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课程改革的实施中,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起着推动作用。它为传统教学带来生机,它不但继承了传统“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和“反馈及时”的优点,还具有多媒体表现力丰富,操作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五年制小教专科教育课程建设既要融入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体系,又要从小学课程改革的实际出发,顺应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构建“综合培养、文理渗透、四块结合、五年一贯、预专分段”的培养模式;突出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教育;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潜能;大力推广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增加教育学科课程比例;提升学生教学能力的“大专性”和“学术性”。  相似文献   

3.
因材施教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进行差异教学时要摸底排队,建立学生分类档案;制定目标,形成“差异教学”的目标体系;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综合运用,让学生数学素质分层达标;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相似文献   

4.
深入分析了工科设计类课程传统教学体系存在的四种“脱节”现象,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教学体系构想,即将培育学生的“四种能力”作为工科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终极追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设计院丰富的设计资源、工程公司的实践资源,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轮子,托起专业知识学习这一主体;以教学实习改革为途径,架设培育学生动手能力之翼;以课程设计改革为途径,架设培育学生设计能力之翼.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对近几年来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院公共体育课程培养目标明确、工作思路清晰,改变了旧的教学课程模式;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得到了一定完善;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得到加强;体质健康得到一定提高;课程体现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重在健康”的教育理念。同时发现体育课程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师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场地设施不足等,是制约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主旨,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强调对“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需求”的适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些都体现出对“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的倡导。但是,“因材施教”作为当下我国教学活动的原则之一,作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在其理论逻辑和现实策略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偏差。本文在深究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超越“因材施教”的困境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教学评价改革是现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本人致力于推行中职语文课发展性教学评价改革的实施,通过初步实践与探索,获得了一些体会和素材,借以成文,旨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己任。通过因材施教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都有成材的希望与可能。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触动与萌芽;二、筹备与探索;三、实施与反馈;四、拓宽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张兴德 《学周刊C版》2014,(8):157-157
“学校规模小.班级人数少”是我省大部分农村学校的现状。这看上去是劣势.其实也是优势,它为开展小班化教育提供了条件。小班化教育是通过小班额这一优势.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班级文化建设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在小班化教育实践中落实“四个百分百”的理念.实行“一三五”教学模式.课堂中教师主体转向了学生主体.体现了教育均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彰显了新课程的魅力.让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师范性结构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以课程结构改革为龙头的综合性教育改革。它强调教师职业课程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突出教师职业课程的层次性。 教师职业课程共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育思想与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教师职业有基本的认识,确立教育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般的教育规律;第二层次是应用教育理论,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初中教育、教学的方法论,提高学生的职业修养和素质;第三层次是数学教育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第四层次是活动课程,即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目的在于养成学生规范化的课堂行为和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了对《论语》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如“有教无类”与“为了一切学生”、“因材施教”与“关注学生差异”、“诲人不倦”与“和谐师生关系”、“举一反三”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以致用”与“倡导实践探究”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探索了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提出了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满足信息化影响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创造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以教育信息化方法和手段的科学运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现代智力观及其对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智力观的弊端日益明显,新的智力观应运而生。现代智力观中以多元智力观、成功智力理论和情绪智力理论最具代表性。这些现代智力观,对我国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培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应成为我国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创新教育为核心;要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理念;正确的评价观应建立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基础上,要有“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智力培养可以培养情绪智力为“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就是要建立以思政课为主导、其他各教育要素共同育人的长效协同机制。在“大思政课”视域下采用分众化教学模式开展思政课改革,可以提高教学针对性,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把完善学校协同育人机制,坚持同质原则和善用“大课堂”“大平台”和“大师资”作为着力点,在具体改革中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建立三级分众化教学体系,以课程教学目标为纲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4.
1.引百综观当代教育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已经形成强劲的发展态势成为信息时代的主流教育模式之一。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网络教育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让课堂更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育,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网络运用于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5.
当前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培养职业教育教师,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职业教育教师“职业性”特征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改革“普教型”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构建“工作过程”主导型课程;突破普通师范教育课程设置模式,构建具有职业技术师范特色的教育类课程体系;改革“授受式”教学,构建“行动导向”教学过程模式;改革单一的评价方式.构建多维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提高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学院对计算机课程进行了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灵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合理安排上机实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方法,理论课成绩与实习课成绩按课时比例分配.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地方高校一流课程教学,在教育教学思想上,要着力解决相互关联的三个问题:首先是“为谁教”与“为谁学”的问题,协同育人,是课程教学的定位原则;育人渗透,是课程教学的难点之处;师范示范,是课程教学的主体特征。其次在“教什么”与“学什么”的问题上,注重内外兼修,解决学习的广度问题;注重学以致用,解决学习精度问题;注重因材施教,解决学习难度问题。最后需处理“怎么教”与“怎么学”的问题,以培育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创造性为目的,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改进教学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发展。显然因材施教仍然是新课改教学中的“法宝”、只是随着教育的改革,因材施教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深化,如今因“材”施教中“材”除学生之“才”,还可理解成教材之“材”、教师之“才”等。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剧本游戏作为我国教育实践语境下促进学生四个系统发展的新课程,既“看见”了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又“走向”了学生的生活与未来,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及时代发展下文化与科技的新成果。为了应对全球竞合新趋势,我国义务教育发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唤“新课程”落地,探索新的教与学方式,以满足新趋势下学生思想信念、精神品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发展要求。然而,我们不得否认,目前仍旧存在“新瓶装旧酒”现象,课程改革大多是对传统课程和教学的“修补”或“翻新”,缺少运用先进教育理念和技术转变课程理念和范式的“新课程”。  相似文献   

20.
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模式,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分层次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高等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带有非常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及严密体系,决定了这门课程必须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因此,要解决学生数学基础差异大的问题,也必须实施分层次教学。是“以‘本’为本”,还是“以学生为本”,这是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根本区别。随着学生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