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政课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是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关键之举。运用比喻进行说理是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一种重要方式。高校思政课用好比喻说理应坚持政治性和教育性相统一、学理性和通俗性相统一、精准性和情景性相统一的原则。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聚焦典型性比喻说理,探索思政课教学创新之“术”;善用鲜活性语言艺术,阐明思政课育人之“道”;塑造生动形象的场域,拓展思政课理论之“学”。  相似文献   

2.
比喻讽刺     
鲁迅先生的杂文好用比喻,他的比喻具有勾画某一形象时作“点睛之笔”的妙用。同时,他的比喻又尖锐、泼辣,于生动形象之中表达强烈的讽刺意味。  相似文献   

3.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用得好,可以增强章的表达效果。但是要恰当运用比喻,却不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4.
比喻摭谈     
比喻愈是引进差异巨大的事物愈产生奇妙的效果,评价一个比喻,只有贴切与否之分,而没有科学上所谓正误是非之别,所以说,比喻是一种非理性的东西,使用“比喻”的心智运作过程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物上反映它们的共同点,让我们在打比喻时灵光一闪之间对事物达到一种新的洞识,要使比喻有所阳新,首先要改变常规的思维模式,其次要善于联想,第三,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5.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利用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处用一事物来比另一事物。比喻用得好,能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形象,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浅显。那么,怎样用好比喻呢?一、比喻要新颖相传第一个用鲜花来比喻少女的人,受到人们一致的称赞,被誉为天才;第二个套用比喻的人,则被人们讥为庸才;等到第三个套用比喻的人,就被人们斥为蠢才了。这种说法未免夸张了些,但却切中要害,其中真意是提倡比喻的新颖独特。所以,比喻要独特,要不落俗套,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我们拜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很难看到用俗了的重复出现的比喻,他总…  相似文献   

6.
张菁  隽永 《天津教育》2009,(1):53-53
(138)好(三声)自为之劝别人或自勉要好好地活下去或妥善安排、处理,好好地去做。(为:成长;做) 好(四声)自为之喜欢自己亲自动手做。(好:喜欢。为:干,做) (139)前功尽弃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废弃。比喻过去的努力完全白费。也说“前劳尽弃”。  相似文献   

7.
比喻在电子电工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喻想要说明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的一种手法。比喻在电子电工课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喻用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电子电工课的教学中经常要用到比喻。  相似文献   

8.
比喻是我们在写作时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好的比喻能使描写对象栩栩如生,使文章语言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名家运用比喻时常作精心修改,或添加,或删减,或加工。下面就一些具体的实例,看看名家是如何运用比喻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常见的比喻修辞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中的修辞格丰富多彩,比喻是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英语中的比喻修辞格又有明喻、暗喻、转喻和提喻之分。本文对这四种比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在文字运用方法素有“天才”之誉,尤其是作品中比喻的运用更有自己独到之处。新奇独特的喻体选择、充满艺术感觉的比喻、丰富的意象体比喻是最主要的比喻艺术。  相似文献   

11.
作家高添财先生以象棋的八颗棋子比喻美满婚姻的必备要素,我们以之来比喻班主任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的语言艺术当中,最重要最能发挥效力的,莫过于“比喻”了。好的比喻在人们的语言活动及文学作品中常常能以形传神,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具体性,一个精辟而正确的比喻往往使整篇作品生辉,从而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感染读者。  相似文献   

13.
作文招招鲜     
本期第一招:准备一堆好玩的比喻文章写得好.比喻是个宝。比喻,说起来容易.把两个相似的或者有某些共同点的东西放在一起比较比较。但要比喻得好,比喻得让人会心一  相似文献   

14.
杜牧的《阿房官赋》被誉为“千古一赋”,中奇巧新颖的比喻尤为后人称道。其中有段话是:“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这里的修辞手法,一般被认为是比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根据语义表达的不同,比况表达式有比喻性和非比喻性之分;在比喻性比况表达式中,对形神声色的比喻是其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比喻性比况表达式的形神之比、声色之比的简单分析,指出它们在语法功能和结构形式方面的一般特征:形神之比以体词性词语和S X Y式为主,声色之比则以谓词性词语和X Y式为主。  相似文献   

16.
魏毅刚 《学语文文丛》2004,(11):104-105
生命如风。好一个亘古的比喻。你也许感慨于它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着一丝痕迹。我却跋山涉水,在时空里淘尽沙砾,找到了这个比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龙美群 《中学文科》2004,(10):25-25
生命如风。好一个亘古的比喻。你也许感慨于它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着一丝痕迹。我却跋山涉水,在时空里淘尽沙砾,找到了这个比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青涩少女的心,痛苦地否定且又不停质询,生命成长是否以失去天性中的美好、失去想象力为代价?习作洋溢着蓬勃的活力与不能承受之轻的疼痛,富有张力。 题好文一半,“阶前苔,尚青青”,是比喻,是象征?是快乐,是忧伤?令人遐想。  相似文献   

19.
比喻虽是一种学修辞方法,但在数学教学中若能恰当运用数学比喻,它同样具有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灵感,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之功效,  相似文献   

20.
张传富 《学语文》2005,(2):3-43
比喻有三个组成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其中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相似点是作者引起联想并构成比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根据表达的需要,人们作比喻的时候,或是直接点明本体与喻体之同的相似点,或是隐含不露。或是巧妙地将相似点对照、比较、铺设,比喻形式灵活多样,从而增添语言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