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3年的《天坛宪草》因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在他的干涉下,终成一张废纸。它的立宪技术有很大进步,也有诸多不足,特别是政体的立宪技术方面有许多不妥之处。分析该宪草中政体立宪技术之不足,不在于指责其不当,而在于如何完善当代中国的政制架构,建设宪政中国。  相似文献   

2.
域外宪政文化对多个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民国初期,国人从制度层面主动接受域外宪政文化,拟定的《天坛宪草》,以法律形式确认民主共和国体以及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模式。关于人民权利的规定和立宪技术,同样能够溯源到域外国家,尤其是美国、法兰西和巴西等国家的宪政文化。  相似文献   

3.
民国第一届国会1913年4月8日开幕,举国关注国会的第一大问题即为制定宪法。孙中山认为:民国建立,“辟头第一事,须研究一部好宪法”。宋教仁亦称:“国会初开,第一件事,则为宪法。”。国会开幕前,各派政治力量之间,已为宪法的制定权问题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斗争。但国会开幕后,却因选举正副议长、宋案、大借款等问题,陷于无休止的纷争。待两院正副议长的选举尘埃落定,制宪问题转而再次成为国会迫在眉睫的议事日程。此时已经到了1913年6月。  相似文献   

4.
1931年"九一八"事变促进了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各阶层要求国民党当局结束训政,实行民主宪政。民国时期法学家吴经熊立足这一背景,积极对国民党政府宪政体制的规划贡献自己的力量,《吴氏宪草》则集中体现了吴经熊对国民党政府宪政体制的设计。吴经熊对宪政体制的设计,是对中国的民主政治所进行的理论探索和框架性构想,尽管国民党没有完全采纳其意见,但是他对中国民主政治进行的探索是有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秦邦宪在1946年2月至4月按中共中央指示,由延安奔赴重庆,在政协宪草审议活动中为维护省自治原则,保障解放区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强硬派和青年党据理力争,给时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周恩来领导下,秦邦宪团结民主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作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6.
7.
祝彦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16(4):《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16卷4期-46-49.3页-《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16卷4期-46-49.3页
杨度及其《君宪救国论》祝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种历史现象:有些人物能够与时而进、跟上历史步伐,也有些人恰好相反,在历史的滚滚风尘中落伍了,甚至走向了历史的反面。但是,除此以外,我们不应忽视另一种历史现象的存在:即历史过程的曲折必定也造...  相似文献   

8.
《民宪》是抗战时期民盟创办的一份重要刊物,宣传宪政是其重要宗旨。《民宪》的宪政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宪政的内涵、宪政的重要性、人民与宪政的关系、党派关系、宪法的制定等。《民宪》是研究抗战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第二次宪政运动的重要刊物。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担任《晨报》副刊总编时,利用《晨报》副刊这一主阵地,大力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增设《晨报》副刊栏目、改革《晨报》副刊办刊方针,刊发各类新文学作品、大力扶持文学新人,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并进行了不菲的文学创作,因此而与鲁迅、毛泽东、陈毅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相似文献   

10.
《宪志》日刊是清末立宪运动高潮时期由预备立宪公会创办的一份立宪刊物。《宪志》日刊的宣传内容有对立宪理论问题的探讨,但更多的是结合时局对清政府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及时报道和评价。从该刊物的宣传内容与特点,可以看出清末立宪派的政治态度及其表现方式,以及立宪派与清政府在立宪目标上的相异。  相似文献   

11.
对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的语境重构和文本解读表明,"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确是一场关乎马克思主义的论争.通过辩证地阐释"问题"和"主义"的关联,李大钊坚持了"主义"的首要性,同时又没有放弃"问题"的重要性;强调了"根本解决"的必要性,同时也没有忽略"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无论就当时的情形来看,还是历史地看,"问题与主义"之争都是一场具有高度学术和思想涵养的政治论争.  相似文献   

12.
郭云 《许昌学院学报》2011,30(6):104-106
《我们的政治主张》是以蔡元培、胡适等一批著名知识分子针对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状况所提出的政治解决方案。该方案集中体现了他们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解与把握,把实现有序的社会政治寄托在"好人政府"身上,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范畴。同列签名序列之中的李大钊,则是中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社会革命,他与前者之间似乎不应发生关联。李之签名,应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其联盟思想应是导致他签名的主要原因,共产国际联合吴佩孚的设想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联省自治运动中,陈炯明、孙中山与广东省宪运动的命运十分密切。陈炯明主政广东时期,通过省议会,积极推动省宪运动,出台广东省宪法草案,使广东省成为当时最有能力深入推进省区自治的希望之地。但是,围绕着省区自治和国家统一方略,陈炯明与孙中山产生严重分歧,导致广东省宪运动走向消亡。陈炯明与孙中山政治思想的对立,表征着两种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不可避免的冲突。陈炯明政治主张的最终失败,意味着作为渐进调和的省宪自治运动模式无法回应时代需要,而集权政治模式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早期推进现代化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中国政治发展由此实现从联邦主义到中央集权主义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李大钊《青春》一文中引用的外国人物"拉凯尔"及其名言的出处进行了考释,第一次弄清了李大钊文中所提到的"拉凯尔"即是德国文学史上与歌德齐名的著名文学家、诗人Friedrich Rückert,李大钊引用的拉凯尔的名言出自拉氏1833年用德文创作的《记忆》(Erinnerung)一诗中。  相似文献   

15.
在李大钊一生中,曾与研究系发生密切关系,他留学日本有赖于研究系的资助,但思想迅速发展中的李大钊已与研究系的政治理念产生根本分歧。《别泪》一文既是他对研究系的诚恳忠告,也是其坚定政治理念的宣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李大钊史事探微》一书,对该书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撰写的《史学要论》于1924年出版,它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概论性质的著作。这部著作的问世已有九十多年,它对中国史学的科学化起到了巨大作用。它的影响力随着中国史学科学化的不断进展反而显得更加增强。从新时期以来史学概论教材的不断重新撰写,可以明显地看出《史学要论》在其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方分析了法治与宪治产生的原因、动力以及现实社会缺少法治与宪治的历史根源,离开了市场经济,人类不可能迈向现代化,同样,离开了法治与宪治,人类也不可能迈向现代化。法律无论怎么完善,都不能和法治、宪治划等号;人治大于法治、宪治,权力高于法律,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通病,正确把握法治、宪治的基本原则,是支撑中国现代化伟业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君劢与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君劢是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通过的宪草修改12条原则的主要提出者和《中华民国宪法》的起草人。与“五五宪草”比较,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质和色彩。这种民主性质和色彩是中共、民盟以及全国人民和国民党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名作《"今"》(一九一八年四月十五日)一文,阐发了他对"今"的观点。他指明了"今"最可宝贵的道理,"现在"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必要环节。李大钊对于厌"今"是持批评态度的,对于乐"今"也不赞成。李大钊要大家努力的方向不是返回过去,而是走向将来,而走向将来必须要以今日的努力创造为根本。他的"今"论有进化论的影响,就其实践性来说显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昂扬的奋进精神;是辩证的"今"论,具有高度的哲学思辨性,复古倒退,沉迷将来,都不能说是真正把握了"今"之真谛;"今"论还实现了时间观与人生观的相合。这对于今天我们青年珍惜时光、重视今日进行创造有着直接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