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传统的家族私有制及其基础上的宗法人伦秩序中整体与个体,与西方传统个体私有制及其基础上的靠商品交换和契约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联结中的整体与个体,其内涵是有差别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重整体轻个体”,与西方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重个体轻整体”,都是同中西方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关系、政治需要相联系的。它们为中西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与弊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西方整体性与个体性关系作出扬弃,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健康的、丰富的、全面的整体性与个体性关系,为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2.
两种文化心态与两种“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健 《东方文化》2001,(1):44-48
当我们讨论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活力时,最容易看到的,首先是经济的活力,其次是政治的活力,而化的活力,则似乎是一个“看不见的世界”。人的道德状况,精神生活的个性与自由问题,这本是化活力的核心问题,但在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化却经常被歪曲成一种为经济或政治做“包装”、“广告”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价值目标谢洪恩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于道德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进行反复探讨,尤其是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应该或需要用道德来制约经济的问题,产生过不少的争论。虽然大多数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视角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面对飞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城乡差别成为了中国日愈凸现的社会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经济,做好“三农”工作日显重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是具有战略性和时代意义的规划。  相似文献   

5.
当生命与道德原则发生激烈冲突而无法两全时,是保全生命而舍弃道德原则,还是舍弃生命而维护道德原则?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干百年来,一批批志士仁人临危不惧、慷慨赴死,以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曲壮歌,体现了中华民族舍生取义的精神品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舍生取义精神,对于引导人们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与死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苟子说:“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苟子·正名》这话道出了人们喜生恶死的心态,反映了人们共同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论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唐凯麟一道德运行历史的规律性表明,正确对待传统道德文化是一个尊重历史、尊重规律的重要问题。在当代中国,能否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更是一个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现实问题。所谓传统道德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由历史沿袭...  相似文献   

7.
于扬 《滇中文化》2006,(2):33-35,I000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面对飞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建设,城乡差别成为了中国日愈凸现的社会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经济,做好“三农”工作日显重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性和时代意义的目标,是国家为中国十亿农民描绘的绚丽蓝图。然而,在这优越政策的实践中,特别需要那些真诚为农民服务,与农民心贴心的实干家和农村工作者的努力奋斗。[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儒家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朱贻庭"儒家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现已成为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一个热点。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就目前情况,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未具备解决的成熟条件。本文所及,只是就方法论的一角谈些粗浅的看法。一、社会道德体系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道德“何以可能”是中外思想家思考很重要问题之一。孟子曾言“人与禽兽相异者几希”,这个“几希”就是人的道德行为。换一句话说,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人可以有自觉的道德行为;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法制和道德构成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两根“支柱”,在一定意义上,“道德”更具有根本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与世俗社会的兴起,一个中国特色的大众化时代正在到来。几乎整个中国的知识界都在围绕它而展开争论。在对待大众化体上的分歧几乎已经成为90年代知识分子内部分化的一个显标志。当然,在人知识分子,尤其是学批评的阵营中,反世俗化与大众化的声音似乎远远地超出了为之辩护的声音,“人精神”、“道德理想主义”、“抵抗投降”等一个比一个激烈的批判话语都把矛头指向世俗化与大众化。甚至可以说,在今天许多人知识分子的心目中,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标志就是他在面对世俗化与大众化时是否采取了激进对抗的姿态,否则便是“痞子人”或“痞子人”的帮手。  相似文献   

11.
“一个博览会的效益取决于它探讨的基本问题,伟大的博览会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博览会探讨生活问题才会取得成功……经济、技术和文化条件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技术与工业两方面都完全面临着新问题,寻求好的方案,对于我们的文化与我们的社会以及技术工业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艺是以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为奋斗目标,并为这一目标服务的艺。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包括人们的艺观在内的整体价值观念.发生了激烈的震荡。关于学艺术的功利观。既是艺的基础理论,也是艺的应用理论,并成为历来国内外理论界争议最大的核心阀题之。可以说任何美学家、艺理论家都不能回避这一敏感而实际的问题。从西方亚里寺多德的“净化”、“宣泄”说、柏拉图的“神之依附”、“迷狂”说、贺拉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16-117
12月1日起,《解放日报》在头版推出道德建设专栏“走近他们”。该栏目关注公民道德建设领域的进展,报道普通人中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体现上海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每个故事都落眼在普通人,从其看似平凡的生活故事中,发掘出不平凡的道德力量。该专栏前身为《解放日报》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网长期合作的传统栏目“走近他们”,现主推《解放日报》独家采写内容,同时也与两家媒体继续合作。  相似文献   

14.
祝贺《中华文化论坛》正式公开发行。几年来我是她真诚的读者,几乎每期必看。她将在新的世纪中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此世纪之交和千年交替的双重变奏之际,世界充满了危机与机遇、繁荣与衰退、希望与危险错综交织的局面。她既给人们带来莫大的激励,也给人们带来种种悲剧。20世纪末的90年代虽还剩下两年,但已发生了两次使全世界大吃一惊的政治、经济“大地震”,其影响所及都是全球性的。一次是90年代初原苏联建设了70多年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瓦解,结果导致了二元对抗的冷战的结束,出现了“后冷战”时期多元(多极)世界的…  相似文献   

15.
编好“公民读本”培育“四有”公民蔡义江邓小平同志历来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曾多次痛失机遇。这一次中国搞改革开放和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国内外环境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决不可错过。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原因就在于此。我认为,与经济建设相配合的文化建设也有个机遇问题,这个机遇便是本世纪末的特殊社会条件。它来之不易,如果抓得不紧,时机也会丧失。文化建设的大好时机表现在:长期偏左的文化路线,通过总结“文革”的经验教训,得到纠正;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社会主义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要不断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文明成果,才能真正繁荣昌盛;中华优秀…  相似文献   

17.
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社会主义的演出市场,作为我国文化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广大群众对于体现在演出市场中的剧团、剧场、文化经济机构的需求无疑与时代的需求息息相关。做为演出管理部门的人员,  相似文献   

18.
从政道德,人们习惯地称为“官德”、“政德”,属职业道德范畴。它是每个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的反映。笔者以为今天的政治道德建设,需要挖掘与借鉴中国古代政治道德的有益经验。而这种挖掘与借鉴有三点是不可忽视的。一、不要忽视原始儒家倡导的“德于天下”。...  相似文献   

19.
本依照社会主义价值观,从伦理学的角度对西部大开发进行道德评价,从“追求‘人人平等’”“实现共同富裕”“维护世界和平”三个层面阐明了西部大开发具有很大的道德价值:为西部地区人民创造了机会平等、财富平等的社会条件;有利于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进而实现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进而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张丰乾 《寻根》2002,(5):91-94
“道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正因为如此,“道德”问题有时显得繁难和复杂,专家学者们呕心沥血、成果丰硕,而普通的民众却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在古人那里,“道”与“德”最开始实际上是被分别对待的。对“道”与“德”的讨论,不是从《老子》那里才开始,也不会在我们这里结束。但是,古人那种诗歌式的、格言式的表述方式虽然不像装订精美的“专著”那样看起来厚重,却更加贴近生活、贴近I司题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