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正如人们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他们无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兴趣”。德国大数学家高斯,从小时候就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同学们一定听过他最快算出“1+2+3……+98+99+100”的得数的故事吧!据他自己讲,在学会说话之前,已经对数学产生兴趣了。  相似文献   

2.
《家庭与家教》2006,(11):51
前一阵回老家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立刻就对这位黑黑瘦瘦的农民充满了敬意,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和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让孩子教你?”我更来了兴趣。他说“:是呀,我小的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我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我想了一个好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  相似文献   

3.
许诺     
早操结束后,孩子们回到活动室。萱萱直着嗓子对我说:“老师,你怎么又没拿头饰来?”顷刻间,孩子们议论开了:“是呀,老师怎么又忘了。”“老师真没记性。”“老师是不是骗我们呀?”议论声虽小,却清晰地钻进了我的耳朵里。望着孩子们天真、渴求的眼神,我红着脸说:“对不起,老师现在就去拿头饰。”两天前,我发现孩子们在学唱歌曲《妈妈,妈妈》时总是兴趣不高,提不起精神,我就抓住孩子爱表演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说:“如果谁唱得好,学得快,我就请他戴上头饰(小喜鹊、小黄牛、小花猫)上台表演。”其实,我并未准备好头饰。等他们学会了歌曲,结束时间已…  相似文献   

4.
刘俊  刘杰 《地理教育》2011,(7):17-17
一、上好“序言课”,让学生愿学地理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而积极、执着而深人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地理学习同样如此。作为地理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可从“序言课”抓起。  相似文献   

5.
王老师有两个学生,大毛很聪明,老师教他什么他就会什么,小毛很笨,老师教他的东西他总是学不会记不住。有一天,老师出个题目考他们:一个人面向东,一个人面向西,他们中间最少要放多少面镜子才能互相看到对方的脸?大毛开动脑筋,一边想呀想呀,一边比比划划,想了半天,又比划了半天,最后答案还是没有出来,他一会儿觉得要两面,一会儿又觉得要四面,到底是两面还是四面?他也说不准。小毛在一边不想也不比划,他一下子就有了答案,他说:“一面镜子也不要。”老师问他:“是这样的吗?”小毛说:“当然是。老师你看,你面向东,我面向西,我们不是不用镜子就看…  相似文献   

6.
小刺猬     
冬冬一张口,那吐出来的话儿呀,句句带刺儿。妈妈对他说:“冬冬,天凉了,再添件衣裳吧。”他说:“妈妈要闷死我呀?”爸爸对他说:“冬冬,你早餐吃得大少了,再吃点儿!”他说:“爸爸要胀死我呀?”爸爸妈妈挺生气,就说他象只小  相似文献   

7.
午饭后,岚岚小朋友趴在窗上往外看。突然,他高兴地喊:“啊,玻璃上能画画呀!”原来,他的手指无意间滑过玻璃,在上面留下了痕迹,极像一条小蛇。共他小朋友被他吸引了过去,兴高采烈地画了起来,在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中,我们不失时机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玻璃上是什么呀?”明明小朋友说:  相似文献   

8.
一天,孙子用积木摆了一座如图1所示的“房子”。我问他:“积木是什么样子的呀?它们有几个?”他说:“方形的,三个;三角形的一个呀!”接着他告诉我,老师只问了他们每个积木的颜色和软硬。  相似文献   

9.
一、上好“序言课”,让学生愿学地理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而积极、执着而深入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地理学习同样如此.作为地理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可从“序言课”抓起.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和内心需要不足,便会缺乏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兴趣。一个学生如对某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会形式强烈的求知欲,他学习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1.
有个古老的故事,是小兔白白听她奶奶说的,她奶奶又是听她的奶奶说的。那天,小兔白白又跟小熊他们讲起了这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兔子的老祖宗,笛子吹得很好听。后来嫦娥姑姑就把他带到月亮上去了。”小熊听着听着,向天上的月亮看看,可怎么也看不到月亮里的兔子。就对白白说:“你们兔爷爷在哪里呀?”“我们上月亮去看看他好吗?”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有了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就会形成一种学习、研究的动力。地理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把“死”知识变成“活”能力。我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人手,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三只小麻雀     
树林里有三只小麻雀,总爱叽叽喳喳地编瞎话,扯闲话,搬弄是非。有一天,他们看到树林里一大群鸟正高兴地唱呀,跳呀,玩呀,可是没有见到喜鹊,他们就乘机说喜鹊的坏话。一只小麻雀说:“昨天我看见一只喜鹊偷吃了晒场上的花生。”另一只小麻雀接了话茬儿说:“是呀,我亲眼看见的。”第三只小麻雀也活灵活现地说:“喜鹊吃饱后还叨走了许多哩。”燕子、百灵、布谷鸟等听了三只小麻雀说得有鼻子有眼,就信以为真了。啄木鸟却半信半疑,心  相似文献   

14.
我是檀香木     
当看到我的时候,他眼里放着光,兴奋得像个新郎。我以为我终于等到了我的伯乐,我真想对他说:“珍惜我吧,我是真正的檀香木,一小块就价值连城!”可是他却看着我说:“嘿,终于找到了一棵造家具的好材料!”天啊,我鄙视他!他不识得什么是“材”,什么是“非材”。我,被一个庸人发现了。糟糕!我还是被砍倒了,装进了汽车。在他的院子里我被锯呀、刨呀、磨呀。我的每一片麟木飞飞扬扬散发着清香,他却只打了个“啊嚏”!我很悲哀。现在我习惯称他为庸人。我发现:人类真的很笨,他们眼里只有钱,却发现不了真正值钱的珍宝。我还看到他家门外有一块丑石,身上…  相似文献   

15.
孩子们陆陆续续被接走了 ,只留下马蓉、谭金晶和周学豪在摆弄七巧板。只见他们把几块图形随意地摆来摆去 ,仿佛没有任何意图。我有点急了 ,真希望他们能边摆边说点什么 ,更希望他们能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可他们始终什么也不说 ,只是各玩各的。我终于按捺不住了 ,轻轻地问身边的马蓉 :“你在摆什么呀?”他好像被我吓了一跳 ,抬头愣愣地看着我说 :“不知道。”怎么会不知道呢?我正欲追问 ,他忽然有了反应 ,拉拉我的手说 :“老师 ,你看我摆的太阳好看吗?”还没等我回答 ,一旁的谭金晶插嘴说 :“这是什么太阳呀?太阳是圆的 ,这是小兔家的屋顶。…  相似文献   

16.
我是檀香木     
当看到我的时候,他眼里放着光,兴奋得像个新郎。我以为终于等到了我的伯乐,我真想对他说:“珍惜我吧,我是真正的檀香木,一小块就价值连城!”可是他却看着我说:嘿,终于找到了一样造家具的好材料。”天啊,我鄙视他!他不识得什么是“材”,什么是“非材”。我,被一个庸人发现了。糟糕!我还是被砍倒了,装进了汽车。在他的院子里我被锯呀、刨呀、磨呀,我的每一片木屑飞飞扬扬散发着清香,他却只打了个“啊嚏”!我很悲哀。现在我习惯称他为庸人。我发现:人类真的很笨,他们眼里只有钱,却发现不了真正值钱的珍宝。我还看到他家门外有一块丑石,身上坑坑…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人,他没有名字。“真可怜呀,”他说,“就连一只小猫也有自己的名字。”一个抱着小猫晒太阳的老婆婆听见了,就对他说:“我是一个孤老婆子,我惟一的儿子十几年前出海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你来做我的儿子吧,也好和我做个伴。”  相似文献   

18.
儿子今年读小学三年级,对电视里每天播出几分钟的成语小故事有浓厚的兴趣。为加深他的记忆,在他做完作业的闲暇时间,我有意与他讨论电视里的成语小故事,什么怒发冲冠呀,千钧一发呀,惊弓之鸟呀,杯弓蛇影呀等等。后来,我提出与他做比赛成语的游戏,他乐意奉陪。要求是他和我依次各说出一个成语,谁说的成语多,谁就算赢;而且在同场比赛中,成语不准重复。他把从电视里和平时头脑积累的成语说完了,我就允许他翻《汉语成语小词典》。他随机翻着成语小词典读成语,我凭记忆背出成语。比赛的结果当然总是他蠃。这样,他对成语的兴趣也就越浓。慢慢地,就有一定的游戏规则。我说一个成语,要求他说出第一个字相同的成语来。反之,对我要求也是一样。如我说“一尘不  相似文献   

19.
昏暗凄清的月光下,只有狐狸凄凉嘶哑的声音回荡在深涧里……小羊和小狐狸是一对好朋友。善良、单纯的小羊不在乎小狐狸的自私、狡猾,愿意跟他在一起。孤独的小狐狸常把感激挂在嘴边,“谢谢你呀,小羊。”一天,他们的食物吃光了。小狐狸蜷缩在洞里,说:“我好饿呀,小羊。你能找点吃的来吗?”此时的小羊也一样很饿,但他并没有回绝。说了声“行”,小羊就出门了。小羊顶着寒风走了很久,忽然发现地上有个苹果。他忙拾起来,抱在怀里往家赶。一到家,小羊就兴奋地跟小狐狸说:“有吃的了!”小狐狸的双眼立刻发出了贪婪的光,上前抓住苹果就吃。喀嚓喀嚓,…  相似文献   

20.
在音乐课中,我发现班中的孤独症学生对音乐的节奏和音准都是相当敏感的。他们的节奏感很准确,很少出现偏差。结合这些特点,在上课的时候,我就给学生们加入了一些节奏训练。开始的时候,我先拿来小军鼓敲击简单的节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每当我的表演开始时,总会看到同学们用新奇、羡慕的目光注视我。这使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对于孤独症学生来说,一般事情不会让他们产生兴趣,目光不追视是很正常的,但是用新鲜的事物来刺激他们,他们还是可以做到目光追视的。当演奏完了以后,有的同学还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您打的什么呀?”“您是怎么打的呀?”“您能教我打吗?”“我也能会打吗?”是呀,他们能和普通的孩子一样学会吗?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读出了兴趣和渴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一种魔力,他可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看着这些孩子,我想,我是否能创造出奇迹呢?于是,我开始了节奏教学在孤独症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