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敦煌南湖店洞窟搬迁、复原为例 ,介绍石窟壁画、塑像揭取、搬迁复原的工艺技术 ,为今后搬迁、复原石窟文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提供了技术。  相似文献   

2.
薄荷醇是一种天然产物,在食品、日化和药物产业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利用薄荷醇在室温下能够自然挥发的特性,本文提出将其作为新型的墓葬壁画揭取材料用于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墓葬壁画抢救性保护。在实验室对利用薄荷醇揭取壁画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薄荷醇能够满足壁画揭取的需求,在高于其熔点20—40℃的温度下施工具有最好的揭取效果,多次涂刷能够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使用薄荷醇对西安市一处唐墓壁画进行了现场壁画揭取试验,结果显示薄荷醇是一种有效的墓葬壁画揭取材料。  相似文献   

3.
李最雄先生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也是我国第一位文物保护科学博士。他编著的《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保护》一书,于2005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介绍了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的概况,系统地论述了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地仗、彩塑的制作材料及结构;壁画彩塑颜料的稳定性研究;壁画颜料中的胶结材料分析;壁画的主要病害及病害机理研究;昆虫及微生物对壁画的危害与防治;石窟环境对壁画的影响;壁画塑像的修复、修复材料及工艺;壁画的揭取、搬迁及复原。本书还特别介绍了敦煌研究与美国盖蒂保护所合作的将莫高窟第85窟壁画的修复作为执行…  相似文献   

4.
1.是否搬迁洞窟壁画可以保存几千年,拉茨克斯壁画就是一例,然而这种壁画的保护取决于一个异常稳定的小气候环境.一般情况下,这个小气候决定于可能实现的措施和周围土壤的特殊条件.壁画画面在这种稳定的岩洞小气候里损坏率是极低的.过去,往往把有危险的壁画从岩洞中搬迁出来,对画面用新的材料加固后,固定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甘肃境内12处石窟寺中112个典型洞窟有害生物调查结果表明,在石窟周边和洞窟中存在对壁画或塑像有害的生物:昆虫纲8目19科27种、鸟纲6种和哺乳纲啮齿目3种、翼手目蝙蝠类2种.经过调查的112个洞窟中,91.9%的洞窟内的壁画或塑像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些生物的侵害,其中,昆虫类的种群密度较大,主要为鳞翅目.昆虫的分布与石窟周边的气候特征、环境条件、植被类型等密切相关.这些生物对石窟壁画的损坏主要表现在壁画表面活动时的机械损伤、尿液和粪便排泄物等造成的画面污染、筑巢和打洞等.应根据不同的生物及其活动规律和破坏形式而采取不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由呼和浩特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中国文物研究所联合开展的呼和浩特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大召经堂壁画科技研究保护修复工作 ,于近期启动。呼和浩特博物馆馆藏明代大召壁画 ,1 984年抢救性揭取于大召经堂东西两壁。揭取时切割为2 0 3块 ,加框固定为 73块 ,另有未固定的 3块 ,总计 76块 ,按内容可组成 68幅较为完整的画面 ,面积约 3 3平方米。 1 985年加固时主要采用了环氧树脂等材料 ,经 1 5年保存后壁画已产生了多种病害 ,主要有颜料层起甲、粉化、地仗层酥碱、脱落、裂隙等 ,尤为严重的是背部环氧树脂加固层强度过大 ,不但使壁画拉伤、扭曲和…  相似文献   

7.
娱乐太子图     
正新疆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石窟,有236个洞窟,绘有壁画的洞窟有70余个,现在完整的画面虽已所剩不多,却仍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石窟中,壁画构图巧妙,形象丰富多彩,艺术手法洗练,色彩单纯明快,人物形象异域情调颇浓,人物以全裸和半裸者居多,与敦煌及内地的石窟中的壁画迥然不同。在克孜尔76、99、110、118号石窟中,都绘有佛传故事《娱乐太子图》壁画。释迦牟尼出家前,身为印度  相似文献   

8.
莫高窟北朝洞窟中的本生、因缘故事画是洞窟壁画的主要题材之一。经过多年研究,其内容大多已查明,但仍有少数壁画内容待考,有的壁画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见。这些内容不明或有歧异看法的画面,多属单情节的单幅壁画,画面情节简单,加之面积较小,易被人们忽略。随着石窟研究工作的深入,特别是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丰富的本生、因缘故事画,半数以上已考证出具体内容。这为我们对莫高窟北朝洞窟的本生、因缘故事画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经过对北朝洞窟中六幅本生、因缘故事画的画面情节的辨识考查,结合佛典记载,现仅就其内容,提出初步看法,供研究参考。至此,奠高窟北朝洞窟中的本生、因缘故事画的内容已基本考证出来,具体情况参见文后附表。本文补考的六幅壁画是:  相似文献   

9.
2013年7月,为配合敦煌西千佛洞崖体抢险加固工程,敦煌研究院考古所对西千佛洞未编号的洞窟进行彻底清理发掘,共清理未编号的洞窟42个。石窟因近代有过使用,部分改变了石窟的形制,出土遗物也很少。此次清理清楚了石窟数量,弄清了石窟的形制和性质,为石窟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赵莉 《家教指南》2004,(6):56-61
20世纪初,德国探险队从克孜尔石窟揭取了近500m2精美壁画,由于当时没有严格的记录,造成壁画出处混乱.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出版了若干颇有影响的画册,其中刊登的一些流失德国的壁画图版说明中定错了壁画出处.上述画册出版之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凡涉及上述几幅壁画的国内外研究者皆以讹传讹.近年来,笔者将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提供的<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馆藏395块克孜尔石窟壁画目录索引>,和272张黑白照片在石窟中反复仔细核对,搞清了一批流失德国的壁画所属洞窟和原位,纠正了多年来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炳灵寺第1、90和133窟,在刘家峡水库淹没区,1967年春夏之际对这几个洞窟进行了考古清理,并对其中部分造像、壁画搬迁保存。本文详细介绍了搬迁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石窟考古测绘在石窟考古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科学、系统、准确、全面地反映石窟的历史遗迹,我们将绘制不同类型的测绘图来反映洞窟的结构、塑像、壁画内容。由于敦煌石窟群中具有不同形制的佛龛,不能在一个角度把龛内壁画内容全面地记录下来。考古绘图工作必须采用龛内展开这种特殊的测绘方法,将佛龛中的壁画内容客观、真实、全面地一一展开在画面上。  相似文献   

13.
克孜尔石窟是新疆石窟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也是我国建造最早和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它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七公里木札提河北岸崖壁上,已编号洞窟达236个。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综合体,它包括建筑、雕塑和壁画。克孜尔石窟因经过历史沧桑变化,建筑遭到重大破坏,雕塑已基本无存,只有壁画保存较好。克孜尔石窟的壁画,除了各种尊像、世俗供养人像和装饰图案外,主要有三大类:即佛本生本生故事画、佛因缘故事画和佛传画。这三类不同主题的故事画,基本上概括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主要内容。本文仅就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刘韬 《家教指南》2016,(6):93-101
关于库木吐喇石窟唐与回鹘时期壁画的年代问题,长期以来模糊不清,尤其是对回鹘时期洞窟壁画的分期与断代,目前条件尚不具备。本文尝试以样式论与风格学等方法,综合石窟形制、图像内容与题记等因素,试对库木吐喇唐风洞窟第15至17窟、回鹘风洞窟第12窟壁画的绝对年代进行探索,并以此为标型窟探索唐与回鹘时期库木吐喇部分洞窟壁画的相对年代。  相似文献   

15.
阿艾石窟修建于唐代安西都护府时期,位处西域龟兹腹地,壁画题材深受中原佛教艺术的影响。阿艾石窟从洞窟形制、壁画题材、绘画技法都体现出盛唐时期莫高窟壁画的特征,阿艾石窟壁画是佛教向东逆向传播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6.
1.前言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西北戈壁沙漠中,雨量稀少,气候非常干燥。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492个洞窟的45000m_2的壁画和2400身彩塑像基本完好。但是,整个石窟开凿在易风化的砾岩崖体上,又经历了千百年各种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目前壁画的各种病害屡见不鲜,其中龟裂壁画,是敦煌壁画保护修复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根据莫高窟气候干燥的特点,过去我们采用聚醋酸乙烯乳液和聚乙烯醇溶液加固龟裂壁画,经过二十多年,加固效果较好。我们选择了聚醋酸乙烯乳液、聚乙烯醇和ParaloidB—72以  相似文献   

17.
榆林窟亦名万佛峡,在甘肃省安西县西南76公里的山谷中,石窟开凿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陡壁上,河水由南向北蜿蜒奔流在两岸石窟之间,夏秋之季岸边榆杨成荫,环境清幽,是当地群众游憩的胜地。石窟创建于初盛唐时期,经中唐、晚唐、五代、宋、西夏,元代及清代兴建,现存41个洞窟,其中东崖上层19个,下层11个,西崖仅有1层11个洞窟。五代和宋代的洞窟居多,保存壁画约5千平方米,与莫高窟同属一个艺术体系,是敦煌石窟艺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唐时期的第25窟,西夏时期第2、3、4等窟,内容丰富,技巧娴熟,反映出该时代绘画的杰出成就,是我国古代壁画艺术中难得的珍品。(见下页图1、2)  相似文献   

18.
敦煌石窟的保护现状和面临的任务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从以下七个方面介绍了近二十年来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现状 ,同时又从七个方面提出了今后保护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保护研究现状 :一、工程地质与环境 ;二、环境监测 ;三、加固工程 ;四、壁画、彩塑的保护研究及修复 ;五、保护科研项目 ;六、敦煌文物的合作保护研究 ;七、档案。今后保护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工程地质环境的调查研究 ;二、风沙治理及防止荒漠化 ;三、岩体防风化、风蚀和薄顶洞窟加固 ;四、建立完整、系统的敦煌壁画颜料及地仗材料数据库 ;五、酥碱、颜料变色等壁画病害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六、壁画修复材料及工艺的进一步筛选实验 ;七、建立完整的敦煌壁画的计算机存贮与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2013,(11):67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下,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利用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莫高窟洞窟现场对壁画颜料进行了检测。对比以前的检测结果,我们发现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石窟寺壁画这种不可移动文物的调查中凸显出了极佳的便携性,并且具有分析速度快、结果较为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