉时用我父母为原型,虽然当时我的年龄还小,但对于父母被写进小说的事还是有了解的。  相似文献   

13.
又将83版的《射雕英雄传》看了一遍,竟引起我对一些教育问题的思索。郭靖资质虽不是很好,但绝不是弱智,他身上具有性情淳厚、意志坚强,英勇无畏、有情有义等许多优点,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但江南七怪在大漠教郭靖习武的日子里,我们满耳听到的是他们对郭靖的埋怨与训斥,甚至一度曾要放弃:如果郭靖能接五师父的三招,则可以继续学,否则江南七怪就自认打赌输了。若不是马钰道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过,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金庸武侠小说以其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而广受欢迎。另一方面,金庸武侠小说却境地尴尬,尤其在中小学里,更是背负着骂名:不少老师或家长担心金庸构造的虚幻武侠世界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耽误学业甚至走火入魔,严厉禁止他们阅读。这是一种误解,金庸武侠小说所蕴含的各种教育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这无疑是一大浪费。金庸武侠小说的一大贡献,是深刻地强调并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主要是儒、道、释三家)。这也是其教育意义所在。这三家思想分别在《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天龙八部》中得到主要体现。儒家内求弘扬主体精神,外则治国平天下,提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射雕英雄传》背景为南宋末年,主要讲述宋、金、蒙古间的纷争,主人公郭靖置个人的生死于度外,率宋兵据守襄阳的英雄故事。读之令读者如痴如醉,荡气回肠。郭靖是服膺儒家的典范,他天性愚纯,木讷口拙,但是勤奋肯干,兢兢业业,在大是大非上立场坚定,笃厚忠诚,爱国爱民。他自己身体力行,精忠报国,而且还影响身边的人,如他的妻子黄蓉,在丈夫影响下放弃归隐的生活,助他守襄阳城。更值得赞颂的是郭靖身上有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宋灭亡已经是大...  相似文献   

15.
<正>暑期观看了某电视台重播的85版经典武侠剧《射雕英雄传》,见证着郭靖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代大侠,颇有些感慨。从教育的角度说,郭靖应该算作反应较慢的学困生了,几位师傅教起来挺吃力的。江南七怪的启蒙最累,贪多求全,更加显得郭靖笨手笨脚;洪七公从体验入手,虽然功效也不快,却也小有所成;倒是周伯通从性情出发,兴之所至,却颇能给其别样的领悟。  相似文献   

16.
纽约证券交易所专门请了哥大的教授,向专家和庄家们讲授孙子兵法和《射雕英雄传》。老衲有幸,恭逢其盛,也觉得茅塞顿开。老衲知道国内和港台也很流行这套东西,因而认真研究金庸《射雕英雄传》,尤其是其中郭靖和黄蓉的故事,对于我们的投资思路是颇有启发的。偶有一遇,读到了一篇好文章,特狗尾续貂,请教华尔街上的高手。  相似文献   

17.
“学习上所谓的妙笔生花的‘笔’,就在于思路与技巧。”“进考场前我哼斗牛曲,想斗牛场上的情景,以此来预热。”“性情上我有点像《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作为班干部,在为同学做事情时我本身是愿意吃亏的。”  相似文献   

18.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最大特点是"愚"。表现为以"仁"为本的质朴厚道,这是侠魂;以勤为径,终能从渐悟到顿悟的大智若愚的武学境界,这是侠艺。而这正是郭靖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郭靖是《射雕英雄传》里的主人公。他后来成了武林中的顶尖高手,几乎无人可敌。他有多位老师,都对郭靖的教育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打"字教育郭靖的启蒙老师是江南七怪。七怪疾恶如仇,个个铮铮铁骨。七怪教郭靖习武的目的:一是哺育英雄的遗孤,二是二十年后打败丘处机的徒弟杨康。因为心怀大志,势在必得,七怪非常用心。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曾经叫喊着:“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哪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地这么想?飞上太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浮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个明白———这才叫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这皮囊要是太重挪不动,就掷了它,可能的话,“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终于,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在空中飞着结束了自己诗意的生命。我相信志摩的话,人原来都是会飞的,而且人就没有不想飞的。因为自由是人的天性。我总是不尽地回味《射雕英雄传》里黄蓉与郭靖被捆缚在巨型风筝之下在空中翱翔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