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必须要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美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从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内容,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如何进行文化背景知识导入这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鉴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文化背景知识障碍,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背景知识介绍,正确处理背景知识和课堂教学关系,以提高学生英语的运用和交际能力,语言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化,要想真正掌语言,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而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无论哪种语言,它和它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一脉相承的。对于中学生来说,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他们在交际中语言畅通,表达准确,  相似文献   

4.
学习一种语言不仅仅要学习这门语言的基础知识,更要了解和掌握产生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并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异文化意识,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吸收并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5.
朱岳平 《考试周刊》2011,(25):89-90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语言本身、语言的学习和运用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要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努力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消除由于文化差异给教与学带来的障碍,从而使学生达到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中学生应学会运用英语作为一种丁具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教会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体,借助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以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为前提,所以,我们英语教师的角色不是当“裁判”,而是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调控者。但是,作为语言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这种实用能力不仅包括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也包括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应用。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8.
鲁婷 《考试周刊》2014,(52):2-3
<正>语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了解这些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语言所必需的。近两年的辽宁省学业水平测试的英语试题表现出文化信息量不断增加,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更主要的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其中阅读是考查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获取信息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对目标语言国家文化背景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正确认识世界,增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教师在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中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英语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英语学习对于世界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要学好英语就要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要将语言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统一起来,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达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吴莉 《黑龙江教育》2005,(10):17-18
学好一门语言必须了解其社会文化背景.语言之于社会与文化背景,犹如鱼之于水,须臾不能分离.静止孤立地学习某种语言只能得到语言知识的皮毛,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语言能力.因此,要想学到真正的英语,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因此,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是客观事实。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要想真正学好英语、运用好英语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要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12.
刘琳 《考试周刊》2011,(20):104-105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不利于学生有效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化,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仅仅学习某种语言而不注意学习这种语言所赖以存在的文化,就很难完全理解和正确得体地使用所学语言。因此,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本文简要地叙述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必要性,以及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的几种方法,以期能够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大学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一、初中英语课堂上进行文化传播的必要性 语言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反映着某种文化的特色。任何语言都存在着文化背景,致使一些词或句子具有特定的意义。掌握一外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将直接影响一个人运用该语言的能力和交际水平。在初中这个英语学习的奠基阶段,让学生接触并掌握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识非常重要。同时,让初中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语言深深扎根于文化这块土壤,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应系统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文化。文章以一次调查为依据,论证英语语言教学中,尤其是英语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内涵可能大相径庭,所以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引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学生真正掌握英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富有弹性。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6.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必须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密不可分。中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初中)和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高中),文化导入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朱亚容 《辽宁教育》2013,(10):96-96
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了解了英语运用的文化背景,学生才能更得体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8.
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富有弹性。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桑莹莹 《海外英语》2012,(23):120-121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努力造就兼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同时,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0.
王金兰 《宁夏教育》2006,(7):101-102
语言学习的本身十分枯燥,因为有了文化而生动;语言学习本身难于理解,因为有了文化背景而鲜活。新教材的全面推进,体现了英语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性,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英语教材的内容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表达英语,既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又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