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钟芳玲曾任职出版社总编辑、出版顾问.据介绍.她一年有1/3时间在外旅行.逛书店、看书展、参观图书馆、到处觅书。因为1999年写成的《书店风景》.她曾被称为是华文世界第一位西方书业的记录者。《书天堂》不只讲世界各地的书店.还讲述了与书相关的人、事、地.新书之所以取名《书天堂》就是因为“她的天堂是由书构成的”。  相似文献   

2.
这是个新名词满天飞的时代,概念甚至远比内容跑在前面。在这本《BOBOS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一书的简体中文版在内地上市前至少一年,“布波族”一词已在中国的都市落地生根,以“BOBO”命名的酒吧、俱乐部仅在北京的富人区便开了多家,甚至听说还盖起了布波族别墅。 “布波”一词由纽约的记者大卫·布鲁克斯发明,并通过他的一本畅销书《天堂里的布波族》(Bobos in Paradise)  相似文献   

3.
喻纬 《出版史料》2007,(2):61-63
百花文艺出版社坚持数年,出版了一套《“收藏一绝”文化丛书》,其中第18种为《尘封的珍书异刊》,第24种为《纸上观影录》(以下分别简称为《尘封》和《纸上》),两本书的作者都是上海图书馆的张伟先生。《尘封》是一本关于清末民初书报刊的书话集。上海图书馆清末民初书报刊藏品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4.
新闻出版署近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宣传部、全国各出版社发出《关于禁止中国标准书号“一号多用”的规定》。就近年来少数出版社违反有关出版规定,“一号多书”和多卷本丛套书分册定价,全套书使用一个书号等“一号多用”问题,重申补充有关中国标准书号的使用规定。《规定》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触摸经典     
但丁的诗歌小集《新的生命》是一本关于爱与美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生命意义的书,但最终它还是一本关于灵魂——亦即关于信仰的书。这是我在两天里一气呵成阅读后留下的最直观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醉茶消客所辑关于茶的诗文,没有序跋,首页已失,不知原来是什么书名。南京图书馆早先将其标作“《茶书》抄本”,《茶书总目提要》按照清代《茶书》加以收录,其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改定为“《茶书七种》七卷,明抄本”。《茶书七种》七卷现存二份抄本,旧抄本藏在南京图书馆,转抄本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所藏本在《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中题作“《石鼎联句》抄本”,副题为“历代咏茶诗汇编”。这些书名不同的抄本,实质上是同一部茶书。  相似文献   

7.
(一) 最近读到一篇书评,是关于《图书馆工作概要》一书的(见《黑龙江图书馆》1981年6月第1—2期合刊)。我也看过这本书,它确是一本简明的较好的图书馆学基础知识书。读了书评,又有所启发.只是感到书评中的某些说法,正是对此书大加赞赏的地方,而并不符合原书的本意。如书评认为,此书是“比较‘新’的”,“新”的“最明显的一点”,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年初,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集中推出了一套6本的鲁迅研究方面的丛书.我刚拜读完其中的一本《鲁迅这座山——关于鲁迅的随想与杂感》,感触良多,不揣浅陋,就《鲁迅这座山》一书,发表一些愚见. 先解释一下题目.书中有一篇《“托尼”之痛》,讲到“从前刘半农先生赠给鲁迅先生一副联语是‘托尼学说,魏晋文章’……换成白话的意思是:思想来自托尼,文章师法魏晋.  相似文献   

9.
《天堂与实力:世界新秩序下的美国和欧洲》 (美) 罗伯特·卡根著新华出版社 2004年5月 15元罗伯特·卡根的《天堂与实力》在美国也是2003年才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作者被认为是美国新保守派的代表。2002年他发表了题为《强者与弱者》的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天堂与实力》就是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扩展而成。不过,读者不必看到“论文”两个字就头痛,因为卡根的书行文轻松活泼,绝不是那种我们常见的,只会板着面孔说话的学术八股文。小册子里蕴涵大智慧。该书认为,欧洲正在远离实力,进入一个以法律、规则、跨国谈判与合作进行自我约束的世界;与…  相似文献   

10.
谈“继承”与“创新”———写在《现代科技档案管理》鉴定会之后霍振礼、王恩汉合著的《现代科技档案管理》一书鉴定会9月8日在京举行。作者在该书中关于科技档案形成规律、科技档案的建档管理、科技档案现行作用衰减规律等方面的论述颇有新意,该书是一本继承借鉴和创...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06,(12):26-27
畅销书果真可遇不可求?台湾图书市场目前出现了一本翻译书《畅销书的故事》(脸谱文化)台湾《联合报》针对书中涉及的畅销书作家、经纪人、出版社主编、通路业者进行了采访报道,全方位呈现畅销书产生的过程,现摘编《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及《蓝海战略》两本畅销书的选书策略、营销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华北”一直是海外汉学界的热词,大家名下几乎都有一本关于“华北”的书,比如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彭慕兰的《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裴宜理的《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等等。  相似文献   

13.
读书杂想     
“非典”最厉害的时候,读书成了我们除看电视之外,休闲、娱乐、增长知识的唯一选择。在这段时间里,是书带给了我们共同的乐趣。 这是两本在“非典”的日子里很可读的书,一本是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一本是洪晃的《我的非正常生活》。这两本书之所以适合在“非典”的日  相似文献   

14.
距离“9.11”事件已有9个月了,但美国公众仍然热衷于阅读一些讲述在灾难日发生的事件的图书,特别是关于消防队员英勇奋斗的故事。一本由DavidHalberstam所著的《火屋》的书在《出  相似文献   

15.
“道”字是《老子》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在书中出現的次数多达七十三次。在每个章节中的意义不尽相同,在不同的层面上表达了《老子》一书的哲学思想。本文试图通过“道”字在《老子》一书中不同的意义在各个章节中出現的情况,对形上形下两个层面的“道”作一个初步的简单的比较,借此得出一个关于《老子》哲学思想的简单结论。  相似文献   

16.
林穗芳编著《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一书2000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获得海峡两岸读者的好评。一位学刊主编说:“看书名似乎会给人一种印象,这是一本一般的关于标点符号常识用书,但实际上这是一本学术含量很重的力作。”该书分标点理论、历史和用法三部分。同行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资深编审黄鸿森在所写的评论《考镜源流 针砭差误 足资鉴戒》(2000年5月22日《新闻出版报》)中称赞这部书拓宽了标点研究领  相似文献   

17.
出版兴叹     
一关于书,关于出版,特别是关于文艺书籍的出版,我1977年写了《焚书杂谈》;1984年写了《书颂》;1988年写了《关于色情描写》(在新闻出版署某会上的发言);更早时候还写了《稿费太低税太高》,好几位作家反映“说出大家的心里话。”焚书可恶,后有来者;只要坑儒,何止焚书。肢解马列、条分鲁迅者屡见不鲜,比焚书厉害。然而焚书的时代已经过去,爱书的时代终于到来。古往今来,中国外国,骚人墨客,皇帝老子(秦始皇另当别论),莫不附庸书雅。国,“不可一日无君”;民,不可一日无书也!  相似文献   

18.
顾颉刚先生在为《崔东壁遗书》写的序言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小故事: 乔松年的《萝摩亭扎记》载着一段笑话。《穆天于传》中有一句“封膜昼于河水之阳”,“膜昼”是人名,“封”是封建。不意有一本“昼”字误书作“画”,作《历代名画记》的张彦远白以为找到一段画史的材料了,就在他的书内写道:“封膜,周时人,善作画。”张彦远是唐代人,那时刻印本恐怕还没有流行,他见到的《穆天子传》,只是手抄本。繁体字的“昼”与“画”,仅一笔之差;抄书人  相似文献   

19.
“本”探     
刘向(前77—前6)以前,“本”字无书籍义。《文选·魏都赋》“校雠篆籀”句,李善注引《风俗通》云:“按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这是“本”字有书义之始。刘向这一段文字(下简称“向文”),后世谈目录版本校勘的多加引用。对“向文”中的“本”(下简称“向本”),或称为“书”,或称为“底本”。但对于“向本”究竟缘何而来,很少着墨。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第一次读《做新闻》是两年前,作为一个门外汉希望了解新闻是怎样被“做”出来的,只关注了书中关于新闻实务的介绍.再一次读,发现这是一本综合性很强的书,有立足新闻实务的实证分析,也有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史和新闻理论等方面的分析,深刻论述了“新闻是建构的现实”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