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直接法 根据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或者等量关系,列出等式,化简即可.  相似文献   

2.
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教材上移项平方的方法,另一种是资料上常见的构造对偶式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运算量都比较大,尤其前一种方法需要两次移项平方.最近,笔者在进行椭圆一节的教学时,又发现一种运算量较小的办法.解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椭圆、双曲线切线方程的一个简便求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家都知道,求椭圆,双曲线切线方程通常用导数法,△法等,但运算量都较大.笔者运用线性规划知识找到一种求椭圆、双曲线切线方程新法,较为简便实用.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求轨迹的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和重点.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兴旺 《考试周刊》2008,(53):54-56
"椭圆"是学生在掌握了直线方程和曲线方程知识后,有别于圆方程的一节内容。它是曲线方程的进一步特殊化,是归属于圆锥曲线第一个既特殊又常见的图形。学好椭圆能为学生在后面学习双曲线、抛物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将来在物理学上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求动点轨迹方程在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课题,但在有些求轨迹方程的问题中,不少同学感到无从下手,特别是当不容易找到动点坐标x、y的直接关系问题。但如果选择适当的参数,轨迹的参数方程却较容易求得,故本文在这里归纳若干求轨迹方程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从而去掌握解题规律,提高解题速度。  相似文献   

7.
在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是通性通法,具有迁移性,学生应予以掌握.除此之外,笔者还研究了其他四种解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学生省时、有效地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讲解椭圆的定义以及椭圆的教学思路;第二,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教学思路;第三,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数学史的角度看,圆锥曲线研究的起源和发展可分成截线定义从运动轨迹到解析几何轨迹定义与普通方程截线定义和轨迹定义的统一性四个时期。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重构、借鉴椭圆定义产生和椭圆方程推导的历史,设计截线定义—焦点性质—机械作图—轨迹定义—标准方程的流程,让学习更自然;设计相应的主问题,引导学生再发现再创造。课后反馈表明,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感,促进了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0.
关于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比较繁琐,下面介绍两种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椭圆参数方程的充要条件,从而为利用这一充要条件求椭圆参数方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从直观图形分析轨迹范围例1.如图1直角△ABC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b(a>b),A,B两点分别在x轴正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滑动,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解:设C(x,y),由点O,A,C,B共圆,知∠COA=∠CBA,∴xy=ab,即y=bx.a从直观分析,易知C点的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考察A、B处于两极端的位置时C点的坐标.当A重合于原点时,C点横坐标x=aba2+b2√;当B重合于原点时,C点横坐标x=a2a2+b2√.故C点的轨迹方程应是y=bax,aba2+b2√≤x≤a2a2+b2√).二、从参数变化分析轨迹范围例2.已知关于x的二次方程x…  相似文献   

13.
椭圆第二定义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疑点.其关键是做好从第一定义到第二定义的过渡.几次听课中,几位老师都是直接写出第二定义(教材中例4),然后化简,最后总结道:虽然两种定义形式不同,但轨迹方程是相同的,都是椭圆的标准方程.学生感到茫然.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定义形式不同,轨迹方程相同呢?  相似文献   

14.
二次曲线的平行弦中点轨迹方程它的一般求法趋于公式化,无逻辑推理,求法单调,有的求解过程还较为复杂,而高中解析几何中的几类特殊二次曲线,求它的弦中点轨迹方程时,一般又是要引用韦达定理及中点坐标公式等,使得求解过程较为复杂,现介绍此类问题的另一求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椭圆的定义与方程”一课,执教教师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创新了本节课的教学方式.用数学短剧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椭圆的起源,由此串起了本节课的知识链条.通过设计五个教学环节,使教学流程自然合理.运用课堂翻转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1旧知回顾,视角提升 教师:在《数学2》中我们学习了“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设计背景:新编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首次明确提出:为了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必修课的内容中安排"研究性课题".研究性学习即"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制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掌握数学学科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平面解析几何>第二章<圆锥曲线>的第一课时,掌握椭圆的研究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概括、推理、和探索能力及研究方法,又为后续学习双曲线、抛物线乃至整个解析几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况的合理预设、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及师生的积极互动来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以期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椭圆"是学生在掌握了直线方程和曲线方程知识后,有别于圆方程的一节内容。它是曲线方程的进一步特殊化,是归属于圆锥曲线第一个既特殊又常见的图形。学好椭圆能为学生在后面学习双曲线、抛物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将来在物理学上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能将美育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挖掘教材内容,揭示数学美,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在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