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形象的衍变历程反映了国际社会中权力与话语格局的整体变动趋势.当前,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同步进行的战略平衡行为,应从"传统中国"、"现代中国"与"未来中国"三种形象的主动建构入手,聚合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加强文化建构与传播体系建设,以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为目标,谋求可持续的结构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概述2022北京冬奥会相关国际报道中呈现的议题传播规律及不同情感趋向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影响。分析北京冬奥会话题海外传播特征:传播热点集中、区域性强,负向情绪信息周期性递减;体育报道存在“政治化”解读,拼接式报道偏颇呈现事实;“云传播”和社交媒体带来积极影响。提出应当以官方回应直面谣言,发挥社交媒体关键意见领袖结构洞功能,发展社交机器人、借力算法提升二次创作的传播效能,以个体叙事、日常叙事淡化意识形态框架,加强内容建设,由点及面建构多主体、多视角、多模态的联动传播矩阵,消解体育泛政治化。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文章日益增多,但大多数是通过对媒体新闻报道的探讨来考察传播效果,对中国媒体为何传而不通、西方媒体为何负面报道中国、我国如何争取国际传播话语权等问题没有进行清晰的学理分析,而宣传特性更是国家形象传播中的最大困境.本文把既定的媒体传播政策、国际传播规则及国家形象建构结合起来,认为国家行为是国家形象的根本,媒体是操纵者建构的产物,媒体的公信力及媒介建构十分重要,媒体对事实的报道与传播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形象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文章日益增多,但大多数是通过对媒体新闻报道的探讨来考察传播效果,对中国媒体为何传而不通、西方媒体为何负面报道中国、我国如何争取国际传播话语权等问题没有进行清晰的学理分析,而宣传特性更是国家形象传播中的最大困境。本文把既定的媒体传播政策、国际传播规则及国家形象建构结合起来,认为国家行为是国家形象的根本,媒体是操纵者建构的产物,媒体的公信力及媒介建构十分重要,媒体对事实的报道与传播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形象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近三年来,中国国家形象传播逐渐从"被表达"转向"主动表达",自纽约时代广场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到第一夫人外交,再到国家领导人以动画形象出现,体现出越来越符合现代品牌的传播理念,越来越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趋势。今后,需要从品牌建构与传播的全过程进行统筹规划,抓住定位、全民、软性诉求等基本点,进一步纠正刻板印象,持续改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传播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影响日益明显。对于中国而言,要在文化传播中塑造有魅力的国家形象,首先要重视文化输出式传播,同时也不能忽略塑造国内文化形象。而在已有基础上,要更好地在文化传播中塑造国家形象,要充分重视到传播渠道与传播效率的不对称性;文化传播中原创性、时代性要进一步提升;文化输出不能只满足于量的扩张,更要有精品意识,从而在全球化语境下真正通过文化传播塑造立体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7.
8.
从媒介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这一重大命题出发,选取其中的一个截面为着眼点,分析本国成员在国外媒体中对自我国家形象的塑造方式,以及媒体中的国家形象传播与其他因素的关联,可以探寻有效的国家形象传播方式的意义,以及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国国家形象的议题传播模式出发,主张对内应以复合主体为引导,通过以政府为核心、以媒体为主线、以公众为辅线的复合主体模式共建共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议题传播;对外应以公关策略为推力,柔性引导、影响外国媒体传播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良性议题。  相似文献   

10.
词典记录且传达某一特定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国家形象塑造、文化输出与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功能。通过考察《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2版)中能代表中国文化突出且具有影响力的50个文化符号的微观结构信息——释义与例证,发现词典未能主动地塑造和构建中国形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文化符号释义方式不一致、语词文化意义缺失、例证标识性文化内容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文化符号释义手法统一采用音译加直译并以括注解释文化信息,例证配置注重典型性和传播性,以及适当配图辅助释义。这将更有助于提升汉英词典国家形象的“自塑”能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1.
北京奥运会中的民族精神观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运会的意义及价值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因素,这种精神因素与中华体育精神互为映衬,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展示给世人的重要的文化精神大餐。在此基础上,北京奥运会又借助其自身组织结构的特点,采用树立祖国意识和强化民族认同感、弘扬志愿者文化精神、组织各种大型文化主题活动、推动文明市民活动、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等方式提升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申办与筹备奥运的进程中,奥林匹克文化正逐步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渗透,并且丰富着自身内涵。北京奥运的举办,不仅将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呈现于世界舞台,同时必将促进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北京申办奥运会出发,探讨了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为避免奥运会给北京带来负面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加强环保,对体育场馆合理规划和利用,借申办奥运会的契机,提高体育科技含量,加强社会治安,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中、日两国发展竞技体育历史背景和日本体育发展的方针、路线的探讨,进一步分析了日本竞技体育两次崛起原因。继而阐发了日本竞技体育的发展给我国北京奥运会后竞技体育发展所带来的启示,得出奥运会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及竞技体育功能要求竞技体育在我国会继续被政府和民众重视.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举国体制”;创新运动项目经营方式;客观、公正、科学对待国家运动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长久成为世界强国保证.  相似文献   

15.
在后奥运时代应通过做好旅游服务、找准形象定位、完善基础设施、做好品牌策划等措施推动整个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游目的地形象被认为是影响选择一个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以及市场营销的重要因素。许多城市和社区都致力于举办标志性事件以改善其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北京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一直被人们视为"东方古都"、"长城的故乡"或"文化之都"。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最新的北京城市形象,试图确定其更新更积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本研究通过对在北京机场的176名入境游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取7个可以很好表现北京城市形象的因子,同时调查研究的结果也显示受访者普遍认同北京良好的整体城市形象,而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被认为是北京最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不过对于城市整体拥挤和繁忙的形象认知也很高。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奥运给我国图书馆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从展示5000年的中华文明,让世界越来越多的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强调了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文化的作用,提供文化保障,积极地为读者开展体育信息服务,打造新形势下图书馆的新理念和研究方向,提升我国图书馆精神,促进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为图书馆事业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北京2008奥运的传导效应和挤出效应,分析了河南作为北京奥运旅游的辐射地所拥有的巨大机遇及原因,探讨了河南旅游如何迎接奥运的主要策略,希望对河南旅游业的近期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心仍然会围绕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目标进行,而传承奥运教育遗产、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和推动阳光体育活动等工作则是近期我国学校体育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遗产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赛会志愿者培训过程中产生的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转化进行了分析;提出赛会志愿者培训遗产向学校教育和社会志愿服务事业进行广泛转化的途径,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对培训遗产进行保护和转化,为今后我国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