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本课程开发原则浅析——校本课程研究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校本课程,对每一所学校、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一文提出了一个学校开发课程的基本思路,应该说是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所以,本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再做些补充说明,提出一些原则性要求。 1.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相协调 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学校课程,都是为培养人、发展学生服务的,都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因此,学校开发课程,首先必须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比如要强调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  相似文献   

2.
地方课程在我国负载着特定的意义。加强对地方课程的理论研究既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客观要求,也是课程理论丰富发展的逻辑使然。鉴于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与薄弱,有必要对地方课程的基本含义与价值定位、地方课程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阐释,以期引起更多的理论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蔡铁权 《早期教育》2006,(2):I0003-I0003
课程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种范式的转换,就是从课程研究转向教师研究,而当代课程理论人师派纳等人提出的“概念重建”,宣告了“课程开发”时代的终结,替而代之的是“课程理解”时代的开启。教师在“反思性实践”中,课程不是所“开发”的东西,而是所“设计”的东西,所谓“课程编制”无非是指“学习经验的设计”。而对于“设计”来说,重要的是“同情境的对话”。这样,同客体对话、同自身对话、同他人对话的过程正是“设计”的本质。而这种不断地“设计”的轨迹,正是创造着课程。  相似文献   

4.
对上海市浦南幼儿因“早期阅读”课程开发的案例分析,可使我们了解幼儿团课程开发的策略,包括课程开发前的“环境分析、扬优势资源”“理论依托、论证课程的科学价值”的进入策略;课程开发中的“科研领衔、课题导航”“与课题研究交织共振”“与新课程改革整合交融”“夯实理论基础、以理论带动实践”的研究策略,以及“多极主体参与、专家适时指导”的支持策略与园长的有效管理策略等。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标准规范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和补充的,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阵地,在学习需求分析基础上,由学校自主开发和编制的可供学生进行多种选择的课程,具有校本化、个性化、特色化和自主性等特点。其实施策略有理论与思想准备,师资校本培训,对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分析,对校本课程资源及条件的评估,典型引路、点面结合等。  相似文献   

6.
职业指导课程的反思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蓉 《职教论坛》2002,(10):8-11
一、当前我国职业指导课的现状与问题在普通教育阶段开展职业指导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职业世界的基本信息,并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道路。我国从1985年开始,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恢复研究并在中等学校实施职业指导。上海市卢湾区率先在比乐中学、中山中学等校实验,后在全国推广。1989年2月,国家教委办公厅发文在全国推广职业指导工作。1990年2月,国家教委《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调整意见》中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开设职业指导课的研究,组织力量编写教材,积极创造…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的准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级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在一定程度上是课程的开发者,从而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要决定“怎么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要决定“教什么”。这样就给教师提出了某种挑战。为了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准备: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这种由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向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转化,为学校在课程的自主创新方面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能性。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本文结合我校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实践,谈谈对校本教材开发的内容、特点和意义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研究与开发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地方课程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本对构建少数民族地方课程体系的策略谈一些认识,如开展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途径、方法、理论意义等。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园开发主题探究活动课程的历程1.课程的建立阶段(1997年9月~1999年7月)作为《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研究小组的课题组成员及第一批试点园,我园从1997年起在深刻理解《幼儿园工作规程》总的教育目标基础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国内外幼儿教育的课程理论与信息,进行了认真的学习、研讨,并在课题组专家指导下,一方面参与编写《广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南》,另一方面积极筹备试点的各项工作,制定试点计划,确定试点班,培训开展试点工作的老师,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开展试点工作。在近两年的试点工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黄志强  郑瑞琴 《高教论坛》2002,(6):17-18,35
当前我国已开始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亟须对新增设的校本课程进行研究。本文就当前校本课程开发所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并对校本课程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教学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开展教学研究。但在现实中,当前的教师教学研究却表现出研究方法的机械化、研究成果的形式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等“不合理”的特征。本文认为,教师教学研究既不同于教育理论者的研究,又不同于经验总结和工作报告,它具有实践性、价值性和科学性的特征。为此,教师应通过反思性教学、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与专家或其他教师开展合作等方式来进行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我国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课程研究本身以及教师的课程开发经验,相对忽视了学生在此过程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本文正是从这一思考出发。通过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要求,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应秉持的学生观,以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真正重视学生的地位,发挥学生应有的作用,使课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校自主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能承担起多种不同的角色,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实践中教师在研究、合作和评价角色上普遍存在着缺失的现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本对学校自主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的现象及其原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止教师角色缺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关于加强在校生素质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方兴未艾,涌现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逐步改进“应试教育”的弊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各地教育工作者都在孜孜以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确立明确的工作目标,选择科学的“载体”和措施。我们认为,根据不同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尝试开设“素质教育”的专门课程,是提到学校教育和管理重要日程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消费和实践,还是课程的生产和主动设计。所以我校特别注重引导教师从教材的使用向教材的开发、研究角色转变。为了把它作为我校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工程,我们重点在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开发校本课程上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自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启动以来,顺昌一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文件,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新思路、新方法。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和开拓创新的原则,以校本课程开发为重点,组织骨干力量,以试点实验带动全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一年来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研究型课程开发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课程是上海市中小学第二期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全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它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出现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虽然两者在课程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就其课程的具体实施来说,都面临着一些共同性的困难,其中,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有待人们深入探讨与研究的共同问题。本文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入手,寻找较为合理的开发方式,并对研究性课程开发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为学校有效地开发研究性课程提供借鉴。   一、关于研究型课程开发范式的选择   课程的开发模式主要有: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泰勒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9.
谢辉 《四川教育》2003,(9):41-41
茶,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化,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在开发校本课程“小学民族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我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茶化”,一同醉在其中。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新视点与生长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说到底.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传承我国优秀化传统基础上的一次崭新的课程化的创造。这一创造过程为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新的视点。我们应该认真解读、深入研究这些新视点,努力推动新课程的深化发展,以持续不断地探寻和培育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