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科技风》2017,(20)
自2015年北京市教委启动了"北京高校高水平交叉培养计划","双培计划"作为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是该计划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北京物资学院"双培计划"的实施情况,讨论了计划实施过程中实验班在双培生选拔、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学生学业测评管理等方面碰到的问题及改进举措。  相似文献   

2.
张巍  袁烁  罗蕊  王芳  毛洋 《科教文汇》2021,(10):19-20
“双培计划”是北京市推出的由市属、在京中央高校共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该计划的实施在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该文以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探究双培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为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相关专业建设经验,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新工科新要素整合,强化共识,增强辐射,通过科研融入、双创融入、协同育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并可借鉴应用于同类专业中。  相似文献   

4.
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为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相关专业建设经验,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新工科新要素整合,强化共识,增强辐射,通过科研融入、双创融入、协同育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并可借鉴应用于同类专业中。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是当前的主流思想,传统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新的方法在交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进行实验,得出了在专业培养中,应该在话语权分配机制、学生选择权的平衡机制、不同类别知识等方面进行差别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使“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落在实处,培养出更加优异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烛光领航”导师制是在新形势下,针对高校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新的导师指导计划,它着重强调的是导师即领航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也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惑和问题,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的高职院校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高职院校在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学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借鉴“烛光领航”计划导师制,实行班主任责任制和专业教师负责的导师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细化管理条例,以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保障其顺利实施,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也就有了新的基石,将会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李美妮 《科技风》2022,(25):115-117
新工科建设是在“卓越计划”的基础之上提出的,持续性推进学科建设和工程教育改革。鉴于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和培养目标,以及“工程测量学”在国家地理信息测绘中占据重要的基础地位,本文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测量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特点和应用领域出发,对该课程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该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工程思维的培养、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提高测量专业的学生质量,满足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8.
赵红专  周旦  王涛  付建胜 《大众科技》2022,24(2):144-147
智能检测技术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技术集成运用于国内外交通领域,《智能检测技术》是交通工程专业的基础选修课,交通学生需要进行双语教学才能不断满足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文章剖析了智能检测技术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探索,且针对问题提出看法.从学生英语能力、教学材料的选择、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张仁朝 《内江科技》2011,32(2):8-8,13
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的改革方向。实训室的开放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本文从广铁职院实训室开放与管理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与计划,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是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三大核心理念。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我们制定理念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依据,它也是指导中外合作专业建设的必要基础。本文从中外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持续改进以及合作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总结。提出在工程教育认证框架下,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指引,以引进国际合作院校的先进教学资源为方式,以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为抓手,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外语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王安怡  沈璐  陈昌平 《科教文汇》2014,(16):67-68,73
应用型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工程实际训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建设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强化校企合作,完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等对提高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十分必要。大连海洋大学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做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围绕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10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社会需求,结合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中对于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的办学要求,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探索具有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地方普通院校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胜雪 《科教文汇》2014,(35):41-42
地方普通高校交通工程专业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确立人才培养方案。文章分析了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征,提出了地方普通院校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措施。本文介绍了我校在借鉴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化学纤维行业发展对专业设置的要求,结合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现状,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通过整合课程模块,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多层次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以期为地方高校化纤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为3+1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从机械类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背景入手,探讨机械类3+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并探究实施机械类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以期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城市公共交通”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符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是适应当今社会高质量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通过分析“城市公共交通”课程的性质和建设现状,提出了课程的改革目标,并结合交通工程专业背景和要求,从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的相关思路和若干举措,为交通领域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对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文中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探讨了与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关的课程体系改革、实验体系创新及工程实践训练等问题,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应然意义,是当代学校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实施实践教学创新既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在要求.也是当代人类发展的创新主题以及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与民族复兴伟业的外在强力呼唤。实践教学的“创新教育价值”的有效生成体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需要创新教育思想的有效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课程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丁一 《科教文汇》2020,(13):22-23,26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引导和培育青年学子德才兼备具有重要意义。为培育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北京市启动双培计划,培养“双培生”。作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思政教育应与时俱进,通过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探究立足传播打造联动化培养模式、立足育人打造精细化培养模式和立足话语打造亲民化培养模式,为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