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大诚 《百科知识》2022,(25):14-16
<正>“面熟陌生”是一个吴方言语汇,表示好像见过,又说不出具体而肯定的结论,其义近于“似曾相识”。对于氟,不少人就觉得有点儿“面熟陌生”。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含氟制品,如含氟牙膏、氟利昂制冷剂、特氟龙不粘锅等,但又说不清这些含氟制品到底是好是坏。  相似文献   

2.
杨菁 《科教文汇》2007,(8Z):83-83
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苦于没有材料,他们面对作文题目,思来想去,头脑里就那么有限的几则材料,而且这些材料似乎都已经被用过了,如果再用,总觉得没有新鲜感,要是不用,却又找不到更加合适的材料。于是,同学们谈“文”色变,提到作文便是一筹莫展。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困惑,同学们只要用好那“有限的材料”也同样能够写成文章。  相似文献   

3.
小学好玩好动,好胜好表现,不稳定,如果整堂课要他们机械地听老师讲,跟老师读,他们就会觉得学英语枯燥无味,时间一长,就会丧失学英语的兴趣。为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玩中学,乐中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他们这些心理特点,将游戏引入英语课堂,尤其在3P的production部分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4.
社科文摘     
警惕孩子的“退化”现在,都市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出现令人吃惊的“退化”。他们离不开大人,很少想到遇事需要“独立思考”。方向不明确假期中组织“军事活动营”,当这些孩子坐着大客车到达营地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好奇和兴奋,但竟然没有一个会打探:这是什么地方?离我的家有多远?在教会他们看地图坐标后,这些孩子还是没有一个实际的方位概念,在旷野里指不出自己的城市在哪个方向,至于路程概念,更不用说了。  相似文献   

5.
一名高二女生来信说她“喜欢”上班里的一个男生,觉得他长得又帅,学习成绩又好。当然这个小秘密只有她自己知道,怕说出来被别人拒绝,更担心被老师和家长知道。所以最近她总是心神不宁,也没有心思学习。让我们共同看看下面的文章,对中学生的交友问题讲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的生活不知不觉走进“一网一世界”的大观园时,却未曾想到教育也能与之融合深化.教育信息化由“坐而论”到“起而行”的过程,是一出发就不可逆转的改变,更是行走于道路曲折却又惊喜不断的花径之中. 这是一场学习与创新的深刻革命,更是一场你不去体验就永远也没有发言权的滋味盛宴.无论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沟通手段的灵动,还是寓教于乐,先学后教的理念贯通;无论是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德育活动的丰满,还是校园文化生活、师生安全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的持续发展;无论是学校常规工作巧妙的借力生力,还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一以贯之,都在“花田的蓬勃”中获得越走越美妙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正>回想一下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已十余年,想想管理班级的点点滴滴有得也有失,下面我就个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做法总结如下:首先,我觉得要想管理好班级就要对待学生有爱心,让学生觉得温暖。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于高中阶段学习时间紧张,家住乡镇的学生每两周才能回家一次,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  相似文献   

8.
太阳升上了树梢,小马门溪龙碰上了两只在河边大吃蕨叶的沱江龙。“上午好啊,沱江龙叔叔和阿姨!”小马门溪龙大声问,“能告诉我,你们觉得活着容易吗?”“啊!”瘦沱江龙很吃惊,“天那么蓝,云那么白,阳光那么明媚,你怎么想到这么扫兴的烂问题!”“这么说您对自己、对生活觉得很满意了?”小马门溪龙又问。“满意?”瘦沱江龙好像受了天大的冤枉,“除了背上这些可以吸收太阳能的剑板外,我对自己没一样满意的。至于生活嘛,简直遭透了,一想起来我就心痛!”“难道您还能过得比我们更惨吗?”小马门溪龙愁眉苦脸地说,“您看我们,肚皮这么大,却长了这么…  相似文献   

9.
黄竞跃 《科协论坛》2004,19(12):34-35
社团的“资产”应该如何理解?我们又用什么方法使这些“资产”增值进而使这种增值达到最大化?要真正理解这个问题,基本前提是必须对自身的使命有清晰的认识。综观世界非政府组织,都有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东西,那就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的实质,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公共意识、关怀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朱钦士 《金秋科苑》2013,(15):28-31
A:从表面看上去,这一切似乎都简单明白。可是如果我告诉你,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并不是来自我们吸进的氧气,你一定会觉得奇怪:二氧化碳分子里面的氧原子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吸进的氧气又“跑”到哪里去了呢?要回答这些问题,要先了解什么是“燃料”,然后再比较火力发电厂和我们的身体在“燃烧”这些“燃料”时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1.
1983年,周翔院士应校方之约给国外留学人员赠言:“你可觉得外国友人对你的尊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一员,你爱你的祖国。你可认为,外国的物质再丰富,条件再好,但那是人家的。我们的目标是建设自己的国家,要有尽早使自己成为祖国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材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12.
“数学”这门科学,不仅在学校中可以学好;即是在工作岗位上,利用业余时间自修也可以学好。如何自修呢?现在将我在学习中的一些体会写在下面,供自修数学的青年同志们参考。首先应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这是能否学好数学的首要关键。祖国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因而需要大量的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又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建设干部。在这种形势下,祖国对我们青年提出了要求: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青年同志!我们应当愉快的接受这光荣的任务,向科学进军!“数学对于现代国民经济生活上也起着特别巨大的作用。在生产方面没有一个部门是不利用这门  相似文献   

13.
虽然紧跟着欧西文化的侵入,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已发动了二十多年,而无可讳言的当前的中国社会,仍然拘泥在迷信的、不卫生的、浪费的、落伍的种种劣根性之下。这悲惨的现象本身含蓄了多少的危机,更何况“屋漏又逢连朝雨”,遭遇着我们最后的生死关头! 本来空喊“破除迷信”是没有用的。根本是没有窥见过科学的堂奥和伟大的大众,又怎能期望他们不依赖偶像信仰种道呢?所以要除去他们这些盲目的迷信观念,只有灌输他  相似文献   

14.
25年前,当肯尼迪任美国总统时,空间竞争业已开始,美国经济进入回升时期,计算机迅速发展。从今天起,再经过25年,人们将生活在新信息时代。虽然目前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使我们这幅未来社会的图景蒙上阴影。但是,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新信息时代将会对人们的工作发生什么影响。对劳动世界来说,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这一点可能已经没有疑问。每天,当人们在驱车上班途中使用移动式电话时,当人们在电子化办公室中工作时,当人们回到家中接通个人计算机做“家庭作业”时,都会感到信息时代的气息。每当我们想到“工作”,俄亥俄山谷中烟囱林立的工厂图景便出现在脑海中。美国各个州的州长在规划工业建设时,都把硅谷作为他们效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 麦当劳的创办人雷.科罗克,本人没有念过大学,他当初创业时业很少用大学毕业生,他说:“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却疏忽职务的人。” 即使到了今天,所有的麦当劳公司主管中,又半数以上是没有大学学位的。诚如一位“常春藤学府”的校长对该校的教授们所说:“对你们的甲等学生要亲切,因为他们有一天要回来成为你们的同事;但是对乙等和丙等的学生,更要格外的亲切,因为他们将会回来给我们一幢新礼堂和新的科学大楼。”  相似文献   

16.
玩转地球     
几年前。当我第一次听说谷歌地球(Google Earth)这项服务时并没有在意,但当我体验了“从家门通往世界各地”的感觉后,我的观点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弯。记得那是在谷歌中国研究院,一名谷歌工程师给我进行了一次演示,他谈到当他还是学生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了谷歌地球,并觉得这玩意有着可以让任何人都上瘾的魔力。  相似文献   

17.
张若元 《现代情报》2003,23(2):107-107
高校图书馆是在校学生教育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一些学校没有将图书馆的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待遇、职称等方面的不公,不但使得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不高,还造成人才的流失。作者在用充分的数据和事实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后认为,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待遇——将他们按教学人员对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我刊第10期“本期视点”发表了“外星没有文明”一文后,“标新立异”的观点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纷纷来函来电表达他们自己的看法,在此特撷取几封比较有代表性的来信作公开刊登。我们也欢迎其他读者继续参加讨论。——编者我觉得“外星没有文明”作者犯的一个致命错误  相似文献   

1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即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要以"老百姓"为服务对象,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服务要有针对性,服务能力要强,要在乡镇(社区)农村种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服务好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本文以基层农牧区为重点,从加强文化志愿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均衡化,推动文化志愿服务项目示范性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和思考如何推进基层文化馆(站)开展"接地气""暖民心"的文化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矿产是否丰富? 中国的矿产是否丰富,是当前经济建设亟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前清的时候,根据一些外国的地质家到中国调查所作的报告,尤其是德国人李希霍芬氏(曾前后到中国调查过五次之多)的报告,那时一般人的印象,都觉得中国的矿床是非常丰富,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模样,因而自豪为地大物博。后来到民国的时候,又有些学地质的人,这里头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曾经亲身到中国各处去考察调查,根据他们片面式的观察,又贸然下了一个结论。他们说:“中国地虽大而物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