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夏炜  叶金福  蔡建峰  李正锋 《软科学》2010,24(4):120-125
对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准则、指标和方法进行了综述,发现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越来越重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及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同时对评估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得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力图呈现出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作为非营利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尚未形成全国性的体系,绩效评估的理念还未在非营利组织及相关人员、机构中普及,开展全方面的绩效评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应从观念、制度、方法及机构上促进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3.
丁维亮  郗永勤 《学会》2011,(3):26-30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起步较晚,非营利组织目前尚未建立起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科学化程度较低。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绩效管理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水平,本文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绩效指标考核体系性质与功能的充分描述,揭示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客观必然性;本文在针对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体系存在的缺乏统一标准和非经济量化指标等问题及其根源深刻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建立有效绩效指标体系应以合理实用为主要目标、以客观科学为基本原则;并通过对非营利组织与一般企业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相互比较,提出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指标体系设计应包含的组织内部员工态度、能力与业绩等基本内容,以及完善指标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已有文献主要围绕企业组织创新展开探讨,有关非营利组织创新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利用非营利组织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出并验证了非营利组织创新的三维结构模型:创新氛围、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的结果表明,非营利组织创新对顾客绩效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顾客绩效在非营利组织创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环境变动对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战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市场导向的研究视野拓展至我国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引入环境变动作为前因变量,重构了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与绩效关联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利用结构方程建模和层级回归等统计方法,对非营利组织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变动显著正向影响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显著正向影响组织绩效;环境变动对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与绩效间的关系不具有调节效应,并且也不是组织绩效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7.
以Z公益组织为例,探索构建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方法,为解决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效借鉴。首先从平衡计分卡(BSC)理论出发构建指标体系,利用专家问卷进行指标筛选和改进,从而设计出服务对象、财务、学习与成长、内部业务流程和公益性5个维度,共13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值,经过发放指标相对重要性的专家矩阵打分问卷和加权平均后,形成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并通过相关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形成Z公益组织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将组织创新的研究视野拓展至我国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构建了环境变动、非营利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间关联的概念模型,并以浙江省的公益型和互益型非营利组织为样本对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变动对非营利组织创新有直接推动作用,非营利组织创新对组织绩效也有直接正向影响;虽然环境变动对非营利组织绩效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非营利组织通过采用组织创新战略,可以使环境变动对组织绩效间接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田青  周咏梅 《学会》2013,(9):24-30
理事会是非营利组织的核心职能机构,理事会的特征与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的关系逐渐成为学者和管理者研究的焦点。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有关理事会职能、责任、特征以及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的研究成果,以期为理事会特征和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关系的改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非营利学习型组织的结构及其绩效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杨成  邓丽明  蔡宁 《软科学》2009,23(10):32-37
借鉴西方经典的DLOQ量表,在访谈和预试的基础上,针对来自浙江省25家非营利组织的367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展出中国情景下的非营利学习型组织量表包括4个维度,共计18个测量指标。以上述4个维度作为自变量,分别对知识绩效、财务绩效和使命绩效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非营利学习型组织建设显著正向影响组织绩效,并且学习型组织的不同构成维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邓宁华 《学会》2011,(5):9-14
规模、结构和绩效的状况及其关系,是非营利服务组织研究的重要议题。对28个中央级民间非企业单位的分析表明:非营利服务组织有较大的规模和绩效差异,业余主义较强,劳动分工与强制同形性也较强,而且在不同的测量指标间,组织的规模、结构和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较少。  相似文献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在2008年提出了国际评估的设想,期望对其资助与管理绩效进行整体评估.尽管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对资助绩效评估的研究较多,但对管理绩效的关注却远远不够.基于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从项目资助流程和组织管理要素两个雏度对NSFC资助与管理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关键评估议题.期望能为设计NSFC国际评估方案提供启示,也能为同类科学资助机构管理绩效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金 《科教文汇》2007,(4X):159-160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非盈利组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阐述了在非盈利组织中引入绩效评估机制的必要性在于“促进非营利组织公信度、效率与组织能力的提升”。对公共管理研究中出现的几种评估理论进行了评述,重点倡导对非盈利组织进行“APC”评估理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非盈利组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阐述了在非盈利组织中引入绩效评估机制的必要性在于"促进非营利组织公信度、效率与组织能力的提升".对公共管理研究中出现的几种评估理论进行了评述,重点倡导对非盈利组织进行"A P C"评估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非营利组织行为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仲伟周 《预测》2003,22(3):12-16
文章对中国理论界的非营利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动因、非营利组织的内涵与外延、非营利组织的本质功能及其扭曲与矫正、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非营利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以及非营利组织发展案例评估研究等6个方面的非营利组织行为理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评析;文章从比较研究角度提出了中国非营利组织行为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即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研究、经济绩效及其评价研究、管理与控制体制研究、比较研究与应用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孙晔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117-117,155
在西方,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的管理工具,已经在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中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我国公共部门也引入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及自然遗产的非营利组织。博物馆引入绩效管理将促进内部管理、绩效水平、服务质量及公众-社会满意度的提升,是深化体制改革的一种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7.
以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RBV)为基础,将企业IT资源分为IT基础设施资源、IT人力资源和互补性组织资源三类。指出IT资源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过程性,提出基于RBV的信息化绩效评估层次模型,并以实际企业为例,分析每一层次的评估范围和评估指标,帮助企业对信息技术商业价值进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非营利组织评估指标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清洁  曹庆萍 《学会》2008,(6):43-47
该文借鉴企业综合业绩评估工具—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构建了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模型。在国内外非营利组织评估理论、具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建立了我国非营利组织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评估、组织治理评估、非营利性评估、发展能力评估和项目评估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朱丽荣 《大众科技》2006,(6):161-162
文章运用模糊数学(Fuzzy)的综合评判模型对政府领导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主要从个人素质、用人、办事、组织贡献四个维度着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对政府领导绩效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来克服绩效评估中的主观因素,保证绩效评估能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气候变化专项,本文从绩效评估角度进行了项目分类依据的研究,设计了与绩效评估相匹配的气候变化专项投入产出表,筛选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指标,依据气候变化专项研究类项目的项目特征,从项目执行的有效性、项目成本的经济性和项目产出的效益性三个维度,建立以科技投入产出比为核心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指标的量化、指标的赋权和评分计算方法。基于投入产出数据的关系和评估指标的权重,建立气候变化专项科研绩效评估计算模型。通过对2005-2013年153个气候变化专项的评估,测试了评估指标和评估的方法,结果证实指标体系合理有效,评估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