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刊讯 (记者 安琪)两岸交流已有17个年头,在两岸出版协会的努力下,不仅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作为两岸交流的切入点持续召开了十届,而且还为两岸年轻出版精英提供了深入交流学习的机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与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于2002年与2003年分别就扩大并两岸出版交流合作的层次与深度及加入WTO后两岸出版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合作方式进行了研讨。而第三届两岸杰出青年出版专业人才研讨会计划将于今年5月中旬在北京举办,届时国台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两岸年青的出版菁英将以加强两岸交流互动,促进华文出版为主题,就选题策划主导…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邹浩)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版协组织召开的第十届华文出版联谊会于8月31日在京召开。两岸四地出版界130多位同仁齐聚北京,以“进一步拓展华文图书通路以促进交流”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上祖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10位代表做了交流发言。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两岸四地出版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24位资深人士进行表彰。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国台办交流局局长戴肖峰、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在希到会讲话并为受表彰者颁奖。两岸四地出版协会决定,2006年的第十一届华文出版联谊会在香港举行。为两岸…  相似文献   

3.
台湾与大陆出版的交流与合作,藉两岸加入WTO契机而呈现更为积极的互动态势。表面上是因了加入WTO后彼此市场的开放,实质是华文文化圈自我拓展,华文出版产业圈自我拓展的必然诉求。未来,也必然进入一个更加紧密,互相交织的合作发展状态。 一、版权合作达到了辉煌,同时,也预示着将从波峰往下走。 自1988年以来,两岸出版渐次开放交流,互访、沟通、展览、研讨热度不减,每年两岸出版界人士的你来我往就像走亲戚一样,涌动着亲情,而逐步少了“热情”(这  相似文献   

4.
两岸出版合作议题一直是华文出版关注的焦点,1988年开始两岸进行接触,严格来说,起初的几年里两岸并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只是一些互访与版权贸易.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少数的几家出版社藉由与大陆出版社版权贸易,进而进行试探性的合作,所谓试探性合作就是由台湾出版社派人到大陆,以一人领着几位大陆编辑挂着涉外编辑室的名义做起了出版.  相似文献   

5.
背景资料 两岸三地合作出版洽谈会:12年前,1989年2日,在有关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经中国版协合作出版促进会及会长许力以先生的积极奔走和筹备,第一届合作出版洽谈会在深圳举办,由此开启了两岸三地出版合作与交流的新时代。至今年8月的西安洽谈会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对打开和深化两岸三地合作出版局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华文出版联谊会议:1994年9月,祖国大陆、台湾、香港出版界同仁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一致同意以“华文出版联谊会议”的形式,每年一次轮流在三地召开。联谊会议的宗旨是“加强华文图书出版业的交流和合作,努力开拓华文图书市场,增进两岸三地及世界各地华文出版团体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第一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于1995年5月在香港召开,主题为“保护版权,加强交流”。  相似文献   

6.
两岸加入WTO之后,无论从国际华文出版物发展,还是面对外国出版势力迅速向亚洲扩展来看,两岸在整合华文出版的议题上,皆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频繁,华文出版的未来走向便成为华文出版业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台港澳之窗     
台湾出版家论述两岸与香港三地合作出版态势 台湾一位出版家根据自己几年来与大陆和香港合作出版的经验,认为两岸三地的出版交流,最大的收获是促使世界华文图书单一市场逐步形成。他觉得汇集两岸的文化与科技资源,可以相辅相成,也会使彼此出版事业互蒙其利。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特派记者林晓芳)9月21日,第十三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在台北圆山饭店开幕,本次会议以华文出版在全球化背景下应扮演的角色为主题,两岸四地代表三十余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出版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本刊创办18年来,以“提供一手实用信息服务,促进国际合作出版交流”为宗旨,形成了资讯性、实用性、国际性特色,成为世界出版之窗和两岸四地华文出版交流平台。为进一步突出特色,提高海外和港澳台板块内容质量,11月16日下午,本刊编辑部在商务印书馆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会议由本刊编委会主任、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会长许力以主持。沈昌文、潘国彦、魏龙泉等老出版人,本刊主编陆本瑞,中国版协副主席海飞,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安琪 《出版参考》2010,(15):36-36
本刊讯 7月22日,第十五届两岸四地华文出版年会在香港书展上举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香港出版总会会长陈万雄、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陈恩泉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澳门的华文出版界人士围绕“数字出版的发展与合作”主题,热烈地进行研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文化振兴、两岸关系发展、媒介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两岸出版共同体的建构有其必要性.但两岸出版业者互信不足、两岸出版文化存在差异,同时受制度制约、合作模式缺乏创新等影响,其建构还有很多障碍.要克服这些障碍,两岸应当实施宏观的、开放的出版合作模式,提供出版共同市场、制度体系等支撑,实现出版文化身份的融合,从而建构两岸出版共同体,使得华文出版可以更强大、一体化面貌走进国际出版市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8年以来,经过两岸政策的调整,两岸的出版交流逐渐由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从一般交往到实质性合作,为促进两岸合作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两岸出版界优势互补、合作空间广阔,本文主要回顾两岸出版交流的发展历程,在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文热不断升温,华文出版市场不再只是两岸三地之间的连结.两岸出版人如何携手合作,开拓全球华文市场,现在正是凝聚共识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记者杨驰原)本刊创办18年来,以“提供一手实用信息服务,促进国际合作出版交流”为宗旨,形成了资讯性、实用性、国际性特色,成为世界出版之窗和两岸四地华文出版交流平台。为进一步突出特色,提高海外和港澳台板块内容质量,11月16日下午,本刊编辑部在商务印书馆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会议由本刊编委会主任、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会长许力以主持,沈昌文、潘国彦、魏龙泉等老出版人,本刊主编陆本瑞,中国版协副主席海飞,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秘书长、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常振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  相似文献   

15.
邹浩 《出版参考》2005,(9S):15-15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版协组织召开的第十届华文出版联谊会于8月31日在京召开。两岸四地出版界130多位同仁齐聚北京,以“进一步拓展华文图书通路以促进交流”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及相 继加入WTO,两岸的出版、整个华文出版业都开始呈现出诸多值得关注的新特点与新变化。最主要表现为四大特点:跨地区的出版业者与出版资源的重新整合意义重大、两岸书业市场正相继适当开放、华文出版市场一体化企划更加显著、出版的互补关系与竞争态势均进一步加强。 这一切都向人们昭示着一点:新的  相似文献   

17.
林杰  袁勇麟 《东南传播》2014,(10):20-22
近年来,两岸图书出版界在版权贸易、合作出版、人员交流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文通过盘点两岸图书出版领域现有的合作模式,探讨两岸图书出版合作的发展思路,分析两岸出版合作的前景,以期为当前两岸蓬勃开展的图书出版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港澳台之窗     
2000年两岸跨世纪出版文化交流活动在台北举行 “2000年两岸跨世纪出版文化交流活动”于去年12月18日至26日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行,它由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主办,内地有85位代表,由中国版协常务副主席陈为江带队,香港有7位代表,由出版总会副会长沈本瑛负责。 本次系列活动包括第五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2000年大陆图书展览、两岸出版文化交流回顾展、两岸出版交流座谈会、台湾出版品展览等。本届两岸出版联谊会议,两岸三地出版人就“新科  相似文献   

19.
台湾出版界学者对祖国大陆出版工作,进行了访问,在台发表了演讲,其中对两岸出版交流合作问题,有如下看法: 首先是,大陆出版集团在两岸交流时,会产生下列现象与问题: 一、由于台湾出版业者都以中小型出版公司居多,因此交流合作都以购买对方现已出版的书目,经授权后以适合各自市场的字体,修改增删部分内容,在各自市场出版发行。这样的合作交流纯系版权交易或交换,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与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是我国唯一涵盖中外新闻出版的资讯期刊、两岸四地华文出版的平台。《出版参考》创刊于1988年,是我国新闻出版界创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