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雪萍 《江西教育》2022,(36):43-44
道德与法治“长程三段”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诉诸学生心灵的教学,也是一种入脑入心的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式体验、活动式体验、实践式体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仅能让学生获得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2.
张姝婷 《天津教育》2023,(26):43-45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着很多人生道理、规章制度、行为规则等,教师在讲述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发挥课程“立德树人”的优势和价值,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作为基础,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境教学的特征(一)形象性特征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无味、枯燥”,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听教师“讲大道理”,无法全神贯注地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3.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让目标、评价等作为撬动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有力杠杆。要立足于核心素养设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量规、设计评价活动。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不仅能夯实学生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而且能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抵达“知行合一”境界。“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能在学生内心播种下“道德的”“法治的”种子,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相似文献   

4.
侯永武 《天津教育》2023,(32):92-94
<正>“读思达”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人成长的教学方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读思达”教学法能够引领学生观察生活事件,总结生活经验,思考其中的问题和困惑,并通过实际行动了解深层原因和具体内涵。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教学建议”提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架构体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读思达”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能力,有效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初中阶段道德与发展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一定的道德与法治思维与全局意识外,还承担着帮助学生完善“三观”的教学任务。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需要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学科知识,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三观”,为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耿芳 《教育艺术》2024,(5):79-80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新”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的优化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两个关键概念的提出。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将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道德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涵盖历史、经济、人文、自然、生命健康。新课标中跨学科的提出,打破了单一学科的局限性,能够引导学生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系统学习。本论文结合人教八年级“宪法至上”单元教学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切实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升道德法治课堂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信度如何,不仅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文章分析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信度的必要性以及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信度的基本因素,提出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信度的有效路径,即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由“情”及“信”;精心选择教学素材,由“近”及“信”;开展道德两难讨论,由“辩”及“信”;增强实践体验,由“感”及“信”。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道德观的塑造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索如何追求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真”,有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钱冬妹 《江西教育》2024,(15):31-32
小学生的法治素养包括法治知识、法治思维、法治情感、法治行为。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应用“商谈理论”“澄清理论”“情境理论”“体验理论”,培育学生的法治知识、发散学生的法治思维、激发学生的法治情感、引领学生的法治行为。通过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法治教育”,引导学生扣好“法治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学生的美好“法治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0.
<正>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元素,也是实施法制教育的重要枢纽。本文以班主任的视角去分析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基础的法治教育,旨在对学生实施更为高效的法治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完整的法治观、道德观,最终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一、立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其实就是两个常规性的概念,道德没有法律约束,主要是一种行为范式。而“法治”是有法律条文作约束的,有强制性的意味在里面。所以说,在小学阶段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钱宇婧 《学苑教育》2023,(17):22-23+26
“生命至上,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底色,强化生命教育理应成为教育者的共识。道德与法治学科是“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有机融合,是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基于此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在阐析生命教育的价值功能、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教育开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色,围绕教材内容,通过情境教学、亲身体验、实践活动、评价引导等教学活动,阐述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策略,以期能带给学生心灵的冲击,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知识学习,更应该围绕“德性”建构“生活事件”,引领学生运用知识观察、思考、分析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在情理交融的生活课堂里立德铸魂,在广袤的社会大课堂中践行“德性”、发展道德思维,更好地引领学生的道德价值成长。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重点提及“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主要包括学生道德修养、健全人格、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及政治认同等”。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核心,而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根基,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重视,从不同途径入手,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4.
道德和法治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内容,道德与法治育人目标的实现,应以专题教学为突破口,充分分析学情和教材,准确定位专题的培养目标,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和触动点,选取时政热点、社会焦点以及人生节点等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实施专题教学针对性强,提高了学生崇德尊法必要性的理论认知,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道德情怀和法治思维的培养,强化了学生“知”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应当进行“提质增效”。本文旨在提出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设立相应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等方式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提质增效”。这样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以及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也是学校进行思政教育的“排头兵”。教材内容的设计更加注重扩充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文章以江苏省徐州市金龙湖小学开发的校本资源为例,阐述了道德与法治“1+N”课程资源的开发情况,解析了道德与法治融入“责任担当品质”的目的与意义,分析责任担当品质与道德与法治课相结合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常态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直面学生认知,并指导他们生活和做事。研究认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要以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为导向,从教学实际出发,遵循学习逻辑、学科逻辑及生活逻辑,整合设计要素,将教学实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把课程任务转化成学生向往的“课程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任务设计要关注真实性、回归学科性、突出整体性、落实参与性,以实现“少教多学”“提质增效”、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8.
廖木娇 《亚太教育》2019,(11):126-126
道德与法治课程将“道德”与“法治”进行了深度融合,使得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在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立足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使其在掌握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过程中,深刻感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精髓。基于此,笔者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尝试从课堂导入、新知讲授等方面入手,并在本文中就如何有效实施教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与时政热点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阅读”时代已经到来,教师通过“微阅读”在课前、课中、课后将时政热点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辅助学生学习教材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而加强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骆泽琴 《考试周刊》2024,(3):143-146
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的优化设计不仅是政府改革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但现有的作业设计也存在数量过多、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和改进。传统的作业模式可能存在填鸭式教育和机械性的作业布置,与“双减”政策的初衷相悖。因此,如何合理设计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既满足教育要求,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探讨了在“双减”政策下,如何优化设计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以促进学生道德和法治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