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学生数学观的组成结构,将中学生数学观分为数学奉体观、数学知识观与数学学习观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从数学教学方法、数学课程内容与数学学习评价目标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学生科学数学观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职数学课程既是一门化基础课,更是一门技术课,实施高职数学技术教育,要注重观念转变,从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特别要发挥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早期儿童数学教育对儿童未来的学业十分重要,因此美国学者在20世纪晚期掀起了一股开发早期儿童数学课程方案的热潮。本文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几个方面阐述和比较了美国几种早期数学课程,以期为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及课程开发能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与教师培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体现在数学课程、教学、学习心理、评价、教育技术等方面。为适应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教师培训同样要改变观念和以往的培训方式,培训要包括数学观、数学教育观、数学教学观、现代数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綦春霞 《教育学报》2006,2(4):50-57
数学评价改革的核心是由单一的评价方式转向多元的评价方式。作为体现数学多元评价方式之一的数学日记,日益受到理论和实践的关注。本文阐述了数学日记在对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数学思考、数学情感以及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价值;指出了基于数学课程三维目标下的数学日记内容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并进行恰当地评价。  相似文献   

6.
认识数学教育惯性下的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数学课程改革应该是数学教育惯性传承下的改革,即数学课程改革应是数学文化惯性的传承,数学精神、思想方法的贯穿,数学家的思维品质的吸纳,数学教学方式的价值流变趋势,以及教师高素质体现下的改革.数学教育惯性下的课程改革应注意:评价改革的先行性;教材设计的典范性与先进性;数学教育研究群体的认同性等几方面的内容.国内外教育改革经验告诉我们,人为地违反惯性发展规律,等待我们的将是惯性“回潮”和惯性“报复”,我们不可不慎思之.  相似文献   

7.
课堂数学交流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数学交流,数学交流的重要性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但首次把“数学交流”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目的而明确提出的,是美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1989年制定的((NCTM美国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与评价标准》,这份文件将学校数学内容分为解决问题、数学交流、数学推理、数学联系四条线索,并详细制定了从幼儿园到12年级各年级对数学交流的教学要求与评价标准.英国在1989年制定的“国家数学课程文件”中也提出:“数学活动应能够使得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在应用数学中注意数学交流”;在1995年修订的国家数学课程文件中,有一项教学目标是发展数学语言,并将数学交流贯穿于四个学段.日本的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数学地表示、表达”;法国在教学大纲中提到,使学生“能明确地表述”,“使学生在书写和口头交流方面形成清楚的习惯”.此外,在澳大利亚、荷兰、新加坡等国家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都把“数学交流”作为了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8.
傅赢芳  周均华 《数学教学研究》2007,(4):F0002-F0002,3,4
英国国家数学课程(2000)(下简称《标准(2000)》)与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标准》)为样本,从课程理念层面着手进行中英数学应用的比较.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数学课程目标及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它们是从3个不同的方面,由宏观至微观,逐层深入地影响数学应用在数学课程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数学在许多人心中仿佛都是很枯燥与很抽象的,但在跟数学的交往中我品尝到了许多的乐趣,作为课改实验的一名参与者,我觉得新的数学课程与旧的数学课程相比,无论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还是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必然要求:在一线工作的老师们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钻研教材,才能适应课程教材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反映出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数学课程、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应具有的基本认识和观念、态度,它是制订和实施数学课程的指导思想.数学教师作为数学课程的实施者,应自觉地以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树立起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念,并将其体现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高中版)》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是面向新世纪,集中体现“大众数学”思想的实践性本,《课标》需要修订与完善.就数学学习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合情推理、二次函数、学生成长记录袋、数学交流、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群等内容,提出13条具体修订建议,就评价制度、课程资源、课程弹性化、课程管理等方面提出5条宏观层面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认识论立场看待数学课程知识,认为数学知识就是数学概念、公理、原理、公式、命题的总和,导致数学知识教育的机械化和工具化。从教育立场看数学课程知识,数学知识价值不仅包含科学价值更包含人文价值。其结构由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系统等三个方面组成。这就在教学目标、过程、内容和评价等方面对现今数学课程教学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专门研制的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与评价的最终落脚点。本文从内涵、构成、内容等方面解读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研读新课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赵云峰 《云南教育》2002,(34):19-2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用的仍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虽然此套教材已根据修订后的数学教学大纲作了修改,但是仍不能完全反映出《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全新理念。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对数学教材重新进行创造性的构建,以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  相似文献   

17.
《课程.教材.教法》2017,(12):116-121
分析芬兰教育部2016年发布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小学数学部分的内容、目标表述以及相应的数学教学评价标准,结合当前我国核心素养下的数学课程改革,得出四点启示:前后呼应,要将核心素养具体落实在数学课程中;少即是多,精选基础教育数学核心且重要的学习内容;评价同步,与数学课程内容结合提出评价标准;以生为本,真正让不同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充分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数学学科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还要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教育理念 ,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依据 ,小教专业的数学教育改革必须适应小学数学改革的需要。本文以此为依据从课程设置、教材与教材整合、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谈谈小学教育专业理科的数学教育改革的浅见。  相似文献   

20.
数学交流及其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安军 《湖南教育》2002,(16):38-39
数学作为人类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数学的语言也日益成为人们交流的科学语言。正是如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都提出了数学交流方面的教学要求。学会数学地交流就成为当今国际数学教育共同注重的内容。根据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这一趋势,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目标”中首次提出了“数学交流”的要求:“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但是,由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仍处于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