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曼萍 《教育导刊》2001,(20):16-18
一、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   学校健康教育指在中学中,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中学生作为主要受教育者,开展以传播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生活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以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通过课内外各种教育方法,使中学生获得卫生知识,建立卫生行为,养成卫生习惯,自觉地促进行为和环境朝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中学生从小就能自愿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2.
进行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 ,它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能抵制腐败、淫乱思想 ,消除丑恶的社会现象 ,所以对青少年进行性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生物学教师有责任对中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性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性道德观。本文结合多年来的中学教学及实习经验 ,谈谈我们进行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有关想法和做法。1 对中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的内容1.1 对中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 性知识包括性生理知识和性心理知识。通过对学生进行性生理知识的教育 ,使学生了解在青春期生理发育的特点 ,并且掌握必备的青春期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3.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能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卫生知识水平,增强他们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疾病,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小学生健康教育的方法,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 本文对秦南小学部分班级669名学生进行分组对照研究,A组一至四年级各一个班共217人,作为健康教育试点班,上卫生课,定期考查生生知识,并进行卫  相似文献   

4.
新颁布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办法”中指出“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教师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促进学生精神健康的能力。学校应当将精神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特点,开展精神健康教育、咨询、辅导,创造有利于学生精神健康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在培智学校实施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即在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实施校本化的健康教育,同时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网络,传播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既能开发培智学生的心智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利于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人的教育,其终极目标不是学生知识的习得,而是学生生命体的成长,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了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能拥有最美好的人生,我们的课堂必须回归生命。  相似文献   

7.
体育健康知识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和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技能,能保护学生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促进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体育教学中的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从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这些内容中的健康知识进行展开和合理渗透,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完善的、合理的体育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8.
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贵州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令人堪忧。通过对贵州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归结其身心健康问题的成因,提出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室、成立体育相关社团、建立健全身心健康档案和加快体育教学改革等,是促进贵州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健康教育在当前提高全民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健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意识与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健康教育是一门主要学科,但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并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健康教育,如何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当前广大小学教师最为关心的问  相似文献   

10.
中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科学思维方法和健康人生观的关键年龄阶段。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教育就应本着“以学生为本.身心健康教育与品德习惯养成并重.夯实知识基础与培养综合能力并行”的理念与宗旨.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富有个性、健康活泼地发展,扎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普及性教育,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而且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文章从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实施的注意事项进行讨论分析,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学到知识技能,而且能培养优良作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陆明艳 《成长》2021,(2):49-49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有道德。中学生能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各方面健康发展,对于我们的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家庭都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从影响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应对措施两方面展开论述,以盼能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过程,是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体质,培养学生道德、毅力和意志品质以及陶冶身心的教育过程。新时期的体育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依据新课标,帮助、引导学生在阳光、快乐的运动中健康有序、生动活泼、全面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身心健康是学生成为21世纪人才的基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在学校体育中开展体育训练活动与竞赛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可以促使其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知识和健康知识,能有效提升其身体素质和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普及性教育,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而且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文章从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实施的注意事项进行讨论分析,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学到知识技能,而且能培养优良作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质健康测评能有效反映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及体质健康水平.健康教育能维护健康,促进体能的发展.本文作者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质测评的数据统计,分析学生在体质与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健康教育知识,提出了高校全面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体育游戏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是具有鲜明教育意义的教学方法,它融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趣味、娱乐于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练习和参加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坚持素质教育方向,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物作为一门与生命和健康具有密切联系的课程,是进行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创新生物课程的学习方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培养学生有益的健康习惯,有效渗透健康教育,从而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浅谈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体育与健康教育融为一体"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实验成果,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应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融为一体,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