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虽然远离尘嚣,但是对于影响了美国社会和历史的南北战争并非是漠不关心的,她在书信和诗歌中多次流露出她对战争的关注。南北战争也给了她很多的诗歌灵感,影响了她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整个人类战争史演进过程的角度考察美国内战这一个案,以期对美国内战在宏观的战争史中的地位进行定位。美国内战发生的背景是世界一体化进入新阶段的前期,工业革命的影响正在军事领域显示出来,军事理论和军事观念也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而内战中的种种军事革命正反映了这些变化。通过分析这些变化,对美国内战的军事意义进行评价,从而把内战定义为历史上第一场现代意义的战争。  相似文献   

3.
斯科特案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案例之一。它是在南北双方关于联邦领地上的奴隶制问题争执不下之际,联邦国会和总统都无法对其进行彻底解决之时,由联邦最高法院试图借助斯科特案一劳永逸地解决该问题的一次尝试。在该案中,联邦最高法院裁决黑人奴隶不是美国公民,并宣布为限制奴隶制扩张的1820年《密苏里妥协案》违宪无效,进而裁定国会无权干涉联邦领地上的奴隶制问题。但该判决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南北冲突,加速了美国内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4.
美国现代化是先发型的现代化,内外因素混合,多元文化交融。南北战争恰好处于美国现代化的中间阶段和关键时刻,它维护了国家统一;战争期间及战后通过的有关法律和设立的有关机构和制度促进了美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战时中立是国际法范畴的概念,从法理上看,不适用于一国内战,然而历史上一国在他国内战采取中立的事例不胜枚举。美国内战中英法等欧洲国家的中立就是较为典型的个案,英法等国的中立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意义;名为中立、实为干涉,从实质上看是一条独特的干涉之路。英法等国中立的核心是利益,正是为了利益,英法的干涉图谋破产。但在战略利益方面英国从其中立政策中渔利颇多。  相似文献   

6.
唐鹏  杨丹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1):54-55,60
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在美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揭露了奴隶制的罪恶,推动了内战的爆发,使奴隶得到解放,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通过对内战时期废奴运动者的活动分析来探讨废奴运动在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内战是北部资本主义制度和南部奴隶制度的一场决斗,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美国内战期间,美俄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考虑,互相支持与帮助。尤其是俄国给予了北方政府以友好支持。这种内战时期的友好关系为以后两国关系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国关系出现最大裂痕为止。  相似文献   

8.
美国战争文学年轻而富有朝气.它再现了美国历史上的战争画面,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并以独特的形式影射出不同战争的时代特点、人们对战争不同的态度、观念和情感,这对美国乃至世界文学都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美国南北经济基础的差异决定了内战不可避免是学界主流的观点.长久以来,从美国宪制运作的角度来分析内战的发生被人忽视,事实上,制度性原因的探寻亦具相当意义.19世纪上半期,美国政治体制上出现了诸如权力配置方面的挑战,同时奴隶制议题处于美国宪政转型的中心,而立法、司法和行政各个分支在19世纪上半期的表现都应对内战的爆发有一定检讨之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小说文本出发,研究了海明威写作《丧钟为谁而鸣》的动机。文章指出,小说是对西班牙内战的反思,探讨了共和国失败的原因、战争中的暴行和为正义事业献身等问题。文章认为,小说总结的教训和体现的精神,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1971年巴基斯坦内战的成因问题,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主要有分裂说、"殖民剥削"说和内战说。然而,这三种观点都无法对巴基斯坦内战的真正原因给出令人信服的解析。因此,借用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和S.N.艾森斯塔德的现代化视阈考察该问题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短时段的事件考察,造成巴基斯坦内战的近因是叶海亚.汗总统的决策不当引发现代化的崩溃;再借由中时段的局势梳理,巴基斯坦内战是其现代化进程中政局周期性震荡合乎逻辑的结果,即出现了一种代议制政府→政局动荡→军法管制政府→政局动荡周期性交替的局面;而透过长时段的结构分析,则不难看到巴基斯坦内战的背后隐含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所面临的共同困境:传统与现代化、宗教与民族主义的冲突和不兼容。  相似文献   

12.
内战前,童工劳动在美国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童工成为许多新建工厂的重要劳动力,人数一度占到工厂工人的1/3左右;整体雇佣多子女家庭是许多工厂主乐意采用的策略,1830年前后,这种做法在许多地方相当盛行。童工的大量使用与当时的劳动力缺乏、童工劳动力价格低廉以及清教徒劳动观念的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童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非常恶劣,通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且人身自由还受到严格的限制。随着童工问题的日益严重,限制使用童工劳动的呼声也不断高涨。  相似文献   

13.
美籍华裔文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在美国逐渐受到了接纳与重视,近年来国内也掀起了美籍华裔文学研究的高潮。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强有力地说明了文化融合是中西文化矛盾与冲突的必然结果。英关文学教学不仅要重视英美文学及文化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注重中国传统丈学与文化的传递。  相似文献   

14.
塑造新人是抗战学的一个热点。新人不仅是一种形象类型.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实践理性的编码方式。抗战学对苏联学塑造新人相关的学思想、艺术手法和创作经验等.进行了广泛的选择、吸收和转化,推动了抗战学的发展.同时.塑造新人方面所固有的一些弊端.也给中国学的发展带来了困扰。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局部执政战略发展为全面执政战略,在理论上形成了新中国国体和政体建设的发展蓝图,实践上成立了旨在为夺取政权、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型政权创造条件的华北人民政府,党的政治主张、建国思想深入人心,社会各阶级、阶层、党派普遍接受党的领导,保证了党对政权的掌控。其间施政的经验和教训直接影响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党的一系列措施、制度和方针等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论当代文学日常叙事缺席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文学这一宏大的特殊历史时期里,日常生活因其个体性、私人性而变得相对无价值无意义,日常生活在文学中亦被人为地掩盖、改写甚至剔除,这样书写的结果是,最终导致以日常生活为叙事对象的文学在当代的缺席。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一是《讲话》隐含的对于题材等级性的划分;二是日常生活强烈的个体性所隐含的现代焦虑;三是日常叙事在经典现实主义看来缺乏典型性、倾向性而有自然主义的嫌疑。  相似文献   

17.
华盛顿.欧文是美国最早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他以笔记、小说和传记而闻名,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美国作家。欧文汲取欧洲文化和文学的精华,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文笔清新、自然、诙谐、富于乐感。欧文在短篇小说等诸多方面为独立的美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是欧文激活了美国文学的创作潜力,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俘获了大量国民党军俘虏。中共中央采用正确的政策和态度对待俘虏,运用多种方式,有计划的做好俘虏的思想教育工作,针对俘虏不同特点分别进行改造,走群众路线和实行以俘教俘的政策,开展三大运动,把俘虏改造工作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回顾了抗战文学研究的历史,概括了其各研究分期的主要特点,并对各时期的研究成果作了较具体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力求梳理出抗战文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对抗战文学研究作一次较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20.
1972年<教育修正案第9条>的颁布为美国性别公平课程的建构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美国政府和各种组织确立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改变女生在数学、科学和体育等课程中的不利处境,并开发出了专门的性别公平课程.重视性别平等教育立法和经费保障;注重性别问题与种族、收入水平等问题的交互作用;性别公平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一体化,是美国建构性别公平课程的主要经验.但美国建构性别公平课程的模式尚需进一步改革,<教育修正案第9条>所确定的平等理念也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