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分子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优异的加工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交通运输、建筑和能源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随着新型高分子合成、改性与加工等高技术的发展.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迅速崛起.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对于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向磊 《科学中国人》2006,(10):114-114
人的一生总要面临无数次的挑战和选择,也正是这些挑战和选择体现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阳关大道固然车水马龙,然而崎岖小路上也不乏心甘情愿者。对张仁元教授来说.三尺讲台和实验室就是他值得用一辈子的心血去浇灌的领地。30多年来,正是基于对科研和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支撑着他始终坚守科学研究和教师这个艰苦的岗位,默默地耕耘着。  相似文献   

3.
1966年7月,年仅22岁的杨治中从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专业毕业,怀着对高分子事业的钟爱,他来到原中国科学院中南化学研究所工作,这一待,就在高分子科学研究战线干了四十个春秋。四十年来,他迈过荆棘和坎坷,走上了一条成长创业之路;四十年,他勤奋耕耘,以朴实无华的青春谱写了一个科  相似文献   

4.
高妍 《科学中国人》2006,(10):120-120
数学是基础的科学,科学的基础,许多学科都离不开数学。在现实社会中,它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各种科学技术、生产建设以至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有力武器,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如果不借助数学进行工作,就不可能达到应有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院周宁琳教授长期从事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近年来,周宁琳教授和其团队在“有机/无机纳米基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涂料、黏合剂等方面;这类新材料已在农业、建筑业、纺织业等领域展现出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科技的源泉和动力。余细勇教授在科学研究中始终注重创新性选题,从学科发展的趋势和交汇点开展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心血管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专家简介董鹏教授,博士生导师。1940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留校任教至今。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功能性单分散颗粒的制备、组装和应用研究,石油加氢新催化材料研究,石油焦颗粒电流变液研究等。其中围绕单分散胶体颗粒研究,先后获得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两项国家973项目的资助(包括合作),在单分散颗粒的制备、有序自组装和应用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40篇被SCI收录。获中国发明专利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相似文献   

8.
工程图学是科学技术领域内一种不可缺少的“技术语言”。自古以来,无论中西,图形都是人们发展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手段,设计者通过图样来表达设计对象,制造者通过图样来了解设计要求和制造设计对象的形状;所以图形这种“技术语言”是人们进行科技思维的重要工具。我国工程图学  相似文献   

9.
植物作为自然世界重要的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对植物的研究与探索恰恰成为促进文明世界发展的重要条件,黄玉源教授就是这个浩瀚绿色海洋的辛勤探索者之一。黄玉源1982年毕业于广西农学院并留校任教,1987年2月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课程助  相似文献   

10.
李彦锋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及其与生物、环境、材料等学科的交叉性科学研究。研究方向涉及工程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活性高分子,以及新型环境材料与技术等国际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1.
“医学领域很多未知数。人类对疾病的认知还很局限,迄今大约还有千百种病因、病理尚未阐明,缺少有效破解。有待探索、思考、发现、追寻……”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一生会从事许多种工作,而他一辈子都在为一件事忙碌;很多人总是耐不住寂寞并且要求很多,而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地工作。他就是从事了50多年农业科研、小麦育种,与小麦结下了不解之缘的邹裕春教授。邹裕春,1938年生于四川遂宁。现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民革四川省直工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一大类生物.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代.已经发现用神曲治疗消化不良和饮食停滞胸膈满闷等疾病。我国利用野生食用菌作为药物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将药用菌用于医药的国家。作为我国著名菌类研究专家,崔星明教授对该领域的研究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理解。几十年来,崔星明教授扎根微生物研究领域,以他的勤奋和执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科研工作者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4.
刀劈斧削的峡谷,孕育文明的河流, 宁静美丽的湖泊……在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拥有着地球上所有的自然地带和地质景观。行走中国,深入秘境——在常人看来充满刺激和魅力的旅行,对地质学家来说,却意味着艰苦和挑战。南宋诗人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须躬行。”在地质学领域奉献五十余年青春岁月的白文吉教授,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令人尊敬的学者。  相似文献   

15.
师道的光芒,那是在长久的点滴的寻常中,而无声地流露和浸润。攻坚克难、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更是人生一世的传奇与琐碎。因为,师者风骨,学术风华,正是大师者、大学者之精粹……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的吴泽宁教授正是这样一位有着大师风骨的师者、学者!吴泽宁,1963年生,1979年  相似文献   

16.
科学,如磁铁般释放出一种稳定的、无需质疑的强大能量,吸引着他的目光,牵引着他的灵魂,指引他走进磁学世界……  相似文献   

17.
18.
《科学中国人》2005,(1):F002-F002,1
手是人类最重要的劳动器官。如果十指不全,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造成很多不便。断指再植术的诞生,给因种种原因造成断指的人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9.
6月初的北京,骄阳似火。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一间普通的办公楼里,我见到了一位满头白发但神采奕奕的老人,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办起事来干脆利落,一点都不像已近古稀的老者。他就是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航材院)副总工程师、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飞机刹车装置厂总工程师李东生。  相似文献   

20.
他,总是匆匆忙忙地走在校园里,他手中的那个大包与他瘦瘦的身躯、花白的头发、整洁的衣服总显得有些不相称。每逢有人跟他打招呼,他的脸上都会露出谦和热情的微笑。在三尺讲台上,39个春秋里,他略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和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