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课的教学应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品德课教学的快乐,心灵得到愉悦,情感受到熏陶.这样,把单调的品德课变成丰富多采的、入境入情的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基础德育的阵地,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其目的是培养有知识、有理想,会思考、会学习,有积极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社会情感和行为品质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效组织探究互动的自主学习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让学生通过道德实践落实道德认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3.
4.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源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文章指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让他们在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中,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的有机联系和融合,从而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多元化价值并存的时代,传统的学校德育却仍在按照一种所谓的理想模式在灌输德育理论,采取强调单纯的道德知识灌输或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说服式”和“管教式”的德育模式,由于它不重视品德内化过程,所以弊端多多,德育实效差。通过品德内化,就能较好地引起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新需要和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从而能更好的提高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品德教学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在课堂上,老师想让学生说什么做什么学生就说什么做什么,考试成绩自然优异,可是家长却说。学生回家(也可以说回归到生活)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在学生的心中,课堂和生活是两码事,那我们的品德教学难道是在教我们的学生做一个“两面人”吗?  相似文献   

7.
巧用体验学习,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前预习这个平台,从课堂中现场的体验活动、课后延伸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触发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对话教学,体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精神敞开的互动交流,是培养创新精神,不断超越自我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彰显对话功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结合几年来对省级实验课题《基于问题解决下对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以《认识圆》教学片断为例,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王晓香 《河北教育》2009,(12):41-42
一、创设情境。促进内化。通过创设游戏、表演、竞赛、问题探究等活动情境,形象直观地提出行为要求,激发学生丰富的直观感受,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让他们自觉而积极地将道德他律转化为道德自律,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如:教学《我成长的故事》一课,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仍然发现部分教师生硬灌输多,学生主动求索少,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脱离学生思想实际,强迫学生接受生硬的道德观点,形成一些违心的道德认识,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格发展,大大降低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必须在内心深处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每个学生的智能有差异,导致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所不同。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阐述校内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根据自身特点,挖掘教师的能力资源;关注教学过程,合理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成长,真正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1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为每节课制订切实可行的课程目标,这是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前提;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把"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有力保证;同时,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并且要积极引导学生把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园延伸到社区,这也是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主要课程,作为教学载体的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前提条件。“开放性”是品德课程的特性,体现在课程资源的层面上,即开发该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学生、教师、家长、  相似文献   

16.
王蓉蓉 《考试周刊》2012,(60):52-52
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而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关键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只要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再加上适当的课外辅导.教学质量就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强调增加师生互动的内容,更追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成效的发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教得努力,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在全球化国际语境中,信息技术提供的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现代教育将多媒体设备应用于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了一幅幅声形并茂的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促进了学生确定道德自我发展目标,并产生了内化,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课堂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学的低效问题。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常常出现为形式而形式、为热闹而热闹、为技术而技术的现象。特别是对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些教师缺乏统整融合意识,导致课堂教学看似生动活泼,其实内涵空虚。尤其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堂上,存在不少误用、滥用多媒体技术的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