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新闻就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进行新闻内容的编制,是一种服务性比较强的新闻。民生新闻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新闻,民生新闻是用平常的语言说身边事,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对百姓关心的事、疑难的事进行评说、解决。民生新闻是走平民化路线,民生新闻的主持也应做到亲民,做好民生新闻的播音主持人,播音时的风格、语言、形象等都应注意与民生新闻相吻合,使民生新闻主持的效果得以实现。本文就民生新闻主持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就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进行新闻内容的编制,是一种服务性比较强的新闻。民生新闻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新闻,是用平常的语言说身边事,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对百姓关心的事、疑难的事进行评说、解决。民生新闻是走平民化路线,民生新闻的主持也应做到亲民,做好民生新闻的播音主持人,播音时的风格、语言、形象等都应注意与民生新闻相吻合,使民生新闻主持的效果得以实现。本文就民生新闻主持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秋 《记者摇篮》2010,(4):62-62
民生新闻以民生为报道内容,关注的应是平民大众的生活状态、生活际遇和生命诉求所构成的方方面面。民生新闻跟其他新闻一样要努力让受众通过新闻语言感知新闻事实,通过新闻事实体现情感、明白事理,进而认识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民生新闻的重要使命,也是民生新闻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秋 《记者摇篮》2010,(3):59-60
民生新闻以民生为报道内容,关注的应是平民大众的生活状态、生活际遇和生命诉求所构成的方方面面。民生新闻跟其他新闻一样要努力让受众通过新闻语言感知新闻事实,通过新闻事实体现情感、明白事理,进而认识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民生新闻的重要使命,也是民生新闻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民生新闻在新闻领域的地位非常重要.本文围绕民生新闻的突破和创新,从民生新闻中存在的问题、民生新闻的内涵和特点、民生新闻的采写技巧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民生问题,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本文探讨如何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为新导向,提升和完善民生新闻,使其在社会传播中发挥更大正能量。一、关于民生新闻何谓民生新闻?所谓民生新闻,就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它既是一种新闻形态,也是一种新闻态度,  相似文献   

7.
趣味性作为新闻一个最基本的属性,也是提升新闻质量和培养新闻独特优势、提升新闻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民生新闻作为当前新闻报道中较多的新闻类型,提升民生新闻的趣味性是做好民生新闻的关键。而新闻趣味性也主要体现为新闻事件本身的趣味性和新闻报道形式的趣味性。但是如何准确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强化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倡导民生视角、表达百姓话语、体现民生关怀的民生新闻,曾经是电视新闻创新的代名词,媒体提高影响力和收视率的重要利器。随之而来的观众和业界对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琐碎化、表象化、低俗化的批评也越来越强烈。电视民生新闻亟待转型和提升已成为业界的共识。笔者认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提高引导水平是电视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意识、民众话语有机统一而构成的一种新闻传播模式。民生新闻的产生既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有关,也是媒体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做出的调整和变革。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关乎新闻媒体自身的发展和影响力。民生新闻所报道的内容较为广泛,很多新闻都具有连续性,跟踪报道是民生新闻常见的报道形式之一,除了大众生活发生的新闻新事之外,还包括社会公共基础建设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教育、医疗、治安等。民生新闻的兴起,首先得益于社会各界对民生话题的关注。近年来,上至中央,下到地方,无不格外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在近年来的全国及地方"两会"上,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市民生活的新闻。地方台民生新闻更加关注本地区民生百态,具有地域性。就现阶段来说,地方台民生新闻存在着同质化竞争激烈、新闻价值低、报道方式单一、过多侧重煽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地方台民生新闻的持续、稳步发展。因此要不断发展创新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方式,对其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1.
姚娟 《新闻知识》2013,(2):23-24
"后民生新闻时代"、"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三个概念,是与电视民生新闻相关的三个关键词。"后民生新闻时代"似乎在宣告电视民生新闻的终结,"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则指出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之路。无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前景如何,其民本取向的精神内核不能丢失。  相似文献   

12.
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关于人民大众生计来源、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生命安全及其相关心态的报道。民生新闻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所以说民生新闻是由民生内容、平民视角和民本取向等多个划分标准共同划分和生效的一种新闻。要做好民生新闻,关键是要用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的热潮直到数年后的今天仍未消去,从反拔的角度看,民生新闻是对传统电视传播格局和传统电视播报本位的双重反拨。反拔胜利的根本因素是民生新闻内在的民本、民生的本质理念。但是成就民生新闻的这种理念自身理论的不足,又会成为民生新闻在质的层次上提升的障碍。只有回归新闻传播的本位,只有树立人本的观念,才能给民生新闻找到突围的出口。  相似文献   

14.
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是回归新闻的公共性,两者在本质上相通。本文试图借鉴公共新闻的公共领域建设特征,结合国内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探索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突破的途径,由"小民生"演变为"大民生"。  相似文献   

15.
吴世友 《新闻窗》2012,(3):75-76
电视民生新闻及其特点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现象迅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民众生活中的问题,反映民众日常生活现状,深受民众的喜爱。电视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目前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作为电视媒体,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社会公信力带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文从民生新闻为何突然"变热",本色新闻是民生新闻的立身之本,强化监督是民生新闻的实力风向标三个方面,分析了民生新闻变热的成因,阐释了做本色新闻、走平民路线、客观公正报道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提出了强化监督敢于同腐败现象、官僚主义作斗争,是衡量一个媒体公信力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7.
丁永富  黄贵 《今传媒》2016,(9):90-91
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电视新闻常态,它以其贴近式的报道、互动式的传播、个性化的播报使民生新闻栏目成为收视焦点。但随着民生新闻的遍地开花,竞争不断升级,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琐碎化等现象[1]。打造有品质、有内涵、有风格的民生新闻,挖掘出民生新闻栏目特色,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民生新闻栏目与新媒体融合、拓宽发展空间的路径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晋江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天天报》为例,做了一些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民生新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民生新闻随着民生问题的不断发展,在本土化创新方面遇到了瓶颈,一些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同质化,为了吸引观众,以至于新闻节目过于琐碎、低俗、猎奇,因此,民生新闻在新闻的内容和形式上急需突破。  相似文献   

19.
一、民生新闻源于社会新闻而高出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的始作俑者大概算深圳特区报业集团2001年创办的《晶报》,这份以城市居民为主要阅读对象的都市报,号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操作者是以宜传口号提出这一名词的,并未给它进行概念说明。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打出了“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的口号,并强调“民生新闻”的理念,反映老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中国十大名牌栏目之一。其他电视媒体纷纷效仿,民生新闻概念迅速成为整个新闻界的流行词,甚至一度成为电视新闻的代名词。报界对民生新闻也高度关注,广州是中国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州地区的6家日报,目前都拥有自己庞大的报料热线和专门的记者队伍。除了在要闻、时政、经济、法制等各个板块中突出民生色彩,在日常动态新闻的处理上,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更加明显外,在主打本地城市人群的广州新闻方面,也增加了不少民生新闻的分量。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报纸同城竞争的焦点之一。但是直到现在,民生新闻的学术定义一直不清晰,在人们还没搞清楚到底什么叫民生新闻的时候,民生新闻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实际上,当时的民生新闻依然属于社会新闻,是社会新闻中强调民生内容、平民视角、读者本位、人文关怀和民众话语的新闻。  相似文献   

20.
读者是报纸的上帝,民生新闻是报纸的基础。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势头,各家都市报在重视传统的时政类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的情况下,开始加大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更有报纸提出来写好民生新闻、发好民生新闻、用好民生新闻是关系报纸下一步发展的口号,都市报的民生新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一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在证明着地方媒体的日益成熟,它们更加关注民生,注重和强调与读者的服务和互动,把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思想,已经提升到办报的理念层面上。一、固守新闻本位是民生新闻立身根本民生新闻的魅力在哪里?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