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课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语文课堂结课要走出单调的格局,要有"嚼味"、突显"诗味"、饱含"情味",以促进学生内化文本语言、体验文本意境、触摸文本情感,从而让他们对语文课堂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郑亚群 《四川教育》2007,(10):34-34
目前,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感悟和理解为重点的语文阅读教学,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提高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真正发挥语文课堂活动在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中的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我认为,语文课堂活动要把握好三"动",即"动之有趣"、"动之有思"和"动之有度",才能提高活动的有效  相似文献   

3.
静能生慧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话"取代了"传话","体验"取代了"训练","素养"取代了"能力",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喋喋不休的讲解分析,被"平等中的首席"所替代,学生机械记录被"独特体验"所置换。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教师鼓励飞扬,气氛煞是热烈,真是好个喜人的语文之春!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标的理念之下,语文教学应当是一种动态的生活,是一种动感的世界;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活动的场所,是一个活泼的乐园。可以这么说,"动"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活"是语文课堂的核心。所以,只有追求"动",才能打造出精彩的语文教学生活;只有讲究"活",才能造就出鲜活的语文课堂生活。那么,如何去  相似文献   

5.
薛秀娟 《考试周刊》2014,(88):20-20
好课如松,教师应以文本价值的智慧开掘与有效利用为"根脉",以清晰明了的教学线索为课堂"主干",生长出扎实有效的语文训练丰满的"枝叶",从而建构出简约而丰厚的语文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是小学语文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如何让"问"与"思"不再是热热闹闹的对话,不再是教师在问而有答处"戛然而止"呢?很显然,语文课堂中恰当有效的追问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结合阅读教学中的一些环节,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老师"满堂灌",学生忙着记的语文教学已不适应学生的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及时改变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动"起来,使语文课堂成为探讨人生真谛、聆听天籁的场所。这才是语文新课标的真正理念。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灯,而朗读则是电;情感是火,朗读则是风;没有情感的读是无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情"与"读",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自从大力提倡信息技术应用与语文学科融合后,语文课出现几种现状,针对以上现状,结合自己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巧用信息技术实现生本课堂,提升语文素养"的探索。以部编本一年级上册《项链》教学为例,进行简析。用信息技术达"简约"语文课堂;用信息技术固"扎实"语文课堂;用信息技术促"灵动"语文课堂。只有运用得巧,用得准,信息技术是能很好地与学科融合的,并能更好地实现"生本课堂",并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让语文与信息共舞,学生与素养并进,情感与智慧齐飞。  相似文献   

10.
我校近三年的"灵动课堂"教学改革之"以精彩为形态的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比武活动,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墨香,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灵气,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令人体验品评。这次活动中散发出的浓郁"语文味"给我留下了特别的感受,比武课所生成的"语文味"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其魅力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文味""人味""情味""韵味"中。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A2):49-50
语文教学在教育制度不断演化的现今一直作为教学的重点,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也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没有将"知识"与"情感"进行统合,导致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偏向机械化。而新课改的出现对语文课堂提出了改进要求,从小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出发,追求课堂的"温度",在人情味与人性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探索,以此来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小学生易于接受,凸显出语文学科的多样价值。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通过良好学习状态的培养来让小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学习体验,从而面对语文学习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激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在教学策略的应用下去提高语文课堂的"温度",使课堂更具人文情怀与表现张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围绕"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删繁就简、砍枝去叶,扣住字、词、段、章、篇,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书的简化过程中回归语文"本质",丰富品悟,再现语文"本味"。同时,通过巧妙设计,提升语文"本能",让语文课堂真正体现"语文本色"。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过度重视形式创新、一味追求"热闹"的现象,观摩课尤甚。其实,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坚守住课堂"静"的境界,适当"留白",营造"静场",这将更有利于学生深入文本、感悟"静境"、品读真实。  相似文献   

14.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文学科特点的外化,也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追求教学本色的回归,强调构建具有"语文味"的课堂,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并习得语文知识。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多元诵读,为学生营造浓浓的"语文味",引导学生潜心品读文章的字词、语句,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文字魅力、把握作者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内涵,进而使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让学生深入体验语文学习的本真滋味。  相似文献   

15.
设计基于"教""练"相融的语文课堂练习,让"教"与"学"密切配合,在"教"中"练",在"练"中"教",让课堂练习与课堂教学自然融合。本文通过教学实例,阐明了"教""练"相融的教学方法是"减负提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教材中的留白,课堂教学中的"留白",给学生营造了一方思维的空间,让他们与文本对话,感悟,体验,激发他们创造的火花,使语文课堂成为思想的乐  相似文献   

17.
程思堂先生主张语文课堂呈现"语文味",这样的课堂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教学境界。本文试就小学语文课堂图和充满"语文味"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课堂相比于小学而言,由于教学内容难度的提升和学生身心特点的变化,学生普遍比较木讷、保守,心思动机不易揣摩,学习热情不容易调动,尤其是对于和枯燥文本打交道的语文课堂,学生更是反感至极,真正爱语文、爱写作的学生真是寥寥无几。为何处于黄金时期的花季少年,对语文学习会丧失兴趣呢?又为何学生在阅读作品之后不愿意道出自己的真实感悟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我们未能把握好课堂上的"导学关",使得学生在满怀期待后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故而对语文学习的热衷也烟消云散。那么如何把握好语文课堂的"导学关",让语文课堂重新富有灵性呢?笔者归纳为"四部曲",即疑、析、思、悟。  相似文献   

19.
据孟兆彬教授的EEPO理论,在课堂中把"讲""听""看""想"等要素进行动静转换,各要素在课堂中不同的时候形成不同的组合,可使教学优质效果达90%。在这些要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是"想"。如果能在教学中用好"想"这一要素,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在思维上跟上教师的步伐,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思维活跃并在适当的时候动起来,既可以改变以往沉闷枯燥的语文课堂氛围,也可以使课堂充满思辨思维的知识性。运用好"想"这个要素,教师既要做好课前备课的专注与发散思维的"想",又要学会在课中引导学生随机应变地"想",更要注重课中师生互动的"想",做到这些,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使之学术与趣味并兼。  相似文献   

20.
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生动、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教给学生灵活的学习方法,及时、合理评价学生,追"活"求"实",就能赢在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