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实”是《老子》用以描述道体及道物关系的重要概念,但学界历来重“虚”而轻“实”。事实上《老子》中隐含着其从存在论、认识论、修养论三个向度深入探析“虚”“实”内涵,并从“以实见虚”到“以虚观实”着手对虚实关系做了系统梳理,揭示其“虚实并重”之真意的内在逻辑。就存在论而言,“虚”并非一无所有之真空,而是寄寓于“实”并与之结合才彰显并发挥其效用;就认识论而言,以“为学”认识万物之“实”之后方能“以实见虚”,即“为道”;从修养论而言,通过“观”,进而以具有“致虚”功能的心“涤除玄览”,去掉一切指向“实”的经验、知识,方能“以道观之”,最终实现“以虚观实”,关照人生。  相似文献   

2.
"虚""实"范畴在中国哲学中源远流长,如果从"虚"与"实"的角度分析《显学》篇,可见儒学之"虚"对比法学之"实"是全篇一个重要的行文逻辑;如果从精神与实际、时空两方面来论述,则《显学》篇全文还暗含着理论之"虚"与实际之"实"的行文逻辑。  相似文献   

3.
<正> 一《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说,源自清人章学诚。章氏《丙辰扎记》有云:“惟《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尔后经胡适、鲁迅加以论述,此说就几乎成了对《三国演义》创作方法的定论,而为众多的文学史、小说史以及有关论著所接受、所注释。这里的虚实之分,自然以史实为界。其实只要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等史书认真比戡,就不难发现《三同演义》的创作方法非但不是“七实三虚”,反倒是“三实七虚”。  相似文献   

4.
吴琦的电影《柳如是》讲述了柳如是、陈子龙、钱谦益三人的爱情故事,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影片中柳如是在晚明“因情成梦”“因情设教”等思想的影响下,自由、勇敢地追求个人爱情和民族家国大义。电影《柳如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元素对月、水、红豆等诗词意象进行转化。柳如是、陈子龙、钱谦益三人的悲欢离合在此情境中展开,情感与画面浑然天成,取得良好的抒情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整体把握 1.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主题是“如真似幻的梦境”,主要解决的是现代散文的虚与实的关系,包括三篇散文《森林中的绅士》《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及一篇指导散文阅读的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  相似文献   

6.
<正>刘勰《文心雕龙·总术》:"才之能通,必资晓术""术有恒数",明确肯定了写作有一定的法则。那何谓虚?《尔雅》:"虚,空也。"何谓实?真实,实在。虚与实是相对而言的。文学艺术里的虚与实,理解丰富——文章内容为实,主题为虚;内容上具体描绘为实,抽象议论为虚;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当前为实,过去未来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正如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所说的"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在初中生记叙文的写作与修改上,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参透  相似文献   

7.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文论史上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理论著作。其以自然之"实"写诗品之"虚"的表达形式,使得读者倍感诗意美。而在诗意之后,又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本文主要从《二十四诗品》中的自然观、人生观、宇宙观三个方面挖掘其生态智慧,看《二十四诗品》是如何奏响这曲生态牧歌的。  相似文献   

8.
[虚实定义]“虚”与“实”,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两个非常常见的概念。在写作学当中,“虚”与“实”是相反相对的两个概念:“虚”是主观的,“实”是客观的;“虚”是抽象的,“实”是具体的;“虚”是远处的,“实”是眼前的;“虚”是隐藏的、含蓄的,“实”是直露、明朗的。就一道作文题或话题而言,又有“虚题”与“实题”之分:所谓“虚题”,就是那些以抽象概念或短语为话题或标题的,如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话题“诚信”、198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习惯》、1994年的高考命题《尝试》,都是比较抽象、含蓄或主观性较强的话题或命题;所谓“实题”,则是一些…  相似文献   

9.
风云录     
《中学生电脑》2005,(12):54-54
《天堂:虚与实》风暴起;《黑暗与光明》北美压力测试;腾讯社区网游《QQ幻想》发布;《神界勇士之决战天下》上线。  相似文献   

10.
<正>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1)虚幻世界和梦境;(2)想象和回忆;(3)设想之境。"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实结合"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从而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它不仅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还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雨霖铃》是柳永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词,这首词描  相似文献   

11.
<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言: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师之师。这句话用于烛之武身上最为妥帖。每次读《烛之武退秦师》,总会生出许多感慨,查阅相关资料,总感觉赏析过于寥寥。笔者不揣浅陋,对其说辞艺术作些赏析。对于烛之武的出场,《左传》运用的是先虚后实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是谁?他何来的自信,将国家的命运交付于烛之武身上?如果不成功,他还要押上烛之武  相似文献   

12.
熊召政的《张居正》问世以后,学界曾有过历史小说创作的真实性问题论争,这场论争虽然一度异常尖锐激烈,但很快就沉寂下来。因为历史小说虽冠以“历史”,实在会与历史保持距离,不然就称不上小说了。就连历史小说的典范之作《三国演义》也有“七实三虚”的评价,一虚就难免失历史之真。熊召政自己也说,他最初的创作希望贴近历史,却因读者反映不佳而改弦更张,  相似文献   

13.
李博泓 《考试周刊》2011,(38):27-28
数词"三"在古汉语语法中较为特殊,有虚指和实指两种功能。本文以国学经典《论语》为研究对象,探究数词"三"在文句中实指的指向规律。经过对全文本进行分析,数词"三"出现56次,25个有具体指向内容,其余作虚指用,表示"多数"。掌握数词"三"实指功能的规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论语》文意,帮助教师教学。  相似文献   

14.
在古诗中,一些数词除了具有实指事物的作用外,还具有虚指事物的作用。数词的虚指往往表示众多的意思。从修辞角度看,虚指是夸张手法之一。一些诗句用了虚指数词,不仅生动形象地描摹出事物的情状,而且鲜明细腻地反映出作者的感情。虚指数词用得恰如其分,能使全诗顿生文采;那些隽永的诗句久为后人咀嚼、寻味。古诗中,虚指数词常用形容性的词语来修饰名词,其含义极深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参考书》),  相似文献   

15.
初语第四册的散文《温馨的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本文在写作上的特色,概括地说,就是采用了实笔与虚笔、伏笔与应笔两种笔法。一、实笔与虚笔。《温馨的风》集中写了“我”在江南之行中的一段复杂的内心感受。作者将这种复杂的内心感受放在实与虚的景物描绘和事件叙述上,以实衬虚,  相似文献   

16.
《社戏》之美,美在心灵的纯净、自然的人性,美在诗情画意的故乡风景;还美在行文的流畅、文字的纯厚感人。《社戏》作为情式表述为实,作为故事叙述是虚,"第一人称"叙述在文中起到的是"亦实亦虚"、"虚实相间"的作用。鲁迅在《社戏》中发掘了人性的闪光点,尤其是赞美了儿童心灵的纯真与高洁。这与鲁迅一贯喜爱儿童的观点是一致的。无论从结构还是叙述,《社戏》使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温馨的自然之美。文章从小说几个美学的角度(叙述的第一人称、结构的时空设置、人物性格的描述、语言的特色等)对《社戏》文本进行美学解读,可加深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自然之美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其实,艺术家的使命是将审美体验具象化,而“一切审美方式的起点必须是对某种特殊感情的亲身感受”.因此,这就要求艺术家能够“迁想妙得”地化虚——审美体验或对某种特殊感情的亲身感受为实—具象化.而要完成化虚为实这一创作过程的起点,恰恰是对实——外在世界的一种审美方式的切人,也就是另一种的由实为虚,然后才能再化虚为实.这种由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过程看似是一种循环过程,可实质上艺术品正是在这种螺旋状的循环过程中孕育而生.清代画家方士庶曾在《天慵庵随笔》里对此做过形象的阐释:“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苏拭的这首《水龙吟》正是“曲尽蹈虚揖影之妙”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8.
文学需要虚构,《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当然也需要虚构。就全书来说,很多人都赞同"七实三虚"的说法,而其对关羽形象的描写却不是"七实三虚",更不是历史人物的真实再现,就关羽一生的主要事迹对照《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可知大部分是虚构的。而这个虚构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已经取代了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形象,他的影响也不再仅限于文学范围,在宗教、民间崇拜里都有他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在我国的诗歌中运用广泛。虚与实的关系有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和侧面为实,正面为虚等五种。中学语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学生真正融入到诗人的心灵世界中去。  相似文献   

20.
虚实乱谭     
读名画《风雨归舟图》,但见堤柳数条,远沙一抹,孤舟蓑笠,宛在中流。或问:“雨在何处?”答曰:“雨在画处,又在无画处。”我国画论历来讲究“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其实,任何艺术都贵于此道。古戏上的虚拟动作,现代剧的静场、潜台词,音乐上的“歇拍”、弦外之音,诗文中的象征、虚写,等等,都是极好的例证。“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两句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