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学校管理谈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学教师面临新课改和其他各种挑战,工作压力大,需求高,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势必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2000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公布的结果是:对辽宁省14个城市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构成心理疾病.学者刘晓明(2003年)等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760名东北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全国常模:3.45%的教师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依次是强迫症状(7.11%)、人际敏感(6.58%)、躯体化(6.05%)、抑郁(5.68%)和焦虑(4.47%).  相似文献   

2.
从学校管理谈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新课改和其他各种挑战,工作压力大,需求高,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势必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2000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公布的结果是:对辽宁省14个城市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构成心理疾病。学者刘晓明(2003年)等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760名东北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全国常模:3.45%的教师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至今尚未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而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1.23%,20%的教师经常对个人健康、睡眠、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36%的教师在角色转换和社交方面不适应;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过大;70%的教师觉得工作的烦恼多于快乐,  相似文献   

4.
一、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透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以辽宁省14个城市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为调查对象,结果如下:51.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5.
侯美涛 《山东教育》2003,(26):10-11
据《检察日报》报道: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在20%左右。然而,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表,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实行检测。检测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的问题。另据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北京市93%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如果有机会,50%的中小学教师希望改换工作,只有1…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心理健康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适宜感。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未能重视教师的心理问题,事实上,有相当多的调查检测表明,目前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存在着疲劳、焦虑等心理问题。2001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显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另据天津市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占10%以上,而在其他职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多项调查结果都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教师出现的心理障碍较为集中地表现为职业压力大,对工作失去热情、焦虑、自卑、抑郁等等。研究表明,心理压力过大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  相似文献   

8.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多项调查都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教师出现的心理障碍较为集中地表现为职业压力大、焦虑、自卑、对工作失去热情、抑郁等。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表明,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小学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教育改革增大了一部分教师的压力。一方面,为适应社会进步,与教师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力度与速度都较以前有所加大,从观念到行为都要求教师做出相应…  相似文献   

9.
教师现实的生存状态,让他们难以感到快乐与幸福.教育的压力、工作负担重、职场竞争激烈,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出现危机.有关机构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其结果令人担忧:近70%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压力太大了,31.5%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4%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症状,如强迫症、人际敏感症、忧郁化、偏执倾向等.  相似文献   

10.
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指出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等是导致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应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 ,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进行改革 ,以从根本上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阳光下最高尚的职业,但他们的心里也有着阳光照不到的角落。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外公布了一项不太乐观的调查结果: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沈利华 《中国教师》2014,(22):95-96
<正>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家长、教师一味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忽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也使得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了更大的威胁,心理健康问题越发突显。一份针对我国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显示,在中小学多达34%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12.5%的学生存在心理缺陷,28.1%的学生存在心理异常。一、中小学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现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以及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  相似文献   

13.
现在教师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认为教师的职业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问卷法对中小学在职教师进行测试,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学生因素、自我发展因素和职业期望因素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是否教毕业班在学生因素和职业期望因素上有显著差异,教师的工作负荷在学校类别上有显著的差异,自我发展在教龄上存在显著差异,教师职业压力的六个因子与心理健康的十个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工作负荷和自我发展对教师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伟 《教书育人》2012,(5):36-38
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某省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1.23%,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过大;70%的教师觉得工作的烦恼多于快乐,经常生气发  相似文献   

15.
一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究竟低到何种程度?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曾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心理检测,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的发生率竟高达50%,而我国目前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在20%左右。教师心理怎么了?如何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促进教师心理发展和专业成长?人们寻求原因,认为来自社会的沉重期望、教育改革的挑战、教育管理的失误、繁重的教学任务、巨大的升学压力等等使得教师心理不堪重负。由此呼吁全社会应整体联动,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氛围,从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中小学老师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据调查显示:教师心理障碍发病率高达50%。还有调研表明,中小学教师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8%的教师感到压力大。  相似文献   

17.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教育部一再发文,要求广大的中小学校要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但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却甚少有人关注,是不是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很高,不需再浪费资源和精力去提高了呢?先让我们来看一些数据吧。据《检察日报》报道: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在20%左右。然而,在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中,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而广州市天河区所做的关于中小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究当前教育体制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经过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发现,有20%以上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究其成因主要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个性特征等个人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经济等家庭因素;中小学教育环境、就业压力、教育政策等社会因素。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笔者提出预防和改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心理健康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适宜感.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未能重视教师的心理问题,事实上,有相当多的调查检测表明,目前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存在着疲劳、焦虑等心理问题.2001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显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另据天津市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占10%以上,而在其他职业人群中平均为2%.国内如此,国外也一样.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报道:在教师中有37.5%的人常对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有30%社会适应不良,有情绪问题;有20%的教师需要心理医生特别关心;另有30%不易与人相处,这些数字触目惊心.无疑,这与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有关,令人不得不去深思:“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什么会如此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在改革大潮中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自助能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非常迫切而又繁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职业行为偏差、人际交往障碍、生理—心理不良症状等方面。教师的职业压力、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的缺失、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通过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强调教师专业增权,减少来自科层制压力,倡导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等策略,营造出适宜教师发展的和谐心理气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