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爱忠 《山东教育》2013,(Z2):55-56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下文简称《课标(2011年版)》)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也是思想品德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课标(实验稿)》)相比,笔者认为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更加重视公民意识教育。现结合对《课标(2011年版)》)的学习研究,谈谈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研制,是本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一大亮点,也是一个突破点和难点。艺术新课程以音乐、美术为主线,有机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内容,增强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强化课程育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体现核心素养导向、内容结构化、课程综合化等《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要求。本文结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精神、新框架、新内容,阐释本轮艺术课程改革的新动向、新突破、新征程。  相似文献   

3.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包括思想品德学科在内的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是继2001年印发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后,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比较,新修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坚持了"实验稿"的总体框架结构,在大结构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4.
2003年5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指导实验区进行的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实验工作。伴随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扩展,中考思想品德的命题也必然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旨在探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对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影响,思考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中考思想品德的复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提高中考思想品德的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课程标准的内容和思想品德教材编写特点分析,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对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重新…  相似文献   

5.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1年12月28日由教育部印发,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既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又是实施教材的指南。只有反复研读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  相似文献   

6.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至九年级《思想品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教育部2003年5月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2008年秋又根据教育部于2007年印发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意见》作了修订,迄今为止用了十年。特别是八年级下册已经是2011年8月第5版,这本教材经过五次修订,书中的案例却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于2003年5月发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程标准集中反映了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进展。本文就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过程及新道德教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教材研究所政治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下册) (以下简称《思想品德》)新教材,已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审查意见认为: “本教材上、下册依据立项报告中设定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结构安排和编写思路,准确、妥帖地反映了课标和教改的精神,心理、伦理、法理的内容整合得自然合  相似文献   

9.
<正>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版》)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修订版》增加了不少新的观念和内容,无疑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内涵,"中华文化观"的提出就是其中之一。中华文化观在《修订版》中的表述主要有两处:"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标·新理念·新变化随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育人需求的变化,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它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旧课标”)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完善,特别是在落实核心素养、有效测评考生学业成就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2014年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悄然启动。新课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以课程标准全新架构或修改为起点,而十八大以前形成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显得有些滞后。基于此,本刊特别推出"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标准审视"系列策划,旨在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审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着力从性质理念与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展开,帮助广大教师厘清关系,更新观念,领会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内涵、体系和培育方法,充分发挥现代出版传媒对学科教学的导向与引领作用。徐开颜同志承担本系列策划开篇之作,从时代感、道德感、责任感三个层面阐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在同一性,将发展核心素养的"DNA"深深嵌入学科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2.
王慧 《中国德育》2014,(3):10-12
21世纪初,公民教育在国际范围内得到重视。相对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加凸显公民教育的相关内容。它强调做负责任的公民,新增加富有正义感内容,明确公共精神是学校公共生活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3.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1年12月28日由教育部印发,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既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又是实施教材的指南。只有反复研读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了解其主要变化,弄清其具体内容,领会其精神实质,落实其各项要求,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益,确保思想品德课改深入进行。为了便于一线教师深入了解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及修订缘由,感悟、把握课标的精神实质,笔者拟采用新旧课标对比的方式,简要介绍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及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以德育小情境为视角,探索富有生命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一、生活小情境《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其中,"实践性"表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定稿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标准(2011年版)》关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课程中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章青 《文教资料》2013,(22):122-123
2011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文对该课程标准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细致比较,从中探寻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帮助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并提出在思想品德课程中促进生命教育实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有实践情怀的理论工作者,能够全程参加《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因为这不但是一个体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如何连接的机会,而且是一个"零距离"体验课程改革的脉搏、体会德育课程发展方向的宝贵机会。在几年的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较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部分做了重要修改,删去了"教师的教学评价",将"学生学习评价"改为"评价方式",明确了课程评价的具体指向;将"评价原则"改为"评价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提出: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德育》2012,(4):20-24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颁布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并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实行。那么,课程标准为什么要修订?作了哪些修订?如何看待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这些都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为此,本刊采访了2011版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