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距离教育的发展,有赖于远距离教育理论的发展;远距离教育理论的发展,有赖于远距离教育工作者对远距离教育不停和深入的研究。远距离教育理论研究,是远距离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一时也不能忽视的。一位远距离教育的领导者,如果不坚持远距离教育理论研究,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远距离教育领导者,早晚是要迷失远距离教育发展方向的。我们研究美国的远距离教育,感受最深的是,在美国高等院校的远距离教育中,多的是创新精神,少的是保守思想。在远距离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他们总是高举着最新的远距离教育旗帜,走在最前面。所以如此的原因,就是他们非常重视远距离教育理论研究,善于利用当代的远距离教学和学习环境,迈出创新的步伐,推动远距离教育更快地向前发展,进入到了使用卫星电视计算机联网,大学联合体办学阶段。为了推动我国远距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远距离教育的更快发展,特介绍美国远距离教育研究中心,供远距离教育同行们参考,并与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在我国和其它一些国家,以广播电视为主体的远距离教育得到广泛发展,远距离教育研究工作已初步展开。探索远距离教育的规律,是远距离教育研究的中心任务,同时又是我们电大办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所用“远距离教育”概念,系指现代远距离教育。分析、论述是以对现代远距离教育形态的考察为依据。 一、关于远距离教育特有规律的表述 远距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它必然受一般教育规律的支配。同时,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又有自己的特殊矛盾和特有本质,有自己的特有规律并受其特有规律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远距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远距离教育专家霍尔姆伯格在研究国际上有影响的远距离教育定义的基础上,对远距离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概括出了远距离教育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4.
远距离教育课程建设刍议李凤岐远距离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一项极其严肃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它关系到远距离教育的教学质量,关系到远距离教学全过程的整体化。因此,课程建设自然成为远距离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最为重要的问题。我国远距离教育的课程建设主要有:中专、大专和...  相似文献   

5.
远距离教育可以定义为同步或者不同步地把教育信息传递给远距离学习者的一种正式教育。作为一种全球现象,远距离教育在本世纪70年代受到重视,而在80年代则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它的作用已被许多国家所认识,不管是富裕的还是穷困的、人口集中的或者分散的。它在全世界有着广泛的吸引力。远距离教育的发展及其重要性,给教学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远距离教育体系中的教学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远距离教育的特殊性,给远距离教育的教学策略作出明智的决择。远距离教育的教学策略论证必须预考虑列这些问题:第一,远距离教育不注重或实际上减少了教师与学生  相似文献   

6.
德国远距离教育及多媒体教学浅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远距离教育及多媒体教学浅识王鲁平,刘建础德国的远距离教育在德国存在着四类不同的远距离教育组织:一是由联邦州举办的专门的远距离大学;二是普通大学所属的远距离教学单位:三是私人性质的远距离学校;四是一些部门、企业所开办的某些远距离课程项目。这四类远距...  相似文献   

7.
我曾到加拿大作过八个多月的远距离教育实地考察,发现加拿大的远距离教育与我国的远距离教育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由于国情和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两国的远距离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然而,正是从这种差异中,使我们进一步看清了我国电大发展的前景。本文将通过中、加两国远距离教育的比较,从理论和事实是对我国远距离教育,尤其是电大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一简单的阐述。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国与加拿大的远距离教育有以下异同之处: 一、我国远距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以广播电视为主,函授为辅,是取决于我国国情的。我国人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远距离在职培训模式思考湖北省高师培训中心高桂林一、问题的提出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远距离模式。英国的凯(音译)在其《远距离教育》一文中是这样定义远距离教育:远距离教育既是指担负着教育任务的教师并不在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实际露面...  相似文献   

9.
在生产力系统中,有一个不易被人们觉察却又客观存在的环节——远距离教育。本文将着重通过考察远距离教育的价值取向,揭示远距离教育与生产力的内在必然联系及其发展趋势,进而把远距离教育纳入生产力系统大家庭之内。一、远距离教育也是生产力远距离教育,就是人类运用电视、广播、音像、报刊等现代化的物质载体,突破时空的限制,有目的、有  相似文献   

10.
远距离教育的文化变迁及其对人类教育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远距离教育起源于150年前的工业化时期。本文针对这一局限性提法,认为其应当产生于人类社会形成之时。与之同时,本文还以远距离教育的历史分期为视角,分析并阐述了远距离教育的文化范型、教学情境、课堂本质、媒体特色和社会影响。最后,文章指出:人类的远距离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学习化社会环境中,即将诞生的国际国内远距离网络大学,将与广播电视远距离开放教育模式平分天下。为此,本世纪末,我国将不得不对现行的远距离教育战略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远距离教育是一种运用传播媒介完成教与学过程的教育形式。随着不断更新的远教媒体的引入,远距离教育也不断向前发展。从以书写和印刷材料为主要媒体的函授教育时代,到以广播电视为主要媒体的视听教育时代,直到本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把电子通讯技术引入远距离教育,成为普遍使用的主要媒体,远距离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电脑媒体通讯(Computer MediatedCommunication)时代,有专家把它称为第三代远距离教育。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网络系统的运用,给远距离开放教育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环境,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在的能量。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远距离教育定义中四大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传播媒介和知识体)的含义,可以说是远距离教育的一次深层次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中国家远距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从使用的教学媒体及方法上看,起步晚 以远距离教学媒体作依据,目前对世界远距离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流行的是“三段说”,它们是:近代远距离教育阶段即函授教育阶段、现代远距离教育阶段即视听教育阶段、当代远距离教育阶段即多媒体和计算机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三、远距离教育评价的特点远距离教育评价是受远距离教育的规律制约的.由于远距离教育与传统的学校教育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远距离教育评价也有许多种传统的学校教育评价不同的特点.(一)由办学的开放性与教学、管理工作的远程性带来的评价特点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远距离教育的微观模式李自强一、现代远距离教育的微观模式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如果想建立一个现代远距离教育系统的模式,往往是首先要把现代远距离教育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组成要素,然后分别研究找出这些要素的性质、功能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远距离开放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远距离开放教育的性质与任务冯少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使现代远距离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即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大学,是现代远距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一、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教育的基本特征顾名思义,现代远距离开...  相似文献   

16.
远距离教育中文字教材的功能与模式□刘志敏远距离教育是教与学时空上相互分离、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育,从这一特点出发,远距离教育当中所使用的教材应具有不同于传统教育教材的特色和模式。这是我们每一位远教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将对远距离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刊首语     
宋有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1):F0002-F0002
爆竹声中一岁除,2005年是《现代远距离教育》变化较大,进步较快的一年,2006年将是《现代远距离教育》面临挑战更大,任务更为繁重的一年。回首2005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了《现代远距离教育》发展进步取得的新成效。经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现代远距离教育》由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和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共同主管,刊物从学校辐射到  相似文献   

18.
一、学习主体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远距离教育最重要的表征要求远距离教育,广义概念泛指所有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中的)远距离现象,涵及电大、函授、自学考试、职大业大以及职业技术培训等的远距离教育,层次多种多样,远距离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以报刊、广播、音像、文字教材为媒体的  相似文献   

19.
德国的远距离教育及哈根大学国家教委电教办远教考察组一、德国远距离教育概况德国是联邦制国家,由16个州组成。目前德国远距离教育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1.以职业培训为主的中等层次的远距离教育这种远距离教育一般是由各种私立学校或机构举办的,如教会、企业、公司...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代远距离高等教育的代表——广播电视大学现在搞的是封闭式远距离教育,充其量是半封闭式。因此,它已落入低谷,日将走进“死胡同”,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度形成耀眼的“鼎盛”时期已成为过去。广播电视大学的前途只能是开放式远距离教育,这是当今世界远距离教育的必由之路。所谓现代“远距离”教育,是以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