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院士制度的建立及其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从学部委员到院士制度建立的过程.学部委员不同于院士制;以学部委员为基础建立院士制度,使中国院士的资格相对较低,名额也较多;近年来对院士的追捧则使院士制发生了变异,弊端丛生.改革院士制度可以从控制院士规模,吸纳当今世界杰出的华人科学家入手,也有赖于相关体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与院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院士制度已有半个多世纪 ,而占据化学家院士群体主导地位的是中国近代留学归国化学家。他们直接影响了中国化学的百年发展 ,在中国化学体制化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院士制度是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制度的基础上转化而来。院士制度从建立伊始就存在两种制度对接错位,致使院士规模较大,学术权威性不足等问题,而学部职能转变形成的权力结构失衡和科技体制缺陷使学部委员原有的职权转化为院士的隐性权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科院外籍院士制度自1994年正式建立,迄今已走过20余年历程。文章以中科院外籍院士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特征进行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历史的视角探讨外籍院士对中国科技事业的贡献,并对如何进一步发挥外籍院士的作用,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社会上有一些对院士制度质疑的声音,甚至有人认为,外国可以实行院士制,中国不行,因为有的“歪嘴和尚”会把好经念歪。我个人认为,不能因为实施院士制度后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就把问题归咎于院士制度本身,这是不够客观的。实事求是地讲,两院院士们利用跨学科、跨部门、高水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女性院士特征状况计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丽  徐飞 《科学学研究》2008,26(5):942-947
 本文以这一女性院士群体为样本,通过对其出生年份、出生地域、学位结构、留学状况、当选年份、当选年龄、所在学部、工作单位等要素的计量分析,总结归纳中国科学院女性院士群体的特征状况,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特征进行了初步原因探析,以期深化对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基本状况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旗帜下,科技界的代表委员们一直是两会中的亮点,而院士群体又是他们的中坚力量。讲真话,建真言,关于创新与发展,关于改革与民生,身在一线的院士们到底带来了怎样的好声音,且听且关注。  相似文献   

8.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精英,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TWAS院士)是一种对其学术成就的认可和荣举的象征.以当选TWAS院士的中国、印度科学家为研究样本,对该群体的基本情况(当选年龄、隶属机构)、学科分布、科研成就与国际声望进行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原始性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BP-DEMATEL模型构建,分别对物理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三类群体数据的原始性创新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指标重要性分析。通过中心度与原因度测试,提炼出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原因类影响因素和结果类影响因素。进而对三类群体的主要环境类影响因素实施比较,探寻两院院士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原始性创新环境方面的差异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中国大陆地区原始性创新环境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期,我们在重点栏目刊发关于院士待遇的话题,通过院士对待遇问题的切身体会,让更多人了解到院士群体的工作与生活。院士待遇各省、各地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单位也有不同的待遇,并不全是传闻中的高标准、高待遇。人们对院士群体也有很多的误解和不了解。关于这个话题,我们认为,人们对院士的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